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bstract

In this framework, the existence of a limit cycle is mathematically proved and its existence confirmed by empirical evidence. The mathematical tools are similar to Keynesian pioneering non-linear macrodynamic advances but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is obviously totally distinct. In particular, for Allais, the origin of endogenous cycles is monetary, and explained by the interplay between two key elements: the agents that hold the desired money balances and the banking system that can create money.  相似文献   

2.
We compute a time-varying metric of monetary policy credibility based on Ghana’s experience, using both symmetric and asymmetric approaches. We then follow-up with some empirical evidence to address the linkages between macroeconomic developments and central bank credibility. The empirical results reveal high and low credibility cycles with an average duration of 2 years over the study period. Particularly, higher levels of credibility were associated with stable domestic currency and lower nominal interest rates. This reinforces the notion that efficient monetary policy delivers higher central bank credibility with better outcomes for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In contrast, the level of credibility tends to worsen in the wake of weakening macro fundamentals which are not adequately countered by monetary policy decisions. There is therefore the need for efficient monetary policy formulation to achieve a stable 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 in Ghana. This will in the long-run build policy credibility towards attaining the central bank’s medium-term inflation target.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内生区域金融发展理论为基础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同时引入贫困因素进一步识别区域金融与经济的非线性关系,将实证对象细化到县域层面,运用系统GMM方法检验贫困与非贫困县域金融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本文研究发现,信贷层面上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普遍存在,而储蓄层面金融发展的效应则存在地区差异,非贫困县的储蓄与经济无关,贫困县的储蓄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因此本文指出,区域信贷配给和区域信贷创造理论更适于解释贫困地区的金融发展问题,贫困县域储蓄的负效应是本地储蓄外流和转化效率低下的结果,与我国银行业跨  相似文献   

4.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人类也面临着诸如森林退化、土地荒漠化、物种多样性丧失以及温室效应恶化等生存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经济学的视角来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经济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界定了自然资源的概念,回顾了经济学对自然资源的研究历程,对自然资源经济学的起源、发展进行了评述;论证了自然资源经济学和可持续经济学的关系,指出在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中融合自然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必然性,以自然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为重要元素的可持续经济学是可持续问题经济研究的高级阶段,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可持续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运用2007-2016年中国工业企业省级面板数据建立门槛回归模型,分别以企业规模和环境规制强度为门槛变量,研究环境规制强度、企业规模与环境规制强度交互项对技术创新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企业规模为门槛变量时,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强度与技术创新质量间存在单门槛效应。当企业规模低于门槛值时,东部地区环境规制强度能够有效促进技术创新质量提升,中西部地区促进效果并不显著;当跨越门槛值后,均可有效促进技术创新质量提升,并且东部地区促进效果增强;以环境规制强度为门槛变量时,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强度与技术创新质量间存在单门槛效应;当环境规制强度低于相应门槛值时,东部地区促进效果显著,而中西部效果不显著;达到门槛值后,促进效果均显著,但东部地区促进程度稍有减弱;企业规模会间接影响环境规制强度对技术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收集2000—2018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专利申请及相关数据,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对其空间集聚特征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利用QAP 方法分析其关键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空间集聚的重要特征是区域非均衡性,马太效应显著; ②强强型关联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与部分中部地区,弱弱型关联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与西南地区,弱强、强弱型关联主要集中在少部分北部、中部与南部地区;③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空间集聚及关联影响因素中,投入变量的R&D经费为显著正相关,R&D人员为显著负相关。溢出变量的产学研合作为不显著正相关,产业集聚、地理距离为显著正相关,FDI为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安徽、江苏业已形成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导的出口商品结构。但从内部结构上存在一定的相异性。2000-2009年,安徽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以6类为主导,江苏以7类为主导,且安徽相对江苏结构相对"匀质化"。在产品竞争力上,安徽、江苏均有部分产品表现出口竞争力,但具备稳定竞争力的产品类别较少。可能归结于国际市场动态需求变化、产品结构调整政策以及出口规模粘性,安徽绝大多数产品出口变化速度均高于江苏。如果结构调整是以提升产品技术附加值为目标,那么历经十年的出口结构调整使得原本具备相似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的两省已经表现出较大的不同,安徽相对江苏而言,有较高技术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较少。  相似文献   

