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王小中 《财政监督》2012,(32):43-44
高校后勤向社会企业化方向改革成为一个发展趋势,这对传统的高校管理体制特别是财务管理体制将产生重大的影响,这就要求高校后勤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办法,将加强后勤财务管理提到首位。针对目前大多数高校后勤管理是在原有体制上成立实体,其管理和运行机制必定要在不同程度上进行改革,从而协助高校后勤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相似文献   

2.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催生了一大批后勤实体,但由于受传统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后勤管理体制的影响,目前后勤财务管理中存在后勤实体组织性质定位不清、产权关系不明等诸多问题,文章分析了这些问题的成因,并从后勤财务管理的定位、管理模式、会计核算改革、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财务风险是高校后勤实体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以现阶段高校后勤实体发展情况为基础,结合现阶段财务分享工作的特点,分析高校后勤实体中存在的财务风险问题,并结合新时代提出的管理理念,明确高校后勤实体财务风险工作的防范制度.  相似文献   

4.
赵燕玲 《财政监督》2011,(20):54-55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后勤实体作为从学校行政体制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新型经济组织,如何加强高校后勤实体会计工作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新课题。论文探究了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加强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对策和措施,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后勤实体作为从学校行政体制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新型经济组织,如何加强高校后勤实体会计工作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新课题。论文探究了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加强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对策和措施,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云南高校后勤改革从80年代开始起步,至今已走过了近20年的历程。改革从经济责任制、单项定额承包发展到任务经费综合定额承包,继而提升到全面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目前“小机关、多实体、大服务”的后勤改革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采用,一些高校的后勤实体,如后勤集团、后勤服务公司已独立挂牌经营,进行了“一体两制”或“公司制”的新探索,云南高校后勤改革正朝着社会化的方向不断迈进。  相似文献   

7.
对高校后勤实体来说,如何更好地对自身的企业文化进行促进和增强,将直接关系到其市场竞争力乃至整体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以高校后勤实体的企业文化作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了其产生的背景和意义,并且将内蒙古师范大学的赛罕后勤集团作为视角,对高校后勤实体进行深入的剖析,从而找出提高高校后勤实体企业文化的可行性道路,以期对高校后勤实体的发展和进步起到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高校后勤启动社会化改革,打破了后勤服务在"计划经济"时代下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缺乏竞争的局面,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开始引入了企业化的管理理念。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高校后勤的整体管理水平已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作为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预算管理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应用却发展缓慢,已隐隐成为高校后勤整体管理水平提高的掣肘,如何做好高校后勤的预算管理,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高校后勤实体目标管理具有不同于企业的多维构建的特点,对其实行会计控制是适应我国国情的现实选择.本文提出根据实体资金预算体系分解和控制的思路,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撑下,将高校后勤实体目标管理嵌入到具体的会计业务中,以实时分析和实时控制为特点,构建高校后勤实体目标管理会计控制体系,并提出完善该体系运行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蒋乐仁 《会计师》2010,(5):90-91
<正>经过十余年的高校后勤改革,我国高校后勤实体改变了过去的运行模式,在为学校提供优质后勤保障服务的同时,实体自身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尽管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有十来年、高校后勤工作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其管理层次不明、职能不清、信息不畅的现状依然存在,这对高校后勤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种情况,高校后勤实体应理顺关系,构建科学的管理模式,使高校后勤围绕学校教学科研及师生的生活健康发展,为学校提供一个和谐的工作、生活平台。  相似文献   

