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丹 《浙商》2012,(19):110-110
制造业的冬天已经到了,民营企业要有长期的思想准备。“经济不可能很快好起来,在这时千万要抓住现金,千万要减少你的债务,然后活下来。” 企业如何从源头上预防、控制、管理债务危机,如何应对和解决正在遭遇‘的债务危机?8月26日,由浙商传媒(《浙商》杂志)主办,浙商全国理事会、浙商投融资服务中心承办的“债务危机下的企业生存法则”专题讲座,邀请了著名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专家、债务危机应对专家、上海王笃明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笃明与浙商企业家共同探讨如何化“危”为“机”。  相似文献   

2.
南望、金乌、东洲等企业曾是众多浙江企业当中的佼佼者,他们的“落马”令人震惊,更令人院惜。“冬天来了”,不管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界,都发出了这样的声音。怎样帮助浙商企业“过冬”?2008年8月23日下午,《浙商》杂志与所属浙商理事会联合蓝狮子财经出版中心,举行“案例研讨会”,主旨在于剖析以上几家企业的失败原因,以供所有浙商企业借鉴。  相似文献   

3.
柴燃恒 《浙商》2012,(3):90-91
岁末年初,全国各地浙江商会各出奇招、好戏连台:或是牵线两地文化,促进双方文化融合;或是票选“浙商领军人物”,助力当地经济发展;更有倾情奉献慈善公益.给这个冬天添上丝丝暖意……  相似文献   

4.
白友文 《浙商》2010,(13):84-85
浙商在总量上虽然傲视群雄,但浙商的“块头”还不够大,浙商需要自己的航母企业领航。而不少企业主业也不够强,外形大而体质弱。  相似文献   

5.
编读     
《浙商》2012,(2):18-19
《大洗牌——多少房企能熬过冬天》引发热议 到底有多少房地产企业能够幸存?谁会最先倒下?“限购令”这个作用于市场的行政手段又将走向何方?房地产企业怎样走出这场看不见硝烟的“生死劫”?《浙商》2011年12月下特别策划《大洗牌——多少房企能熬过冬天》就以上问题进行了探讨分享,引发了读者热烈关注。  相似文献   

6.
龚艳 《浙商》2010,(6):65-67
“浙商来海南是为了炒房的说法太不靠谱。这么多年来,浙商在海南投资和运作的各类资金总额是有300亿元,浙商数量也有10万人,但是这300亿元资金和10万浙商涉及各行各业,并不只有房地产。”  相似文献   

7.
1年前,2006浙商大会召开之际,《浙商》杂志推出了第二份年度浙商(省外)投资环境分析评估报告。一年过去了,浙商们的投资眼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投资产业上又有哪些新趋势?通过对有关职能部门以及众多浙商的采访、各个省外浙江企业联合会(商会)的调查,我们总结出这一年来浙商投资的新趋势。今年的报告,我们加大了浙商维权报告的分量,同时推出了“原生态”的浙商在各地的“投资名片”,以期更全面地反映浙商在外投资的真实情况。不周全之处,敬请指正;[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金少策  王文正 《浙商》2006,(12):48-56
从去年开始,一大批浙商大举进军商业地产领域。 但到现在,不少曾经市场所追捧,推崇的商业地产项目纷纷遭遇经营危机,有些孤注一掷,试图重获新生,有的却就此沉沧,商业地产的冬天似乎正越走越近。 有人说,商业地产有春天和冬天,但没有夏天和秋天,因为他没有生长的收藏,春在过后就是冬天。 对于许多投资于商业地产的浙商来说,商业地产的冬天真的来了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姜顺木 《浙商》2005,(11):86-86
“浙商.不时尚。”一位商界人士这样评价。在许多人眼里,浙商只是个会赚钱的群体,而且多来自农村.“大老粗”,文化程度低、不会穿着,缺乏品位.离所谓的“时尚”很远呢!  相似文献   

10.
楼方芳 《浙商》2008,(22):51-52
组织各个分会成立“快乐基金”,组织企业成立创投公司,采用企业联保的形式解决企业资金的燃眉之急,企业间通过整合资源,信息共享,抱团取暖来实现共赢……这是浙江省区域经济企业发展合作促进会(以下简称促进会)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为广大浙商做的事。近日,记者走访了促进会会长黄保苗。  相似文献   