8.
张宏  杨新军  赵荣  张祖群 《经济地理》2005,25(2):265-268,280
文章简要回顾了英国伯明翰国际会议中心区(ICC)的建设背景与概况,对其环境、社会和经济影响进行了总结,认为项目虽然有力改善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但也出现了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就大型旅游系列项目的建设进行了评述。指出城市大型旅游项目风险大、投资长,其论证必须科学、客观、全面,对其论证至少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建设区位的选择;政府政策的研究;城市文脉延续;城市中心绿色斑块的引入。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2005—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各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收敛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在考察期内总体偏低,并且呈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性。(2)绝对β收敛在全国、中部和西部均存在,而东部不存在;条件β收敛在全国、东部和西部均存在,而中部不存在。(3)政府干预程度、市场化程度、人力资本质量、非正规金融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对普惠金融发展均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控制权和现金流权普遍被认为是外生的,然而不同的制度环境、不同的行业周期阶段对其是存在异质性效应的。通过固定效应等模型发现:(1)越是成长期行业,控制权比例和现金流权比例均越高;越是成熟期和衰退期行业,控制权比例和现金流权比例均越低;越是国有企业,中央控制和地方控制国企其控制权比例和现金流权比例均越高。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控制权比例和现金流权比例均越低。(2)越是成长期行业,两权分离度越小;越是成熟期和衰退期行业,两权分离度越大;越是国有企业,无论是中央控制还是地方控制国有企业其两权分离度越小;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两权分离度越大。(3)制度环境分组下行业周期对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具有差异性效应,行业周期在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地区更能对两权分离度产生效应。  相似文献   

11.
劳动力异质性与中国最低工资标准就业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晓波 《经济与管理》2010,24(11):23-25,31
最低工资是当今世界各国广泛应用的经济政策,也是经济学家关心的议题。我国的最低工资标准偏低,且执行程度欠佳,所以我国的最低工资覆盖情况实际上符合部分覆盖的假设。同时由于我国劳动力的异质性以及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导致未覆盖部门的低技能劳动力就业增多,而覆盖部门的高技能劳动力就业比例增多,总的就业效应方向并不明确。  相似文献   

12.
中国要素产出弹性估计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要素产出弹性是分析经济增长的绩效、特征与可持续性等问题的重要参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要素产出弹性估计结果是:1978-2004年,资本的产出弹性平均为0.56,劳动的产出弹性平均为0.44,并且资本的产出弹性呈不断下降趋势,而劳动产出弹性呈不断上升趋势;东部地区的资本产出弹性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又高于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在3.7%~3.9%之间。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今日全球治理领域里的大国关系是昨日权力之争持续演进的新形式,那么国家间的博弈方式便会发生重要变化。权力的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实现国家实力向影响力转变的方式是多层次的、专门化的、灵活化的、精英化的。更为专业化地参与全球治理是国际权力的主要实现路径之一。在全球治理的领域内。国家利益是经过重组的,而非减弱的,它是专家群体再解读的结果。此外,专家、精英群体也发挥着独立的作用。专业的知识、技能是他们参与治理权力、权威的来源。专家型治理是一种综合了国家利益、专家共同体利益、全球利益的治理形态.是新时代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方式。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城市用地供需状况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京鸿  刁承泰 《经济地理》2003,23(4):504-507
首先从供给数量和供给质量两方面,分析了重庆市区城市建设用地的供给状况。耕地在重庆市城市建设用地的供给来源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供给数量有限;受重庆市区自然条件的限制,城市建设用地的质量较差,表现在坡地多、平地少,冲沟多、地块小,难建地多、宜建地少,所以,重庆市城市建设用地的供给能力相当有限。其次,分析了重庆市区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状况。从城市GDP的增长、重点建设项目和城市人均用地水平的提高这三个方面分析了城市建设用地的未来需求趋势。结论是:重庆城市建设用地的供给相当有限,而需求量很大;随着未来重庆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用地的供需矛盾将成为城市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从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为重庆的经济发展提供用地支持和保障的角度出发,文章就此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西部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主要有四个方面:水土流失严重,人口超载,耕地承载能力脆弱;土地沙漠化严重;干旱少雨,水资源相对匮乏;环境污染普遍,治理难度较大。造成这些生态问题的深层次的根本原因在于产业结构失衡、层次低并存以及西部经济正的外部性的存在。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西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与建设。  相似文献   

