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汽摩配》2006,(3):25-27
近20年来,我国汽车企业与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合作建立了一批汽车合资企业。围绕着为汽车合资企业整车产品配套,各地又陆续建立了一批零部件配套供应系统。近几年来,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对外开放的扩大,各大国际汽车零部件公司都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投资  相似文献   

2.
零部件业的外商投资 随着各大跨国汽车公司进入中国,世界著名汽车零部件厂商纷纷来华投资建厂或与国内零部件厂进行技术合作,推动了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全国500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中,有1200家是外商投资企业。例如,为了给上海大众配套,德国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受中固巨大市场和良好投资环境的吸引,德国博世、美国德尔福、日本电装等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纷纷大举进军中国,建立合资企业或独资企业,基本实现了合乎其全球利益的战略布局。我们收集整理了12家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在华资本布局的最新资料,制作出《跨固汽车零部件公司在华资本布局图》(简称《布局图》)。《布局图》中12家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属于国际汽车零部件行业主流企业,其投资动向在所有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布局图》清晰反映了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在华资本布局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面向市场,为多种车型配套的零部件骨干企业,其技术水平有些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关键零部件产品基本能满足引进车型的国产化配套要求,并开始进入国际配套市场。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国加入WTO后,整车制造产业将受到世界汽车跨国公司的强烈冲击,汽车零部件工业受到的冲击将比整车更严重。虽然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将它置于全球开放的市场中去,我们就能够明显地发现与国外零部件产业的差距还相当大,这些差…  相似文献   

5.
汽车保有量的迅速上升催生了一大批零部件生产企业,与各大车企在幕前的激烈竞争一样,属于汽车行业后市场的零部件市场竞争同样火热。与整车企业所面临的市场不同,零部件市场主要包括3个层面:一是主机配套市场;二是主机厂质保区间内的配套市场;三是售后市场。  相似文献   

6.
《中国汽摩配》2006,(4):25-25,27
中国巨大的汽车市场的诱惑之大,对整车企业如此,对零部件企业亦是如此。因此除了整车企业以外,跨国零部件巨头也纷纷进入中国攻城掠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外资在我国投资的零部件企业已近500家,国际著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几乎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德尔福总部设在美国密执安州的德尔福公司1999年5月从通用汽车分离,主要产品为动力和驱动系统,安全、热工和电气系统,电子和移动通讯系统。德尔福于1994年进入中国,在北京、上海、长春设有代表处。目前拥有独资企业5家,合资企业多家,其中包括有与长江仪表厂合资的德科电子仪表、与上海汽…  相似文献   

7.
中国车灯配套市场属于非完全竞争市场,这是由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现状决定的。在合资的整车企业中,汽车相关零部件的采购决定权多数由外方决定,想要进入这些合资企业的配套产业链相当困难,而且需要经过合资方的外方母公司的技术和质量认证。引进国内的汽车车型,多数是在国际市场上比较成熟的车型,这些车型在国外已经有比较固定的配套厂商,车型引进国内生产之后,相关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多由国外原有配套企业设在国内的零部件合资或者独资企业提供。特别是与日本、韩国合资的整车企业,对原有的配套关系保护非常严密,国内企业很难进入其配套关系中。国内车灯合资或独资企业,拥有比较先进的技术和装备,主要为国内整车合资企业进行配套生产。国  相似文献   

8.
对于国内众多的汽车生产厂家来说,面对一浪接一浪的降价潮,降低零部件成本似乎是不错的选择。但是,目前国内大部分的汽车生产厂家都是名副其实的汽车组装厂家,没有属于自己的汽车零部件生产线,且部分零部件还依赖于进口。汽车零部件一度被认为是外资企业跑马圈地的领域。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外资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为20%,而本土零部件企业平均利润率则只有7%左右。一些跨国汽车公司在国内建厂后,与之配套的零部件生产商也跟了进来。由此,高端汽车零部件的80%市场份额就被那些外资零部件厂商吞噬掉。事实上,国内配件市场仍存在着极大…  相似文献   

9.
《汽车观察》2011,(8):38-38
公司旗下零部件公司,多为上汽集团与国际零部件巨头“强强联合”组建的合资企业,具备雄厚的研发实力和良好的盈利能力,保障了公司在乘用车中高端配套领域的龙头地位。  相似文献   

