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沛云 《农家之友》2006,(7S):39-41
一、蚕种催青及收蚁:(1)蚕种催青:从出库当天至第四天,宜用温度24℃,干湿差2.5℃,第五天至孵化以26.28℃温度、1~1.5℃的湿差来保护。第八天有20%蚕卯点青(蚕卵一端有小黑点),即遮光制黑(黑布包种),第10天(即浸种约第八天)早上5时揭开黑布,开灯感光,让小蚕孵化。  相似文献   

2.
春蚕发育整齐健壮,不仅便于饲养管理,而且优质高产。要达此目的,必须注意抓好以下要点。一、做好补催青工作。领蚕种前一天,共育室应加温到38℃,干湿差2℃至3℃。领回蚕种后,立即均匀平摊在蚕座纸上,并将室温升至43℃,干湿差1℃至2℃。使用煤炉加温的蚕室,要注意做好通风换气工作。此外蚕要严格避光,使胚子发育齐一。如蚕卵转青较齐,则第2天早上即可感光收蚁,否则以第3天清晨感光收蚁为宜。二、适时收蚁。若收蚁时间过早,收蚁时部分蚕尚未有食欲,会造成蚕儿食桑有先有后。若收蚁时随出随收,则会引起蚕  相似文献   

3.
《农民科技培训》2005,(10):14-15
小蚕孵化出来后.养蚕人员把小蚕从蚕种盒里收到蚕匾上,这叫收蚁。收蚁前要备足收蚁用具.采好收蚁用桑(按蚁量的5-6倍准备),调节好收蚁蚕室的温、湿度。  相似文献   

4.
正沼气养蚕就是指利用沼气灯给蚕种感光收蚁和燃烧沼气给蚕室加温,以达到孵化快、出蚁齐、缩短饲养期、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的目的。用沼气灯感光收蚁。从蚕种催青到快孵化时,将催青室的光线完全遮蔽,把蚕种纸摊开,平放在距离沼气灯65~70厘米处,然后点燃沼气灯,照射1小时左右,这时蚕种就可以孵出蚁大半,对还不孵化的,第二天再用同样的方法照射1次。沼气灯直接照明加温蚕室。通过沼气灯照明使蚕室升温,给蚕室创造一个最适宜蚕种孵化和蚕体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由于蚕各龄期的最  相似文献   

5.
薛勇 《农家之友》2010,(5):45-45
一收蚁 1.提高一日孵化率,实现一批收蚁。除在催青期调节好发育起点胚子、严格执行催青胚标准、见点后黑暗保护使胚子发育齐一外,还要注意领种和补催青工作。蚕种进室后随即摊种并黑暗保护在温度24℃、干湿差1.5~2℃环境中,进室的第2天上半夜开始升温到25.5℃,第3天早晨感光收蚁。  相似文献   

6.
一、同一母蛾产卵:先产卵大而重,催青时间较长,孵化出的蚁蚕也大而重,体质较好;后产卵轻而小,催青时间较短,孵出蚁蚕小而轻,体质相对较弱。生产上以对种蚕进行优质饲养来减少这种大小差别。另外,卵的大小还与蚕品种、产卵时期、种蚕饲养等有关。  相似文献   

7.
一收蚁1.提高一日孵化率,实现一批收蚁。除在催青期调节好发育起点胚子、严格执行催青胚标准、见点后黑暗保护使胚子发育齐一外,还要注意领种和补催青工作。蚕种进室后随即摊种并黑暗保护在温度24℃、干湿差1.5~2℃环  相似文献   

8.
养蚕七道关     
张势  付德  辛龙 《农家之友》2005,(8):44-45
夏秋季节气温高,雨水多,温度大,加之农作物使用农药频繁,对养蚕不利环境因素较多。要获得夏秋蚕高产,须把好以下七道关:一、催青关。浸酸干燥后的蚕种,可在24-27℃的温度和75%-85%的相对湿度范围内催青,前期温度可偏低,后期略高。催青后期若遇到24℃以下温度时,要及时补温;在高  相似文献   

9.
玉蚕二号     
<正>玉蚕二号由玉林市蚕业技术推广站培育而成,于2013年通过审定,可在广西蚕区夏秋期饲养。产量表现:农村鉴定:单张产茧量33.06kg。饲养技术要点:1.严格执行消毒防病制度,净化养蚕环境,减少蚕病发生。2.采用两段高温感光催青,稳定化性:前期第1~4天温度  相似文献   

10.
小蚕(即1~3龄蚕)蒸笼一日一回育,是根据小蚕喜高温多湿环境和对二氧化碳抵抗力强的生理特点,结合农村分户养蚕面广条件差,技术落后、饲养规模小等实际情况摸索出的一种简易养蚕新法。它与传统方法不同的是将小蚕饲养在专用的蒸笼内,每日只给桑一次,给桑后把蒸笼密闭起来,使桑叶长时间保持新鲜,提高蚕的食叶量和消化量,促进蚕的生长发育。实践证明,这种养蚕方法能很好地满足小蚕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气象、营养、卫生环境,蚕儿生长快,发育整齐,蚕体健壮,产茧量高。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致富之友》2004,(9):40-40
整个秋蚕期的特点是:①自然温湿度经常不适于蚕儿的生理需要。早秋蚕正处于一年中温度最高时期,往往出现持久的高温干旱;中秋蚕期“秋老虎”很厉害,白天温度仍很高;晚秋蚕期低温多湿,日夜温差大。②秋期桑叶生长处于旺盛时期,早秋蚕叶质良好,但是  相似文献   

