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由于政策、资源、技术等多方面因素,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呈逐步扩大趋势。产业转移是进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对改善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有非常明显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动因、产业转移范畴等进行分析,提出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产业承接策略,以期使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郑小娟 《商场现代化》2007,(33):237-238
区域产业梯度转移是转移地区和被转移地区相互选择的结果。本文依据成本——收益基本原理建立模型,分析产业转移的的根本原因,并结合比较优势分析表明产业转移的推进路径:由高梯度沿海发达地区A1转移到中梯度欠发达地区A2,进而转移到低梯度落后地区A3。沿海发达地区采用产业转移的方式,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有承接能力的欠发达地区,龙南作为A2区典型代表,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承接了产业的转移,从而使得各区域实现了产业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3.
郑小娟 《商场现代化》2007,(11X):237-238
区域产业梯度转移是转移地区和被转移地区相互选择的结果。本文依据成本——收益基本原理建立模型,分析产业转移的的根本原因,并结合比较优势分析表明产业转移的推进路径:由高梯度沿海发达地区A1转移到中梯度欠发达地区A2,进而转移到低梯度落后地区A3。沿海发达地区采用产业转移的方式,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有承接能力的欠发达地区,龙南作为A2区典型代表,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承接了产业的转移,从而使得各区域实现了产业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辽宁省由于产业结构落后,低水平重复建设等原因,经济发展已普遍落后于我国其他发达地区.本文着力从区域比较优势的基准出发,采用比较集中系数、比较生产率系数、比较输出系数、比较利税系数等指标,结合2000年和2005年各产业相关数据,分析辽宁省产业结构,争取找出比较适合辽宁省自身情况和历史特点的主导产业.并希望能够通过这些产业的优先发展带动辽宁省的全面复兴.  相似文献   

5.
影响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因素对比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发达地区出现了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趋势.大大提升了产业竞争力.有力支撑了这些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然而,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仅仅是雏形,发育不成熟。本文通过对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提出促进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形成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区域主导产业作为地区的战略性先导产业,决麓区域在全国区域分工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其选择是加快区域工业化进程的战略举措和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手段。如何正确选择区域主导产业,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形成了不同的认定基准和选择方法。本文拟对国内外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与方法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以期为区域主导产业理论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彭新万 《商业时代》2005,(9):79-79,77
科学、合理的确立主导产业是一地区、乃至一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对于欠发达地区显得更为重要。主导产业确立有其一般规律,更有其特殊性。欠发达地区确立主导产业不仅要遵循一般规律。更要结合本地实际和产业现状来确立本地区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8.
区域产业互动的条件、方式及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互动主要是区域经济间的竞争合作和互补配套的关系。当发达和欠发达地区之间存在产业互动的需要时,将通过多种形式实现产业互动。从而实现双赢。本文指出,欠发达地区需要加强产业发展环境建设和积极引导本土企业发展,来更好地实现与发达地区的产业互动。  相似文献   

9.
高建斌  丘峰 《商业时代》2008,(11):101-103
加快主导产业发展对欠发达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在回顾产业发展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影响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主导产业的一般特征,分析了总部经济对欠发达地区主导产业的积极影响,最后结合江西吉安市主导产业的发展做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0.
随着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和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加快,苏北等欠发达地区迎来了承接全球和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新机遇。作为苏北地区的徐州在能源供应、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基本设施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同时也面临着东部欠发达地区和中部省份的激烈竞争。本文通过分析徐州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对于政府积极发挥支持引导作用,更加有效的承接产业转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罗亚东 《商》2012,(8):184-184
推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向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从而实现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由于中部地区拥有的地理和基础设施等优势因素,决定了中部地区可以再这场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中扮演重要角色,积极承接中部地区的制造业产业,促进中部经济的崛起。  相似文献   

12.
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整个产业体系中缺少主导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因此,必须从区域经济实际条件出发,选择那些区位商较高、专业化较强、在区域内影响力较大、对区域经济发展能产生较大带动作用的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这些产业,运用科技资源调动和引导企业资源、社会资源向这些优势产业和企业聚集,进而培育出具有鲜明优势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3.
区域间产业转移及承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传统产业出现了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态势。产业区际转移的规模取决于产业转移的动力与阻力的对比。当前发达地区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阻力大于动力,产业的区际转移尚未形成规模。要加快产业转移速度,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必须采取措施提高产业转移的动力,降低产业转移的阻力。  相似文献   

14.
李晓黎 《现代商业》2014,(23):116-117
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位置,但是最近一些年辽宁省产业结构更新速度减慢,不断落后于其他发达地区。因此,我们有必要用更加科学的方法,通过数据的分析比较,对辽宁省产业结构优化,并对主导产业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5.
何伟军  袁鑫 《江苏商论》2012,(2):153-156
近年来,产业集群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是经济学界的热点。产业集群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会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升级营造良好的环境。我国民族地区大多属于欠发达地区,相比于我国其他内陆地区来说,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本文探讨了产业集群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并通过对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实证研究,认为产业经济带动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作用明显,选择主导产业,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是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首选途径。  相似文献   

16.
关于向浙江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旨在探讨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如何促进浙江省内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促进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区域转移问题,章首先从市场导向和资源利用两个方面比较分析了浙江省内欠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对发达地区的吸引力,指出了浙江省内欠发达地区在这两个方面都缺乏优势,进而以武义县的经济发展为例子,提出了“边际渗透”作为弥补劣势、发挥优势的解决问题对策,即省内欠发达地区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发挥“洼地效应”吸引周边发达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杨露鑫 《商》2014,(10):205-205,175
本文通过对2001—2010年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的计量检验分析了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产业转移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比较显著。具体到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区域,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是不同的,在东、西部地区,产业转移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式不同;对中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甚至会阻碍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8.
上海、苏南以及南通产业结构变化趋势表明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共识,经济发达地区的缺乏竞争力的产业在生产成本攀升的压力下将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本文以产业梯度视角结合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分析了沪通铁路建设对上海苏南区域产业向南通转移的促进作用,并提出南通在过江大通道建设条件下应对产业转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上海、苏南以及南通产业结构变化趋势表明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共识,经济发达地区的缺乏竞争力的产业在生产成本攀升的压力下将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本文以产业梯度视角结合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分析了沪通铁路建设对上海苏南区域产业向南通转移的促进作用,并提出南通在过江大通道建设条件下应对产业转移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资源型产业的衰退,选择和发展替代产业是保持资源型地区(区域)经济社会稳定的重大课题。区域替代产业选择的实质是政府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需要,对原有产业结构下的区域资源在不同产业间进行重新配置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衰退产业更替及新兴主导产业导入两个过程。不同的产业结构状况、不同的政府行为和政策取向都会影响到政府对替代产业的选择,进而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