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以后,农民生产,生活虽然有较大提高,但大部分农民生产还需要国家贷款。在正常情况下,农村的资金积累与农民的收入是紧密相连的,但农民手中有了钱,是否增加积累,积累后的投向,都是由农民自己决定的。有相当一部分农民  相似文献   

2.
从200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宣布“从今年起,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五年内取消农业税”以来,有一部分同志对党中央国务院取消农业税的决策持怀疑和否定态度。称“取消农业税后,农民就没有纳税义务了”,“全国13亿人,9亿农民不履行纳税义务,只有4亿城镇居民有,  相似文献   

3.
<正>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国家产业政策把发展农业放在重要的地位。农业的发展为保险展业开辟了广阔天地,同时也需要保险业为其提供必要的经济保障。从理论上说,农业保险是一种特殊的经济手段,运用保险机制间接地支持农业的发展,有其特殊的效果。①农业保险是发展农村商品生产的坚强后盾。它可为农业遭受不可防御的自然灾害和事故提供必要的经济上的补偿,从而为减轻政府压力,安定农民生活,支持农民扩大农业生产撑腰,进而有力推动农业再生产的持续发展。②保险是积累资金和缓解资金  相似文献   

4.
一、农村金融工作对于我们的国家有什么意义?(1)从经济方面来说,为什么恢复与发展农业,就可以为工业生产供给原料、开辟市场、积累资金?农村金融工作对于恢复与发展农业有什么作用?(2)从银行工作来说,为什么农村金融工作为今后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要怎样去认识农村金融工  相似文献   

5.
几年来,我們發放农貸,一股是采取春放秋收方式。农業合作化后,随着生产关系的改变,农民收支规律有了新的变化,反映在农貸工作上也就要求有所改变,这就是說我們今后应該以随放随收方式来代替春放秋收。过去个体农民在小塊土地上虽然除粮食作物外也种一些經济作物,但数量零星,一般很少作为商品出卖,同时个体农民出不可能有很多时間来耕种粮食以外的其他作物和經营副業生产。因此,除了秋季稻谷收入以外,其他季节的收入很少。在春耕生产中所借的农貸,要到秋后才能归还。这一情况在合作化后已根本改变:农業社由于对土地的合理使用和复种面积的扩大,杂粮及經济作物的栽培都有大量增加;同时,由于对劳动力的合理安排,就能节余一部分劳动力用来开展多种經营。另一方面,农業社在国家計划指导下,农副产品的一部分是由社掌握成批卖給国  相似文献   

6.
全面振兴农村经济,必须有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从哪里来呢?主要是靠社队集体和农民进行资金积累和劳动积累。积累资金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当前,要把农村经济搞活。搞活才能生财,搞活才能聚财。只有生产发展了,流通搞活了,效益提高了,社会财富增多了,才有可能在不断改善农民生活的同时,积累起日益增多的生产建设资金。同时,也要讲究用财之道,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生财、聚财和用财是密切联系又互相作用的。生财是基础,决定着聚财、用财,但聚财、用财是否合理有效,反过来也会影响生财的多少。因此,全面振兴农村经济,必须讲究生财、聚财、用财之道。  相似文献   

7.
岂能用盈余公积发奖金我们在对某国有企业进行财务收支审计时,发现该企业于1995年终用盈余公积发放奖金10万余元。企业财务制度明确规定,盈余公积的用途是弥补亏损或者用于转增资本金。由此可以看出,盈余公积金所有者权益,是企业的积累资金。而该企业把积累资金...  相似文献   

8.
流转税的基本特点,是以一定的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为计税依据进行课征的。 三十多年来,流转税在我国税制体系中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流转税收入在我国全部税收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平均在百分之七十以上。近几年来,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税收为国家积累资金的作用和经济杠杆作用,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税制改革,先后增设并开征了一些新的税种(特别是建立了国营企业所得税制度),同时也调整了一部分产品和行业的税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的增加,储蓄事业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一) 储蓄大幅度增长,储蓄积累资金的作用增大。1979至1985年的七年中,全国储蓄  相似文献   

10.
白燕 《科学投资》2005,(9):43-43
已经50多岁的蓝景云,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在内地投资做贸易。多年的经营使他深谙经营之道,他知道怎样去抓住顾客,提升自己的利润。1989年生意失败后,蓝景云回到香港.靠倒卖牛仔裤重新积累资金,并留心寻找新的投资机会。  相似文献   

