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文良 《中关村》2014,(1):40-41
“我们希望吸引更多留学人员来昌平留创园创业.这是当下最要紧的工作。”海归们回国创办企业实现”中国梦”,他们愿意成为帮助他们成功的“圆梦人”。  相似文献   

2.
《中关村》2015,(1):19
《北京日报》日前发表文章称,中关村西区广场,金色"创新螺旋"即将褪去地标光环,取而代之的是创业大街南端一块巨型LED大屏。这块覆盖楼体的巨型大屏将专为创业公司发布奇思妙想和创新产品。弹指一挥间,中关村已经走过海归创业高潮,迎来本土创业的井喷。2014年中关村新增9000家创业企业,全国天使投资案例北京占到52.8%,已披露金额更是占全国61.2%。因为完全市场化腾  相似文献   

3.
沙磊 《中关村》2010,(7):56-57
中关村管委会相关部门正在加快研究制定建设"中关村海归人才特区"战略,将在特定区域针对特殊群体制定特别的政策和措施,创造一个特殊的创业环境。  相似文献   

4.
海归,别名海龟。龟者,龟兔赛跑之忍者也;步履蹒跚,目标如一,锲而不舍,志在必得。龟背又是甲骨文之载体,这个别有意味的名词,冠在世界最知名的电脑公司前面,让人情不自禁地联想起中华民族的五千年历史。因之,我更喜欢海龟这个代名词。在我的案头放着夏颖奇博士主编的中关村海归系列丛书。从2004年出版的《海归抢摊中关村》发轫,一发而不可收,每年一部,2005年的《海归创业中关村》,2006年的《海归汇聚中关村》,2007年的《海归竞技中关村》。这4部书,可谓  相似文献   

5.
"我为什么上来就感谢这个时代呢?是因为我们真的有很多自由的空间,可以选择一些自己喜欢干的事情。"我的创业故事:创意中国首先感谢这个时代,特别是感谢中关村这个地方,让一群有想法的人,一群愿望创造自己理想生活方式的人,有了很好的机会和环境。1994年,我开始正式创业,就是在海淀。当时我们创业主要做一件事,就是围绕企业,做企业形象设计和咨询服务几个方面。我们的创业历程可以分成四个阶段,正好也折射了20年来中国市场化经济发展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霍鑫 《中关村》2009,(1):74-77
和暂时蜗居在中关村各个孵化器和创业中心里众多海归创业者一样,创业者祖峥,头上也顶着各种各样的荣誉光环——海外名校毕业,曾就职于鼎鼎有名的大公司,曾管理复杂繁琐的大项目,履历表上,永远是辉煌的一片,而且学历和经验兼备,研究和管理全通。和大部分创业者不同的是,祖峥以一场意外的方式,一夜成名。  相似文献   

7.
《中关村》2004,(3):82-82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中关村科技科技园区迈入新的一年。从本期开始,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人力资源处、宣传处、中关村杂志社共同推出“中关村留学人员创业园专栏”,旨在宣传党和国家吸引海外人才的方针政策;传递市委、市政府、地方政府和中关村科技园区吸引留学人员归国创业、为国服务各措施的信息;展示中关村发变化的新貌;交流留学人员归国创业发展的体会和感受。办好《中关村留学人员创业》,有赖于广大留学人员的关心扶持;有赖于留学人员创业服务体系广大工作人员的呵扩培育;有于各孵化器、创业园工作者的精心耕耘。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创业者能够把自己精彩而平凡的创业故事让大家来分享。  相似文献   

8.
如今这条饱经风霜的街道华丽转身,成为一条集聚创新创业服务机构的“创新创业大道”。“中关村创业大街”开启了一个崭新的创业孵化全业态新时代。  相似文献   

9.
《中关村》2008,(4)
在清华科技园学研大厦B座701室,我们见到了杨树林——北京泰可尚电子科技公司的董事长。他是一位不一样的海归,至于原因,一是他曾是美国某州的政府雇员,二是他从43岁回国创业,选择当企业家。这不是一件很容易就能决定的事情。放弃先前平静安逸的生活,回到中关村,开  相似文献   

10.
樊苏华 《中关村》2007,(6):96-99
作为熟识的老朋友,曹立宏博士又让我重复了一次惊讶两年前,为了《海归创业中关村》一书的撰稿,我访问了曹立宏。那次,我几乎调动了所有的智慧来理解他的研究领域。一个北大数学系79级的毕业生,居然“不务正业”,对人类的大脑神经网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有机会赴美深造时,曹立宏毅然选择了进入弗吉尼亚医学院攻读医学博士。  相似文献   

