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区域要素整合与企业集群竞争优势 区域的经济条件、空间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差异,是区域企业集群选择不同发展模式的主要依据。但任何一种模式的形成,都离不开对区域要素的有效整合,将某一区域成功的企业发展模式复制到别的区域是难以取得成功的,因为企业集群的形成发展过程是对区域要素进行有效整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从理论上讲,区域技术创新模式按照研究角度不同有很多种类型划分方法。通过对后发区域技术创新发展历史和现实的考察,后发区域技术创新模式根据技术创新性质不同可归纳为三种类型;使用技术模式、改进技术模式、自主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泛珠三角”模式对长三角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泛殊三角”简称“9 2”模式,指的是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9个省(区),再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共同形成的区域经济圈。“泛珠三角”区域发展模式的崛起,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行走势和区域发展格局的动态变化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中,“泛珠三角”发展模式对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哪些可资借鉴的有益启示呢?本刊特发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珠三角巨型都市区域的发展及其战略演进模式,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回顾和评述了都市区域的传统发展模式和现代意义应用,以及都市世界的连结性、空间流和景观方法论等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分析工具。在此基础上,作者根据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对中国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唐地区三大巨型都市区域的形成和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文章重点探讨了珠三角巨型都市区域战略的形成过程和演进模式,对从改革开放伊始至泛珠三角“9+2”模式的形成,进行了详尽的回顾和分析,文章最后在构建巨型都市区域发展模型的基础上对该地区新一轮的发展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总结了珠三角巨型都市区域发展趋势和动力机制,更针对该地区与国际都市区域的合作与互动提出了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区域发展模式的形成研究——兼论毕节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泽龙 《经济与管理》2010,24(12):89-91
多元化的世界演绎了多元化的区域发展模式,中国岩溶贫困山区典型——毕节模式,是毕节试验区社会整体发展的轨道逻辑,是基于毕节区域社会的内生性特质建立并成功运行的,其对中国岩溶贫困山区尤其是西南贫困山区的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性。  相似文献   

6.
黄蕾  钟质文 《经济问题》2023,(8):112-120
创新循环是知识流动与再创造的一种形式,在区域创新不平衡的现实下,为揭示创新循环的真实表现及特征,构建了区域内部知识转移和外部知识溢出相结合的理论框架,并对其内涵、形成机理、运行模式以及测度方法进行探讨。利用2009—2021年的省级数据对区域创新循环畅通度进行测度并分析其时空布局,发现区域创新循环畅通度呈现东、中、西部地区不断下降的情况,区域创新循环的四种运行模式的时空分布兼具持续性与动态周期性。最后针对区域创新循环畅通度与运行模式的区域差异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区域优性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深入分析了区域优性文化的内涵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揭示了区域优性文化的资源优化整合效应,并以硅谷模式和温州模式为例,阐明了区域优性文化对区域企业成长的作用力。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建设有利于区域企业“快生”、“长大”、“做强”的优性文化环境,关键在于实现五个方面的文化观念转变。  相似文献   

8.
何慧刚 《经济前沿》2005,(11):49-52
20世纪的最后20年,国际金融领域危机四起,为应对冲击、避免金融动荡,区域贷币合作和货币一体化成为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趋向,欧洲单一货币——欧元的诞生和拉美国家美元化实践了区域货币合作的两种模式:欧元模式和美元化模式。比较这两种模式对东亚货币合作具有非常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较早,但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内涵的理解及评价标准却存在争议.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内涵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经济发展模式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进而提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并提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应包括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发展模式具有可借鉴性、发展模式具有一定边界三个标准,本研究以期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区域现代物流模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分析区域经济及产业活动特点的基础上,探讨提出了4种不同类型的区域物流模式,即基于产业聚集区的区域综合型物流模式、基于产业链的区域供应链一体化型物流模式、基于区域货物枢纽(如港口等)的多功能服务型物流模式、基于区域交易市场的交易服务、仓储配送型物流模式等。旨在为进一步系统研究区域物流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1.
翁瑾  李文亮  杨开忠 《当代财经》2004,(10):75-77,80
法国规制学派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认为规制模式必须适应于资本积累体制的变化,而特定的资本积累体制和规制模式就构成了特定的发展模式。文章也进一步探讨了法国规制学派理论在区域经济学上的运用,特别是该理论对全球化和柔性化条件下的区域发展模式、生产的空间组织、空间结构变化等问题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乡镇企业主导的区域产业空间研究--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兴平 《经济地理》2003,23(3):299-303,307
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从分析其具体的产业布局特点人手,研究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发达地区乡镇企业密集区域的产业发展新趋势与空间结构调整的新要求。提出了引导该类区域产业空间整合的主要模式与具体对策,并延伸分析了几种典型的乡镇企业主导的产业空间对区域城乡空间的引导模式。  相似文献   

