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咨询》2006,(4):1-1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一种二元经济结构,即以传统的方式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低下、收入微薄的农业部门和以现代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高、收入高的工业部门。在这种经济结构下,一方面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和土地质量的下降,造成传统农业部门边际生产率低下、劳动力过剩,从而为现代工业部门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工业的资本存量的增加,工业规模的扩张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需要不断地吸纳农村劳动力。因此,随着经济活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的非农产业转移,社会的整体生产力水平将不断得到提高,二元经济逐步向现代经济转化。在二元经济条件下,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促使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邓一鸣 《经济问题》1989,(10):18-27
城市与非农产业的扩张决定着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规模与速度。但又是什么因素决定着城市与非农产业扩张呢?亚当·斯密指出:“都市的增设,决不能超过农村耕作情况和改良情况所能支持的限度。”又说:“都市财富的增长与规模扩大,都是乡村耕作及改良事业发展的结果,而且按照乡村耕作及改良事业发展的比例而增长扩大。’[参见:亚当·斯密<国家财  相似文献   

3.
4.
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合理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5.
劳动力迁移理论与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劳动力迁移理论 刘易斯建立的二元经济发展理论指出,经济中存在着二元结构,即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剩余劳动力被不断增加的资本吸收的过程。正是通过投资的不断扩大和劳动力的重新配置,使现代部门不断扩大,国民收入不断增长,经济结构的二元特征将随着传统部门剩余劳动  相似文献   

6.
钱炳根 《经贸实践》2004,(11):56-57
在我国传统的农村人口中,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劳动。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即农村转移劳动力,可分为农村内部转移和农村外部转移两种形式。农村内部转移在产业分布上是由一产向二、三产业转移;在地域分布上是由乡村向所在集镇转移,基本特征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农村外部转移有两种形式:一是农村劳动力直接迁移至城镇,即由农村居民(以下简称农民)变城市居民;二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和创业,虽然既离土又离乡,但农民的身份没有变。  相似文献   

7.
农业劳动力能否向非农业转移取决于农业生产率的发展、特别是食物的生产状况;农业劳动力能在多大程度上向非农业转移取决于农业能向转移部分的非农业劳动者提供多少粮食。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食物生产是劳动力非农化的自然基础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民收入增幅减缓的症结:剩余农业劳动力转移受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增幅持续下降的深层原因,在于剩余农业劳动力转移严重受阻。而我国剩余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艰巨性,在相当程度上又是和我国所选择的超前工业化发展战略,以及与其相互依存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联结在一起。要有效地解决我国剩余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就必须遵循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剩余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也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共同愿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云南省在深入学习“十六大”的思想方针,贯彻落实“十六大”任务、目标及其要求的行动中,倾力培植五大支柱产业,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步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进城市化、信息化,早日建成“10+1”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先行示范区和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并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为力争到2…  相似文献   

10.
借鉴国外经验 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如何转移?国外一些国家的经验可供借鉴。 一、扩大农业内部的就业面。印度在70年代后期认识到失业问题的严重性,制定了扩大农业内部就业以及在农村实行农业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方针。主要措施有:(1)发展农业集约经营和多种经营。既改变了农业生产落后面貌,又在种植业内部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2)大力兴办农村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工程。政府提供资金和粮食,动员并组织农村失业劳动力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开垦荒地,改良土壤,保持水土,建造牧场,修建饮用水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新疆设立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补贴,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力度。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就业与全国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要树立科学的农村劳动力输出转移就业观、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输出转移就业的质量和效益、发挥云肖境外输出的区位优势加大省外和境外输出力度、健全完善农村劳动力输出转移就业的组织体系和制度措施、结合民族文化优势打造云南劳动力转移与劳务输出的特色品牌。  相似文献   

13.
14.
农业现代化过程自然是农业劳动生产率加速提高的过程 ,同时 ,也是现代农业排挤传统农业人口的过程。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目前我国农业人口的现状是数量巨大 ,素质低下 ,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这已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大障碍。因此 ,如何实现我国农业劳动力快速有效的转移 ,是我国农业现代化 ,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当务之急。本文从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入手 ,剖析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及制约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原因 ,并进而提出若干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运动过程,在此过程中,农民的再就业问题显得十分关键。由于城市失业下岗工人不断增加和城市失业率不断上升,则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无疑成为促进农民的再就业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国外农业劳动力转移管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燕琼 《经济纵横》1997,(10):56-58
国外农业劳动力转移管窥□李燕琼农业劳动力逐步从农业中转移出来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口变动规律,也是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共同趋势。从世界范围来考察,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一、劳动力就业结构由“正三角形”向“倒三角形”转变从劳动...  相似文献   

17.
18.
1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动 因是什么呢?对此,人们看法不 一,有“过剩”说,有“改变身份”说等。种种说法,尽管都有一定道理,但我认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动因是追求“更高利益”。这是因为,目前农民种地的比较利益仍很低。许多农民忙乎一年,年终一算帐,扣除所有投入后所剩无几,甚至根本没有收入或赔本,这样还种地干什么!只好向外转移去追求更高的收益。如果单纯用农业劳动力“过剩”来解释,那么不仅在经济较发达地区,而且在经济落后的地方,都有劳  相似文献   

19.
走出山门--对南华县劳务输出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农业发展新阶段,农村出现劳动力富余是历史的必然。富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农民就业不充分,劳动生产率低,是影响农民收入深层次的根本原因。如何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环境,充分利用富余劳动力资源,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三农”问题中理论和现实急需思考和回答的重大课题。南华县以打破地域界限,走出山门,跨出国界,积极引导和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的转移就业,探索了一条发展“打工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路子。对此我们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20.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生产率提高和收益预期推动了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十几年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给"三农"带来沧桑巨变,这样的变化最终会带来什么,整个变化的过程是怎样,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文章将通过实地调研、发展历程描述和国内外经验对比来说明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农业现代化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