11.
廉守本 《中关村》2008,(6):98-101
“海归”,别名“海龟”。龟者,“龟兔赛跑”之忍者也;步履蹒跚,目标如一,锲而不舍,志在必得。龟背又是“甲骨文”之载体,这个别有意味的名词,冠在世界最知名的电脑公司前面,让人情不自禁地联想起中华民族的五千年历史。因之,我更喜欢“海龟”这个代名词。在我的案头放着夏颖奇博士主编的中关村“海归”系列丛书。从2004年出版的《海归抢摊中关村》发轫,一发而不可收,每年一部,  相似文献   

12.
从年初国内媒体频频议论的“海归上岸、土鳖滚蛋”到近来屡见于报端的“海归贬值”、“海归派被宠坏了”,一时之间,关于“海归”的话题在政府、企业和知识阶层引起了反响。国庆前夕,本刊和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中小企业合作发展促进中心共同邀请教育部、科技部有关部门的官员、中关村国际孵化园和部分留学回国创业企业的有关人士在京举行了“对话创业园——海归创业与风险投资论坛”,在对共同关心的留学创业园建设进行对话的同时,对“海归”的话题也作了热烈的探讨。海归贬值谁之不幸?  相似文献   

13.
陈坤极 《中关村》2015,(3):38-39
虽然创业未来未知,但我知道,我终将实现愿望。有目标,有梦想,有意志。半年前我看到刘强东在人民大学的演讲,标题是"如何从500元做到1000亿"。读完后想到了自己的大学创业经历,联想到我现在的创业公司。去年刚创业时在一个创业活动上我宣布了4年后的梦想:创立的公司估值5000万。刘强东的大学专业是文科,后来自  相似文献   

14.
报纸的进化     
贺铭 《中关村》2005,(12):112-114
真没想到,在美国工作生活了16年之后,我又和离开中国的时候一样,拎着两大箱子回来做海归了,而且是到人生地不熟的深圳创业。我担任总经理的公司刚刚开张,互联网还没开通,我又受不了网吧的烟味和嘈杂,只好倒退十年,重新靠报纸来了解身边这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自打1988年出国以后,快16年没有机会认真读中国的报纸了。刚到深圳的时候,买的都是本地报纸,看了几天,总觉得自己无法适应现在时髦的文风笔法,而且对新闻选材角度也难以认同。记得一位新闻界前辈说过,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因为新闻也是以稀为贵。尽管人咬狗的事罕见如凤毛麟…  相似文献   

15.
《中关村》2011,(11):13-13
在党中央发出“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奋勇进发”的号令声中,“中关村第一村民”纪世瀛先生倍受鼓舞,深感“中关村是我们国家的一个缩影”,更是“中华高科技创业历史的写照”。“中关村人”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战斗洗礼,让身处其间的民营企业家甘苦自知,百感交集,凝聚为一句话,那就是“中关村精神万岁”!纪世瀛先生30年来有多次进“万言书”的壮举,  相似文献   

16.
海归潮涌中关村“高聚工程”聚英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磊 《中关村》2010,(2):20-21
中关村是一个需要海归的时代,也是一个成就海归的时代。2010年1月8日,旨在为高端人才聚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提供服务的北京市海外学人中心服务大厅、中关村西区协调管理委员会、首都创新人才发展大厦揭牌。  相似文献   

17.
萧惑之 《中关村》2014,(8):106-109
"要广泛吸引海外优秀专家学者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服务。""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谁能培养和吸收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习近平由人才战略专家、文化学者王辉耀教授主编的《百年海归创新中国》——创造中国第一、影响中国进程的百年海归风云录,是一部独具特色"剪影"式的海归人物撷英索引。我们对浩繁卷帙记录的上百个海归精英并不陌生,可是编者慧眼独具地画龙点睛,  相似文献   

18.
马微 《中关村》2011,(1):70-71
田真用“草根创业”来定位自己。草根如何创业成功?田真走出了一条路。这条路也许无法复制,但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9.
马彦军 《中关村》2008,(4):94-97
像大多数海归一样,楼柏良虚怀若谷、不恃张扬。采访他的前前后后,他始终把同事、他人放在第一位:“如果说我今天有点成就,那也是所有同仁共同奋斗的结果”;“我不认为我做出了什么,这次接受采访,我倒是觉得我有义务为我们的团队、为中关村创业园的领导们说些什么。”  相似文献   

20.
习牧歌 《中关村》2014,(9):59-61
如果说2011年是中关村乃至中国天使投资的元年,那么在2013年可以称之为天使投资的转折之年。今年6月,全国首个创业服务集聚区中关村创业大街揭牌开街。这条街汇聚了创业所需的人力、资金、市场等各类服务,创业者足不出街即可获取各种"养分",说明了中关村的创业服务已经又上了一个台阶。创业服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融资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