13.
区域创新发展是当前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区域创新发展的实践推动了区域创新理论研究的深入,并在更广大的范围内推动了区域发展实践。研究分析了美国硅谷、欧盟、日韩在区域创新发展方面的做法,并对促进区域创新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发展及区域开发不能回避两个关键问题,一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一是生产要素及环境分析。把区域开发的要素及环境归纳为两大类,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和自然区域,并置于平面坐标中,可得出四种区域开发模式:综合型开发模式、资本及技术型开发模式、特色经济开发模式、资源型经济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5.
当年轻劳动力从低收入地区流向高收入地区时,低收入地区社会保障赡养负担和缴费率上升,实际收入下降,进而引发更多人口流出,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和实证数据分析了三种社会保障区域协调模式在效率和公平方面的表现。分析发现,“区域独立”和“全国统一”模式均未能实现效率最优,前者导致各地实际费率差异和劳动力流动规模过大,而后者则过小,存在一个帕累托效率最优的“相互调剂”模式。然而,如果兼顾公平性,只需付出微小的效率损失就可以大幅增进区域公平,加大跨区域调剂力度的“公平—效率转换比”极高。实证数据显示,当前社会保障区域协调模式已接近效率最优,但仍需大力推进公平性。未来推动区域社会保障协调发展,应当加大调剂和统筹的力度以及对人口流入地区的社保稽核力度,并预防人口过度流动带来的区域发展失衡。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区域发展的内涵已有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区域发展理论往往是将经济增长率和产业结构转换作为发展的目的,这种发展模式使世界资源和环境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而不断恶化。而以改善区域内部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的新的发展模式,则着重谋求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性发展和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是一种以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促进区域增长为条件的.高效、高质、高产与适度消费的区域经济模式。该模式建立的核心则是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区域产业结构向高度化、协调化、合理化,并…  相似文献   

17.
高校后勤产权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质是一场产权变革由于区域经济发达程度等因素的不同,各地高校的后勤产权模式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按照产权归属、产权结构、产权分割与组合形式等因素的不同,将高校后勤的产权模式归纳为以下4种:甲乙方协议模式、独立法人模式、区域集团化模式和大学城模式,对各种产权模式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永才 《时代经贸》2007,5(11Z):129-129,131
浙江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势头确实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浙江模式”、“小狗经济”、“块状经济”等一系列用来描述浙江经济特征的新鲜词汇不断涌现,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者投入到了研究“浙江模式”的队伍中来。浙江经济的发展模式有为何能如此鼓舞人心,我们有必要对浙江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进行归纳和概括。  相似文献   

19.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经济问题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建国以来,党和政府根据时代背景、政策环境、经济发展战略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呈现的模式是高度集权下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模式、区域“部分先富”的非均衡发展模式、新时期“统筹区域”的均衡协调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本文在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初步总结的基础上,就“统筹区域”的均衡协调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作了初步探索,以更好地协调、统筹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发展旅游与大众旅游生态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可持续发展旅游、大众旅游、生态旅游产生背景和涵义分析后认为在目前区域旅游开发中,大众旅游生态化的开发模式是目前实现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首选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