10.
泰国的汽车零配件工业与汽车工业同步开始于60年代。泰国成功地吸引了美国、日本和欧洲的汽车公司在泰国兴办合资企业,建立组装厂,组装的方式先是使用SKD,以后发展到用CKD组装。日本汽车公司过去在泰国占有92%的市场份额。随着欧美汽车公司进入泰国市场,2000年这一比例下降到82%。  相似文献   

11.
如何转变重整车轻零部件观念,着力实施汽车零部件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加速汽车零部件产业和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升级,构造中国轿车工业的坚实基础,是打好“三大战役”,全面振兴汽车工业的一个至关重要和紧迫的课题。一、中国与世界汽车零部件发展的差距分析1.投资力度和集中度日本和欧美对汽车零部件的投资与整车的投资比例,一般超过1∶1,甚至3∶1。欧美一些零部件制造厂家每年的开发费用都在年销售额的5%左右,日本的零部件制造厂家每年用于科研开发方面的费用约为年销售额的6%。我国上海轿车工业的零部件与整车投资比例,“七五”时…  相似文献   

12.
杨洋 《董事会》2005,(4):76-77
我们的研究表明,中国汽车零部件配套市场预计,到2010年需求量将达到5106亿元。在整车市场竞争激烈、汽车价格不断下降的压力下,整车制造企业对零部件供应商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相似文献   

13.
《中国汽摩配》2007,(10):95-97
就像零部件在中国本土的发展本应该超前于整车但实际上却滞后于整车一样.中国零部件在海外市场上同样充当了整车的附庸。 位于北京顺义的北京现代汽车工厂周围.聚集了50家左右的韩资零部件企业.他们都是现代在韩国本土的配套体系跟着整车同时进来的.  相似文献   

14.
陈文凯 《汽车观察》2009,(11):12-12
上期《汽车观察》杂志封面故事主要从主机厂生产配套零部件的角度回顾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历程,跟随着国内主机厂,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一步步发展壮大,文章非常生动和形象。  相似文献   

15.
作为致力于汽车发电机研发的专业生产制造商,浙江德宏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德宏汽车电子)被视为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代表,自"十一五"规划中期开始,浙江德宏汽车电子及其产品的市场排名始终保持在行业前三位,并于2010年实现了国内商用车用内燃机配套发电机产能第一、销量第一、市场覆盖率第一(达18%)的优异业绩,同年荣获中国内燃机及零部件行业排头兵企业称号。  相似文献   

16.
《中国汽摩配》2006,(10):35-35,34
光阴荏苒。1995年前后,博世、电装、德尔福、伟世通、法雷奥等外资零部件企业纷纷进入中国,成立合资企业。现在,不少中外合资零部件企业已经走过了10年的历程。合资十年,我们收获了什么?“10年中外零部件企业合资,为中国带来了产品、技术、资金和管理方式,提升了中国汽车零部件  相似文献   

17.
《中国汽摩配》2007,(1):36-37,25
根据省政府做强做大我省汽车工业的精神,针对目前我省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现状与市场,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收回了95份调查表,走访了79家企业。根据各设区市经贸委提供的企业名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机电工业》2004,(6):44-45
长江三角洲 上海市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轿车生产基地,上海有全国三大汽车集团之一的上海集团,有我国最大的中德轿车合资企业上海大众,有投资最大、成长最快的中美轿车合资企业上海通用,有全国种类最齐全、规模最大的轿车零部件工业基地,50多家世界一流的汽车零部件合资企业,上海的零部件配套能力是国内最强的.上海的轿车工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汽摩配》2007,(10):39-39
日前.首届“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行.这是中国商务部举办的首届国家级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本届展会荟萃了中国及境外主要汽车零部件及后市场企业。苏州金龙作为为数不多的中国整车公司应邀参会.并在会上展出了在国际客车市场热销的公交、大型和中型座位车等三款精品海格客车.这也是海格客车获得中国名牌后首次亮相国际性展会。  相似文献   

20.
《中国汽摩配》2006,(12):39-43
即将过去的一年,是中国汽车业丰收的一年。据悉今年中国国内汽车销量将突破700万辆,超过日本,增长远远超越了年初的专业预测,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同时,全球汽车制造商纷纷来中国采购汽车零部件,本土汽车制造企业加速乘用车的产量增长和汽车出口,并已形成本土贴牌生产的全新模式。据威普企业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研究分析,国内商用车与乘用车的产量比率仍与较成熟的市场存在差距。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