16.
组团式城市外部空间形态分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江  段杰 《经济地理》2004,24(1):62-66
定量研究城市外部空间形态是城市建设与规划的重要环节。文章应用分形原理和方法以及GIS技术定量研究了无规则、具有自相似性的城市外部空间形态,以武汉市为例分析了多核心组团式城市空间形态分形特征,以及武汉市50年间的分维演变规律,并分析了不同阶段城市分维值变化的原因以及城市扩展的方式,最后提出采用多理论、多技术手段综合集成的方法是未来深入研究城市空间形态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理论与方法,对工业企业生态系统的投入产出进行了分析,界定了工业企业生态工程的投入产出,给出与投入产出有关概念的量化定义。工业企业生态工程作为一个投入产出系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投入产出,它不仅包括经济投入与经济产出,还包括生态投入与生态产出。在工业企业生态系统中,各部门、各分厂及车间的生产过程不是孤立和封闭的,而是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相互联系的,并支撑其投入产出结构,根据这一原理,我们构建了工业企业生态系统基于物质流的投入产出表。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我们结合RH制药企业构建了生态投入产出模型,填制了其投入产出表,测算了其消耗系数,为企业进一步推进生态工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新疆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耗能型产业结构特征明显,经济增长中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问题突出,能源利用率不高,浪费严重,使得经济发展中碳排放量居高难下。虽然新疆生态环境脆弱,但却具有发展新能源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分析新疆经济发展中的碳排放问题对于新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现有科技活动效率研究存在异质性缺陷,导致无法深入分析引发效率差异的区域演进成因。应用超效率测度理论结合偏DEA视窗法,实证分析2010—2019年全国内地30个省(市)科技活动效率的动态演化进程,并从科技资本投入视角构建面板数据方程,考察不同资本类型驱动下我国科技投入效率空间溢出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同时,应用Moran′sI指数衡量各省(市)科技活动效率与空间集聚关联性。研究表明:近十年来我国科技活动效率整体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减缓—明显下降的发展态势,其中,东北地区效率饱和,投资冗余明显;华北地区效率偏低,高效率省(市)带动能力突出;华东和中南地区效率呈螺旋式上升,区域内省(市)组团差异明显;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效率偏高,但省(市)分化差异明显。从整体看,我国科技活动效率溢出能力显著,政府资本与企业资本对总效率溢出呈正向影响;外来资本对总效率溢出无明显影响,且资本效应的空间关联性不显著,绝大多数省市的科技活动效率提升处于资本弥补阶段,极少省市处于资本驱动状态。  相似文献   

20.
证券欺诈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经济学分析及实证的方法研究了中国证券市场关于信息披露的欺诈行为。结论是:当监管加强,欺诈的预期成本增加,欺诈上市减少,反之,欺诈上市增加;当一股独大时,市场监督容易失效,便产生持续信息披露上的欺诈行为,此时,社会公众股东承担的总成本是无欺诈条伯下的代理成本与受欺诈导致的成本之和;监督失效时,削弱了诚实公司潜在的长期融资能力。实证结果表明,欺诈公司及其高层管理人员所受处罚量与其欺诈行为量的相关度很差,处罚的公平性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