12.
小蚕用叶量少,用能保湿的箩筐采叶,上盖湿布,松装快运,途中严防蒸热和萎凋。桑叶贮藏时间不宜过长,以不超过半天至1天为宜。贮藏桑叶的方法有缸贮法和活水贮桑法。缸贮法就是在缸底盛放清水,上置竹垫,中央放气笼,把采回的桑叶抖松放在气笼四周,亦可将叶理齐,叶柄向下,叶  相似文献   

13.
家蚕真菌病是由半知菌类真菌分生孢子发芽穿透蚕皮,侵入蚕体使蚕感染引起的传染性蚕病。发病时,病菌在蚕体内大量繁殖,使病蚕尸体上长出不同颜色的分生孢子。因此,真菌病又分为白僵病、黄僵病、绿僵病和曲霉病等。其发病原因是:①养蚕环境中真菌孢子的浓度越大,发病越快,危害越严重。反之,则危害程度较轻。②蚕室温度在25∽28℃,湿度90%以上,只要有真菌孢子的存在,就容易滋生本病。③蚁蚕、各龄起蚕、将眠蚕及嫩蛹最容易感染。④多种桑园害虫感染病会污染桑叶,让蚕食下造成交叉感染,发生僵病。防治方法:①养蚕前对蚕室、蚕具及环境用含有效…  相似文献   

14.
农信 《农家之友》2011,(9):22-22
蚕喂豆浆蚕进入4龄盛食期或到5龄的第3天时将新鲜的豆浆洒在鲜桑叶上饲喂能减少用桑量,增加蚕体重,提高健蛹率。饲喂方法:将50克黄豆粉兑到1公斤40~50℃的温开水,浸泡30分钟后将其制成豆浆,均匀喷洒在10公斤鲜桑叶上,每天中午及下午4时各添喂一次。熟蚕快速上蔟据试验,一匾500头熟蚕用手捉上蔟需7~8分钟,而利用塑料蚕网上蔟仅需1分钟,且蚕体不易受伤。具体方法:蚕有5%见  相似文献   

15.
<正> [12]温度对鳖卵孵化中性比影响的研究 本试验将同批受精卵分成25℃±0.5℃、26℃±0.5℃、27℃±0.5℃、28℃±0.5℃和29℃±0.5℃五组,每组100枚。分期(产后14天)前以上述温度和85%湿度进行孵化;分期后维持温度不变,湿度调回75%~80%。试验结果表明:(1)24℃~26℃时,孵出的雄鳖:雌鳖>1;27℃~29.5℃时,孵出的雄鳖:雌鳖<1。(2)孵化时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保持27℃~29℃和85%,并做  相似文献   

16.
一、种蛋的选择,保存和消毒种蛋应来自饲养管理正常,健康而高产的鹅群,公母搭配合理,种蛋产出7天内最好,如果超过7天则要低温保存,以不超过11℃为宜,如果温度低于0℃,种蛋会因受冻而失去孵化能力。保存期每天翻蛋一次,避免胚盘与蛋壳沾连,胚胎早期死亡。种蛋产出后及入孵前均应  相似文献   

17.
一、抓好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育雏期进行科学管理,是提高鹌鹑日后产蛋率的重要保证。确保育雏成活率的关键是温度的管理,一定要保证较高而稳定的温度:1-3天38℃-39℃,4-5天36℃-37℃,6-10天35℃,10-35天30℃-32℃。育雏宜采用单层平网方式,这种方法光照好,湿度均匀,卫生条件好,传染病发病率低。育雏期应分别在5日龄、10日龄和15日龄各测量平均体重一次,若达不到  相似文献   

18.
<正>夏天,正值循环养鹅旺季,一些养殖户因饲养方法不当,致使鹅生长缓慢,出现一些疾病。现介绍圈养鹅的关键技术:选择体型大、生长快、耐粗饲的优良鹅种。刚出壳的仔鹅要进行温室饲养,室内温度为1~2日龄32℃,3~7日龄28℃,以后22~26℃。气温高时育雏10天,气温低时育雏20天。温室的饲养密度为每平  相似文献   

19.
<正> 一、小瓜虫病1、门仔期:苗种小,抵抗力弱,水温较高,宜采用每吨水加干辣椒粉3.5g 和生姜4g,煎汁全池泼洒,连续三天,每次换水后应补足药量,同时将水温升至28℃-29℃,此法不影响正常投饵,  相似文献   

20.
江林 《浙江林业》2011,(5):28-29
鸵鸟的孵化技术种蛋的收集与贮存。一般雌鸟比雄鸟先进入发情期,因此早期产的蛋一般不育。雌鸟一般在交配1周后开始产蛋。种蛋必须来自优良、健康的鸟群。挑选种蛋时,先将薄壳蛋、砂壳蛋、钢皮蛋及过大、过小、过扁、过圆、污染面积过大的种蛋挑出。对刚产出的种蛋不宜马上入孵,要贮存24小时以上,但最好不要超过6天,保存的温度以15℃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