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技产业》2006,(9):25-25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陈德铭日前在全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工作会议上提出,今后15年,我国在生物质能方面将重点发展农林生物质发电、生物液体燃料、沼气及沼气发电和生物固体成型燃料技术四大领域,开拓发展农村新型产业,为农村提供高效清洁的生活燃料,并为替代石油开辟新的渠道。  相似文献   

2.
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开发利用生物质能这种可持续再生的清洁能源,对于解决我国能源问题、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大意义。在不久前国家公布的"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沼气、作物秸秆及林业废弃物利用等生物质能",生物质能产业正迎来其发展的黄金期。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忻城县立足自身实际,大力推广恭城模式,坚持起“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种植业和养殖业,促进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生态农业路了,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政治效益的协调同步发展。至2005年止,该县农村沼气池数量达2.67万座,沼气池入户率为31.4%。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能源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2005年,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58元,同比增加253元,增长14.01%。  相似文献   

4.
王非 《西部大开发》2007,(11):70-71
沼气是一种新兴的能源,它是将猪粪、牛粪等家畜粪便经过发酵之后而产生的一种气体,用来烧火做饭、点灯,既方便卫生,又节柴省电,成为新农村建设中大力推广的富民工程、生态工程。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以来,在缓解能源、环境危机的双重压力下,可再生、低污染性的生物质能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而其中的沼气能,由于分布广泛、建设成本低、综合效益显著、适合农村等特点,更是成为国家能源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优先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在今年的两会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与会代表们关注的焦点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勾勒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图景,也开阔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任务。所谓新农村,是指要有新的面貌,这就包括基础设施新,农村环境新,还包括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更新。这种新要从农村的经济发展中来。新农村要发展生产,必然产生能源需求与消费。这就为太阳能,沼气,生物质能,地热能等一系列新能源在农村中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相似文献   

7.
刘淑芬 《北方经济》2009,(23):30-33
生物质能是以生物为载体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其原料主要有林业加工采伐剩余物及灌木、农作物秸秆、能源植物、城市和工业有机废弃物、畜禽粪便等五大类.特点足资源储量丰富、可再生性、环保性.利用形式有生物发电、燃料乙醇、生物柴油、沼气等."十五"以来,自治区科技厅积极组织实施新能源发展规划,生物质能发展较快,有些领域科研技术居全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8.
姜宁 《黑河学刊》2010,(5):27-28
我国把发展农村沼气作为开发可再生能源、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纳入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烟台市农村沼气的发展形势和现状,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改善农村和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以发展户用沼气和中小型工程沼气为重点,全面规划,分步实施。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沼气技术的开发利用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促进清洁生产的重要手段。发展沼气,搞好沼气的综合利用,不仅可以解决农村生活用能,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杨亮 《北方经济》2007,(10):26-29
内蒙古在实施国家户用沼气建设项目中。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形成了以沼气建设为核心。集成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技术于一体的六种发展新模式,构建了农村牧区循环经济和生态家园的雏型。放大了沼气建设的功能和效益。成为农牧民致富新的“动力之源”,农牧民建设户用沼气的积极性普遍高涨。同时,结合沼气应用创新发展了多种农牧业产业化模式。笔者与内蒙古自治区能源站的同志驱车3000余公里,先后走访了4个盟市、5个旗县区、15个农牧户、5个生态园区,深入采访了内蒙古沼气应用实践案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高科技与产业化》2010,6(10):16-16
9 月 8 日,华电工程与 GE 能源集团在北京签订了沼气发电项目 发展合作协议。华电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邓建玲出席签字仪式。 签约双方将本着互利共惠的原则,发挥各自的优势,致力于打造 近零排放、低碳经济的沼气发电产业链。通过投资、建设、运营和 管理,探索建立我国沼气发电产业的新型发展模式,实现沼气发电主 机设备——内燃发电机组的国产化率达到 60% 以上。华电工程副总 经理谢春旺与 GE 能源集团颜巴赫燃气内燃机事业部全球首席执行官 Prady Iyyanki 先生代表双方签字。华电工程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孙青 松出席签字仪式。  相似文献   

12.
农村沼气建设是一项一举多得的富民工程、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甘谷县作为全省76个沼气建设示范点之一,自2003年实施农村沼气建设以来,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群众参与、稳步推进的原则,按照建设示范工程和样板工程的要求,把确保沼气池建设质量、提高沼气利用率、发挥沼气综合效益作为根本目标,积极推行专业化施工、物业化管理、产业化发展的建设模式,沼气项目建设取得手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3.
加快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是调整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措施;是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向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提出了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的建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多次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国家发改委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积极做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14.
农村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是一个大的环境污染源,同时也是一个大的生物质资源库。文章以江西萍乡泰华猪场为例,对其生猪养殖猪粪尿等废弃物潜在的生物质能进行了定量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年出栏生猪3000头的泰华猪场,其每年产生的猪粪尿通过沼气工程开发,潜在的生物质资源价值可达18万余元。这些生物质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逸散于环境将由资源变成污染源。泰华猪场的沼气能源生态系统工程把养殖、种植和生产、生活用能源相结合,利用沼气技术对猪场粪尿污水进行处理,产生沼气用于农户生活燃料,沼肥用于水稻、蔬菜种植,实现了猪场粪尿等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从根本上解决了猪场粪尿污染问题,有效地改善了所在小流域内的空气、农田、水域的生态环境,对农村规模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作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叶波 《浙江经济》2011,(7):40-41
农村能源发展要实现从单一的沼气利用向沼气、太阳能综合利用的转变,从户用沼气和小型沼气建设为主向以农户集中供气的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为主的转变,从追求传统农村能源的数量规模扩张向注重现代农村能源的质量效益提高转变  相似文献   

16.
全国人大常委会10月28日表决通过了修改后的节约能源法。修改后的节能法明确,我国鼓励在农村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修改后的节能法规定,国家鼓励,支持在农村大力发展沼气,推广生物质能,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按照科学规划,有序开发的原则发展小型水力发电,推广节能型的农村住宅和炉灶等,鼓励利用非耕地种植能源植物,大力发展薪炭林等能源林。  相似文献   

17.
生物质能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贮存在生物质内部的能量。发展生物质能产业对于替代化石能源、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早在20世纪90年代云南省就已开展了生物质能的研发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006年12月,云南省政府与中石油就发展膏桐(小桐子)生物柴油基地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  相似文献   

18.
从低碳经济角度审视中国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有效推动中国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通过节能减排,实现经济在更高标准上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低碳经济理论的视角,结合发达国家开发生物质能实现低碳发展对中国的启示,在分析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发展生物质能产业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剧增,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资源消耗迅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大力开发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增加能源供应,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今后一段时期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很多地方的农村进行了沼气建设。沼气建设不仅能做到绿色农业、生态农业,还提高了农村人口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发酵好的沼渣、沼液是最理想的无公害肥料,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质量。同时。沼气建设还能够节约能源,一个8立方米的新型高效沼气池,全年可产沼气400—500立方米,能满足五口之家日常饮食起居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