11.
《浙商》2012,(15):111-111
“设立年度1亿元的浙商创业创新引导资金,加大对浙商投资创业的扶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根据注册资本规模给予最高5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鼓励浙商做大做强,企业首次进入全国500强、民营500强的,分别给予企业主要经营者30万元、2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为浙商做好服务,建立浙商梯队式培育机制,强化‘一对一、一条龙’式服务,将浙商子女的教育纳入整体规划,及时解决浙商子女的就学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朱仁华 《浙商》2007,(10):24-24
2007浙商大会将于5月31日在杭州隆重举行,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之中。主题为“科学发展与浙商责任”的2007浙商大会有什么亮点呢?明确提出浙商社会责任,无疑将是其中的一个最大看点。为此,—批去。名浙商将联合发起“浙商社会责任倡议书”,并接受中外媒体的联合采访,同时与会的千余名浙商也将在“浙商社会责任倡议书”上签字。这将是中国企业首次大规模回应“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3.
董树荣 《浙商》2005,(11):57-58
近年来,异军突起的网络浙商,既让人惊讶,更令人兴奋。惊讶的是.“草根”著称的浙商,何以能在最先进的网络经济中纵横天下?兴奋的是,网络浙商的“加盟”,为出身“垄上”的浙商群体和浙商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  相似文献   

14.
原创报道     
《浙商》2013,(9):30-30
01 宗庆后:电商不可能取代传统零售业 3月31日,娃哈哈集团董事长、浙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宗庆后在浙江大学发表了“老浙商的新思路”演讲。他认为,是传统零售商自己把消费者赶到电商去的。“因为乱收费、不付货款等不规范行为,零售业快把制造业搞死了.”  相似文献   

15.
徐王婴 《浙商》2005,(6):82-85
本刊关于16亿“小巨人”企业“超同”大败局的系列报道刊出后,在浙商群体中引起了很大反响。日前,在本刊与浙江省浙商研究会共同主办、浙商银行承办的“浙商沙龙”活动中,著名浙商汪力成、章鹏飞、钱沈刚、戚金兴、朱志平、夏建统等以超同事件为由头,就“浙商的新课题——系统风险控制”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雷全林  马克强 《浙商》2006,(6):51-72
浙商从小到大、迅速扩张成长并成为中国第一商人群体,源于许多机缘。但最根本的还是浙江人特别是浙商逐步形成的自身特点:一是“早”,一是“快”,一是“狠”,一是“实”;方向看得准,机会抓得狠,力道下得巧。先机占得牢。从“做别人不愿做的事”到“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再到“做别人没有实力做的事”。去年以来,五百多万浙商凭借着强大的财富实力继续驰骋南北,纵横市场,在全国乃至全球布局。在更大范围配置资源。强化企业品牌塑造。成为浙商的共同愿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浙商》2013,(10):108-109
6日14日-15日,2013第十届浙商(投融资)大会将在杭州洲际酒店举行。本着“钱找项目,项目找钱”的宗旨,6月15日下午大会将举行“浙商投融资项目封闭式对接会”。即日起,《浙商》杂志、世界浙商网、浙商手机财报、浙商杂志官方微博、浙商杂志微信将同步向天下浙商广泛征集投融资项目。  相似文献   

18.
司徒微微 《浙商》2010,(5):18-19
目前,山西被浙江一民间组织列为“2010浙商投资预警区域”。经历山西煤改事件后,这一举动又引发了轩然大波——不同地域的网民纷纷贴上地域标签,划分两派,“拥浙商派”与“倒浙商派”引发暗战。国内不少律师与经济学家,则成为浙商的声援军。最近又曝10万浙商30亿元海南炒房,  相似文献   

19.
《浙商》2012,(22):116-116
在首届世界浙商大会上,浙江喊出了情意拳拳的‘你快回来!”的呼唤。从此,大量浙商回归浙江这方热土投资创业。“浙商回归”的引进工作已经成为2012年浙江省政府的“头号工程”。2012年7月7日上午,“中国陶庄循环经济城”正式开工,标志着又一创业创新项目响应“浙商回归”呼唤而来。  相似文献   

20.
姚先国  婴子 《浙商》2005,(8):26-26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本身。20多年来,浙商一路变化着过来,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遇到内外环境变化如此之大,逼迫浙商不得不在“脱胎”之后,还须“换骨”。但是,浙商面临的内外环境。到底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为什么在今天变得如此之大?环境一变,对浙商究竟有哪些大的影响?更为关键的是,面对巨大的变化,浙商应当如何与时俱进地变化?应该具有哪些应变之策?如果说浙商过去“脱胎”有畅快淋漓之感,那么今天的“换骨”不得不说是一个转型期的“阵痛”了。要在这个“阵痛”中有“痛并快乐着”的感受。就必须理清一些发展思路上的大问题。为此,我们从本期杂志开始。开辟“浙商之变”专栏,以期给广大浙商朋友在转型过程中有所帮助,也诚恳希望广大读者参与讨论,这也是“与时俱进的浙商精神”大讨论的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