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几年来,大水面渔业开发迅猛发展,养殖模式电发生了深刻变化,由过去的粗放养殖逐步发展到施肥半精养,养殖密度也不断提高。大水面原有的生态环境发生丁变化。导致湖泊水库水生动物的病害频繁发生,其中寄生虫病和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发病率最高,暴发性出血病与寄生虫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暴发性出血病多为寄生虫病的继发症,因此,防治好寄生虫是水库、湖泊防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鳜鱼暴发性出血病是目前鳜鱼养殖中发病较为严重的疾病之一,该病发病快、病程短、来势凶猛,往往给养殖户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笔者坐诊鱼病门诊,碰到不少病例,获得了一些防治鳜鱼暴发性出血病成功的经验,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正是暴发性出血病大规模流行的季节,暴发性出血病流行面广,死亡率高,危害巨大,每年给我们湖北地区水产养殖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暴发性出血病涉及鲫鱼、鳊鱼、花白鲢、鲤鱼等大部分鱼类,并且各种规  相似文献   

4.
<正>总结近几年大水面养殖疾病防治实战经验,华中地区湖泊、水库等大水面养殖常见的疾病主要有:主要养殖鱼类细菌性败血症(俗称"暴发性出血病")、中华鳋病、锚头鳋病、指环虫病以及水质不良,而常常能引起大量和持续死亡的只有暴发性出血病,现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多数中小型湖泊、水库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益加剧,由此带来鱼病的危害日趋严重。根据我们近几年中小型湖泊、水库鱼病防治实战经验的总结,湖泊、水库养殖常见的疾病主要有:暴发性出血病、中华  相似文献   

6.
高效防治常规养殖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规养殖鱼类的暴发性出血病的典型临床症状为:体表、腹部、头部、鳍条等充血或出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及肛门红肿等。解剖后常见腹腔内有较多血腹水,肝脏颜色变异,鳃丝颜色不正常等症状。通常情况下,现场诊断暴发性出血病的主要依据有五个:①养殖池塘同时死亡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养殖品种(除草鱼外)时,排除了中毒、泛塘等情况;②花、白鲢发生死亡无明显症状;③在鱼  相似文献   

7.
2005年10月初.我镇沱南水库养殖鱼类发生暴发性出血病,通过我们积极治疗,病情基本得到控制。笔者现将防治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针对大水面养鱼的防病、治病问题,特别是暴发性出血病的防治,笔者探索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整理如下,给广大农民朋友做些参考。一、发病原因1.水质老化,缺乏适口饵料。养殖水体长期得不到交换,水体中浮游植物种类单一  相似文献   

9.
<正>暴发性出血病是在养殖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近年来随着养殖密度的加大和盲目的投饲造成水质的急剧恶化。该病的暴发越来越频繁,是目前养殖过程中危害最大的鱼病之一,而且呈现治疗难、复发率高且  相似文献   

10.
《渔业致富指南》2006,(21):58-58
16、治疗暴发性出血病时,为何要先杀虫后杀菌 暴发性出血病的致病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该致病菌在任何养殖水体中都存在。在鱼体抵抗力较强时,一般不发病,但在环境条件恶化时,寄生虫往往大量繁殖,破坏鱼体体表及其它器官组织,而此时鱼体处于应激状态,抵抗力下降,致病菌因此乘虚而入感染鱼体致病,可见,暴发性出血病的主要罪魁祸首之一是寄生虫。在彻底治疗暴发性出血病时就必须先杀灭寄生虫再杀致病菌。  相似文献   

11.
在常规鱼类的养殖过程中,细菌性疾病的发生比较频繁,发生面积也较大。因此,搞好鱼类细菌性病害的诊断及防治极为必要。1、暴发性出血病1.1症状暴发性出血病又称细菌性败血症,该病主要有嗜水气单胞菌及温和气单胞菌两种病原菌引起。病体一般表现为,体表充血,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大量的腹水并有容血现象;肠道内无食物,却有很多黏液;有时伴有眼球突出,鳞片竖起,鳃丝末端腐烂等现象。1.2病因鱼池底质恶化、老化、溶氧低,有害物质多,养殖管理不善,加上投喂霉变的劣质饲料,是造成该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1.3防治方法(1)加强饲养管理,按…  相似文献   

12.
<正>近几年来,在淡水养殖生产中鱼类暴发性出血病愈演愈烈,此病病情急、易传染、感染速度快(多呈急性流行)、发病鱼种类多、流行范围广、死亡率高,是鱼类养殖的"头号杀手",给养殖业造成极大的损失,养殖户欲哭无泪。  相似文献   

13.
<正> 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在全国各类淡水养殖水域均有发生,且危害日趋严重。1999年7—9月,沅江市北部渔区发生大面积暴发性出血病,造成鱼类大批死亡和重大经济损失。为了解该病流行特点和致病原因,进行准确诊断和有效防治,现结合笔者的实践体会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一)病毒性疾病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传染性脾肾坏死病(Infectious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ISKN),俗名鳜暴发性出血病,又称为"鳜鱼暴发性流行病"、"暴发性病毒传染病"和"病毒性出血病"等,是一种以脾肾坏死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严重危害淡水养殖鳜的传染性、病毒性疾病,可引起鳜鱼暴发性死  相似文献   

15.
池塘养鱼暴发性出血病是铜陵地区危害最重的暴发性流行病,流行最广,周期最长,殃及的鱼类品种最多,死亡率也最高,患此病的鱼短期内会造成大幅度死亡,甚至绝产,是池塘养殖的恶性病害。为了研究起因,从根本上有效地防治此类疾病的流行,我们针对铜陵地区鲫、鲤、鲢、鳙等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病流行趋势进行肤浅的诊断与防治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6.
<正>细菌性败血症是目前全国水产养殖发病面积最广、死亡量最大、造成的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养殖户俗称"暴发性出血病"。针对该病,我们在湖北省潜江市浩口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一些水产养殖场由于养殖环境遭受破坏,养殖的鲫、鳊、鲢、鳙鱼类发生暴发性出血病的现象逐渐增多。我国南方地区,尤以长江中、下游,在每年的59月份,鲫、鳊、鲢、鳙暴发性出血病的暴发流行,给当地的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地影响了当地渔业经济  相似文献   

18.
夏秋常见鱼病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夏秋鱼类生长旺盛,养殖水体鱼类密度大,各种鱼类病原体繁殖快。因此,这一时期既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又是鱼病高发期。暴发性出血病、中  相似文献   

19.
<正>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又称细菌性败血症,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及温和气单胞菌引起。笔者根据多年的入户指导经验,对暴发性出血病发病的一些特点及防治方法作了总结,供广大  相似文献   

20.
<正>"暴发性出血病"生产中泛指鱼类出现体表充血等症状的疾病,该病发病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给我国的水产养殖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