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建立了开放经济背景下的低碳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认为应从供应链管理绩效、供应链低碳能耗、开放度、文化与发展环境这四方面对低碳供应链绩效进行评价。之后建立了开放经济背景下低碳供应链绩效评价DEA模型并用算例验证,结论是我国低碳供应链管理正在萌发,应注重供应链碳效率的提高,从四大方面衡量其绩效。建议通过配合"一带一路"倡议和自贸区战略,通盘考虑文化、管理、宏观环境等多种因素,采取开放措施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建设碳排放统计、检测和核算体系;培育企业树立发展低碳供应链的意识。  相似文献   

2.
基于功能链的供应链与价值链之内在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  徐理 《价值工程》2004,23(6):39-40
正确理解供应链、价值链的关系,准确把握其内在本质,是供应链、价值链研究的基础工作,也是指导企业对供应链、价值链实施有效管理的前提。本文以供应链、价值链的概念演变为背景,从功能链整体的角度研究供应链与价值链的内在联系,得出供应链与价值链是同一功能链的两种表现形式,并且供应链是价值链的物质载体,价值链是供应链的价值表现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王芳  徐理 《价值工程》2004,23(9):39-40
正确理解供应链、价值链的关系,准确把握其内在本质,是供应链、价值链研究的基础工作,也是指导企业对供应链、价值链实施有效管理的前提.本文以供应链、价值链的概念演变为背景,从功能链整体的角度研究供应链与价值链的内在联系,得出供应链与价值链是同一功能链的两种表现形式,并且供应链是价值链的物质载体,价值链是供应链的价值表现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中小零售企业的供应链合作关系深入分析研究,从中小零售企业的现实角度出发,提出中小零售企业供应链合作应加以注重的因素,比如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管理、第三方物流等关键问题。希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对我国中小零售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对中小零售企业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起到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参照。  相似文献   

5.
战略管理会计与价值链会计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对战略管理会计与价值链会计的关系进行了粗浅探讨,结论是两者在研究目标、对象、内容、方法等方面都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提出今后应该在战略管理会计框架下来研究价值链会计问题。  相似文献   

6.
姜双梅 《物流科技》2005,28(5):57-59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供应链的研究多侧重于实证方面,对供应链管理理论的研究则略显薄弱,尤其是对网状供应链运行效率基础(节点企业的竞争与合作问题)的研究更加不足。本文在对企业间关系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注重论述处于现代网状供应链环境下.企业应如何应对企业间的竞争和合作。  相似文献   

7.
石油供应链绩效管理对于优化石油供应链结构、提高石油供应链整体绩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介绍了价值链理论,从价值链的角度对石油供应链进行了全面价值分析,确立了石油供应链的价值焦点,并从石油供应链内部节点企业、石油供应链整体视角和客户价值三个方面构建了石油供应链绩效指标体系,为石油供应链绩效管理和评价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刘希宋  李玥 《物流科技》2004,27(9):55-59
本文首先给出了作业管理体系的内涵,又对供应链管理的内涵和基本内容进行了阐述,然后分析了企业作业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耦舍关系。文章重点研究了如何引入供应链理念加强企业作业管理,指出现代企业的竞争将最终反映到价值链的竞争优势上。实现供应链管理与企业作业管理的融合,对促进企业价值链的优化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提出后,价值链和供应链管理理论倍受推崇,并在现代化大中型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价值链与供应链可以看作是一个事物的两种理解。两者表述的“链”均指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之间有关最终产品或服务的形成和交付的各项业务活动所形成的链条。前者强调产品在链条中的价值增值过程,后者强调产品的物态在链条中的流转过程。管理会计是企业战备管理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0.
汽车供应链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供应商价值链、企业价值链、销售渠道价值链、顾客价值链。文章介绍了网络技术和汽车行业供应链管理系统,并阐述了网络技术在汽车行业供应链管理系统运用中的联系及意义。  相似文献   

11.
周辉  杨小庆 《价值工程》2005,24(10):42-45
本文以网络经济下的虚拟价值链和实体价值链的整合分析为基点,探讨了价值链整合后会计的一些相关问题。文章认为:价值链的整合使价值链会计在现行会计核算体系与虚拟价值链活动之间存在一个结合点;价值链会计的管理活动主要应从价值信息管理和增值活动管理两个方面展开实施;价值链会计还应对现行财务报告体系进行修正,反映企业的非货币及非财务信息,全面实施企业综合业绩报告体系。  相似文献   

12.
康灿华  洪丹 《物流科技》2007,30(12):90-92
对于已建立的供应链,需要有效机制的管理才能稳健发展。供应链的结构是由各个节点复杂而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任何影响各个节点之间的稳定的因素也就是影响供应链稳定的因素。同时我们从供应链的形成历史背景着手,探索供应链形成的必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并建立相应的管理组织,采取一定的决策方法与激励机制,来稳定供应链以保障其持续有效的而且富于竞争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供应链风险管理模式的探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应链风险是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文章对供应链风险管理主体可能存在的三种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一是核心企业作为风险管理主体,二是在供应链内部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三是由链外第三方机构担任风险主体,并分析了三种模式各自的优缺点。最后对供应链风险管理主体的职责及如何具体实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供应链拓扑结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企业与企业之间关系的角度提出了供应链的拓扑结构模型:链状模型、网状模型和石 墨模型,相应地给出了供应链的子网、级、入点、出点等概念。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阶段而提出 的供应链概念和模型有助于对供应链的认识和研究,对国有企业重组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供应链与产业集群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会  张光明  王亚萍 《价值工程》2006,25(11):49-51
针对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供应链和产业集群,讨论了二者区别与联系。提出供应链与产业集群相互融合的思想和两种实现方向,为运用供应链管理思想构建产业集群和基于全球供应链的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培育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依托信息技术的供应链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时代的来临,有效地推动了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与创新.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改进了供应链上的薄弱环节,提高运作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增大收益.信息流的有效利用使企业能够更好的面对竞争激烈、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供应链成本管理基础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供应链联盟管理的目标是要降低供应链成本。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包括委托代理理论、精益成本管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管理方法主要有目标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等。  相似文献   

18.
朱文贵  徐最 《物流技术》2007,26(4):73-75,79
在传统供应链关键绩效指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金融供应链关键绩效指标体系。通过增加供应链资金流管理的相关评价指标,能够全面评价和进一步提高供应链运作水平。  相似文献   

19.
Supply chain finance (SCF) can play a role in improving supply chain (SC) sustainability. That is why academics have started investigat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CF and sustainable SC management, and practitioners have begun developing new SCF solutions with a sustainable orientation. Although SCF solutions have been suggested as supporting tools for the diffusion of sustainability within SCs, academic contributions have only partially investigated sustainable SCF (SSCF). There is the need to understand in greater detail first, how different SC sustainability practices (e.g., supplier assessment, supplier development, incentives to suppliers, and third-party involvement) can be integrated into SCF solutions; second, how different brokerage roles can facilitate this integration to contribute to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an SSCF solution.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ose aspects through multiple international exploratory case studies. The results confirm that SCF solutions become sustainable by integrating different SC sustainability practices, either embedded in the SSCF solutions or reinforced b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olutions. Moreover, involving new actors, including third-party information providers, NGOs, and certification bodies, who assume different brokerage roles, positively influences the development of SSCF solu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