11.
孟颖 《时代金融》2012,(27):176-178
农村养老保障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社会关注,但目前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并不完善,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也日渐衰微,农村养老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长久以来,农民被赋予了土地使用权,那么就应该让土地承担起一部分农民养老保障的功能。本文通过对农村养老保障现状的分析,并通过可行性探究,认为可以将土地信托方式纳入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孟颖 《云南金融》2012,(9X):176-178
农村养老保障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社会关注,但目前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并不完善,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也日渐衰微,农村养老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长久以来,农民被赋予了土地使用权,那么就应该让土地承担起一部分农民养老保障的功能。本文通过对农村养老保障现状的分析,并通过可行性探究,认为可以将土地信托方式纳入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农村利率政策是国家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它的规定是否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不仅对农业生产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对加强银行、信用社的经济核算,为国家积累资金,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现行的农村利率政策,贷款利率偏低,存款和贷款利率倒挂,档次规定得过死,已成为发展农业生产、活跃农村经济的障碍,非调整改革不可。农贷利率偏低。社队和社办企业贷款所支付的利息只占其收入的很小一部分,不能充分发挥利息的经济杠杆作用。从湖北省1979年的  相似文献   

14.
减负即是增收,农民减轻了看病、教育、养老等方面的负担,等于增加了可支配收入,并在一定程度上免除了消费的后顾之忧,从而能更加放心地消费和加大生产投入,启动内需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改善农村民生,使城乡居民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能促进农村的消费,提升农村人力资本的质量,从长远看则有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使广大农民群众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固然重要,但更紧迫的任务是将相当一部分已经纳入城镇人口中的农村流动人口真正转为城市居民。  相似文献   

15.
教育储蓄作为支持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特殊“储蓄种类,旨在鼓励城乡居民以教育储蓄的方式为子女教育积累资金,自1999年推出以来就因免税、优利率的特点,受到了城市广大储户的青睐.但与城市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农村地区的储户却并没享受到教育储蓄的好处.……  相似文献   

16.
1996年,张慧霞将时尚旗袍理念带到了广州,开了间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旗袍店.而今旗袍的生意越做越旺。刚到广州.张慧霞花了两年多时间一边打散工一边熟悉环境、了解市场和积累资金。到1996年.她有了一定的资金和社会经验后.决定出手。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教育储蓄管理办法》规定,各金融机构从4月份起均可开办教育储蓄,实行利率优惠,免征利息税。此举是为了鼓励城乡居民以储蓄存款方式,为其子女接受非义务教育积累资金。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国家积累的常规模式,是由国家通过财政的分配职能,集中国民收入中绝大部分积累资金,以从事扩大再生产。苏联和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一再重复这种积累模式,我国1978年以前三十年的经济发展,也一再重复这种积累模式。 1953年到1978年,我国累计积累额11899亿元,其中来自居民储蓄的部分为485.5亿元,仅占4.1%。企业基本上不承担积累责任,全部利润都上缴财政(1958年—1961年间企业有少量留利)。不仅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全部由国家下拨,就连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资金。  相似文献   

19.
《广西农村金融研究》今年第八期登载的《这笔款该不该贷》,文中争论的问题,依笔者看来,它同采用不采用存贷挂勾的问题有相似之处。现就对实行存贷挂勾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作为参加问题讨论的意见。据笔者听到和看到介绍存贷挂勾的一些做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主要方式:1.存款者优先贷款。农民在营业所或信用社开立存款户头,经常存款取款,是老客户,特别是年末有存款,申请存款时,优先给予支持。2.存贷定比例。农民贷款之前,要在所社先有一定数额的存款,并约定存款期限,到期提取存款,同时办理借款。存贷的比例,有的定为1:1,有的定为1:2(存1贷2)。这种方式,多用于耕牛、手拖、建房、买高档商品等贷款。3.贷款转存款。农民领取贷款时,要从中拿出一部分款额,作为个人储蓄存入所社。  相似文献   

20.
振兴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以增加物化劳动,减少活劳动为特征的。马克思指出:“农业本身的进步,总是表现在不变资本部分对可变资本部分的相对增加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857页)然而,增加物化劳动,需要大量的投资,资金从何而来? 我们决不能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用剥夺本国农民和掠夺殖民地的道路,也不能走单纯依靠国家支援的道路,而只能走依靠农村自身不断扩大资金积累的道路。但是,当前我国农产品的商品率还较低,资金的积累是极有限的,只有寄希望于发展乡镇企业积累资金支援农业。因此,认真解决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