11.
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全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可促进分业监管体制下的金融业稳健发展。目前我国实行“一行三会”金融分业监管体制,由于制度等方面的缺陷,现行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明确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牵头人、完善金融联席会议制度、建立金融监管协调监督机制、为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培养复合型监管人才等几点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物流金融:出现动因、发展模式与风险防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物流金融是金融机构为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利用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信息和物流监管,依据物流供应链而进行的金融活动.物流金融的发展模式可分为物流结算金融模式、物流仓单金融模式、物流授信金融模式和综合运作模式等.作为一种新型业务,物流金融带来了与以往不同的风险,认识并控制这些风险是物流金融开展好坏的关键.本文从物流金融的概念人手,分析了物流金融的出现动因和主要特点,以及国内外物流金融的实践情况,并对不同的物流金融发展模式潜在的风险及应对之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监管刍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私募股权基金的监管模式主要有行业自律和政府监管两种,国内对此还存在很多争议。借鉴美国行业自律的监管模式,本文提出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监管模式应以内部监管为主,引入托管人机制加强内部治理,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肖永杰  霍东平 《金融论坛》2006,11(12):39-44
近年来,一系列集团客户先后爆发债务危机,给银行信贷资产带来重大损失和负面影响。本文针对集团客户的风险特征和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缺陷,指出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的成因。文中指出构建完善的集团客户风险管理体系主要在于:一是建立集中的信贷风险管理体制;二是建立集团客户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包括基础信贷风险管理制度、风险联动监督机制、风险信息预警提示制度、差别化的客户管理机制、有效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双轨互动的风险管理机制、账户资金收支监测分析、内部风险评级体系建设等;三是构建社会监督机制,主要包括行际信息沟通机制、社会信息监督平台及完善银行同业协会功能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对山东省各级金融监管机构的实地调研发现,地方金融监管存在监管权责不对等、监管机构履职受限、监管归口管理难以落实、沟通机制有待完善、民间金融监管存在空白、缺乏处理风险事件的长效机制、法制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为此建议:完善地方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健全金融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发挥地方金融监管局的主导作用,加强监管机构分工协作,创新地方金融监管模式,建立监管信息共享制度,健全金融风险事件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建立了完整的期货信息监管体系.该体系包括期货交易信息的报告与披露体系、监测体系以及交流与合作机制.信息监管模式的构筑已成为CFTC维护期货市场公平和提高市场效率的基本保障.与美国监管模式相比,我国期货交易的信息监管体制存在诸多不足.本研究以美国模式为参考,提出了我国期货交易信息监管体系的若干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建设的总体思路入手,提出了制度建设、推进精细化手段运用、加大检查稽查力度、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树立价值取向五个努力方向,并分析了正确处理内部管理与监督、监督与自律、传统监督方式与现代监督方式、管理工作效率与监督成本之间辨证关系,为烟草行业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提供了有效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内部监督存在严重的问题,要加强和完善内部会计监督职能,必须从加强法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单位负责人的会计监督责任、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员等几个方面着手。本文针对当前大多数单位会计监督弱化极为普遍的现象,分析了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会计监督的措施,重点解决内部监督弱化严重的问题,提高内部会计监督的执行力度,实行中小企业内部会计监督考核评比制度,提高单位领导和社会各阶层对中小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重视,早日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9.
基于国家利益的非均衡金融监管国际合作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供求理论和模型分析金融监管国际合作供求非均衡现状,可以发现,在开放程度、经济体制、金融结构方面的差异是造成金融监管国际合作非均衡的主要原因。据此,应基于国家利益建立分层次的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加强国家之间的沟通机制;统一会计准则,加强信息披露合作,推动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进步。  相似文献   

20.
林慰曾 《金融论坛》2021,26(3):30-36,80
权力导向型监管模式有利于矫正市场的力量对比失衡,建立长效稳定的外部监督机制。从金融消费者教育、市场环境净化和非正式制度向正式制度演变的现实需要来看,权力导向型监管具有正当性。美国监管经验表明:良好的消费信用监管与权威意志紧密相连,并以完善信用基础设施、监管科技和法律闭环为监管要义。中国消费金融监管面临着威慑有余、手段欠佳和监管滞后的现状。优化监管决策的信息供给、完善监管方式、创新监管出路等方式,有助于改良监管权力的配置和运行程序,重构中国消费金融的监管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