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怎一个“怪”字了得 上个星期去逛街,碰到一个超级另类的小店,才体会到什么是“大开眼界”! 那天是礼拜天,我和朋友到繁华的商业区步行街购物,在形形色色的服装店、礼品店中,一个散发着神秘气息的小店一下子抓住了我们的眼球。夸张的色调、新奇的图案、招牌上赫然跃动的大字——“稀奇古怪专卖店”仿佛凝成一个强力磁场,吸引着我们不由自主地迈步上前。  相似文献   

2.
蒋仞 《饭店世界》2007,(1):36-36
使我产生思考的,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一次在某地知名餐馆吃饭,上的菜中有一道明显的“粗制滥造”,一桌人都抱怨色、香、味均差,但大家也容忍了。最后一道菜是鱼汤,向服务员催了几次,可等到碗中的白米饭都凉了,汤却迟迟上不来。我叫服务员,希望她能进厨房去催一下,殊不知服务员的回答令我惊谔不已:“已催过了,不能再去催了,再催,厨师要骂啦!”于是我去跟餐厅经理说,他也是“息事宁人”,对我们说:“就再耐心等一会吧,惹毛了厨师,反而更慢。”看来,厨师是得罪不起的,客人是可以怠慢的。  相似文献   

3.
董斌 《广告大观》2007,(11S):143-143
国庆“黄金周”到了,照例要为这拉动内需的“黄金时间”做点贡献。于是带上老爸去西江上的明珠——梧州转了一圈,除了逛骑楼街、拜龙母庙,当然也要买上点当地的特产。在导游的带领下,来到一家食品厂才知道,原来在广州经常吃到的去火美食——龟苓膏的正宗产地就是这里。[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某街道在一块黑板上谈到毒品时,竟然是:“毒瘾发作,最终还是要去介毒所。”介毒所者,即介绍毒品之处也。就是说,这时你需要毒品,那就请去介毒所!当然,大家都会明白“介”是“戒”之误,但一件极严肃的事,这里却搞成了笑话。黑板报也是一种宣传品,是一种阵地,同样是.必须认真对待的。  相似文献   

5.
《经贸世界》2006,(11):40-40
动辄几百人挤在一个会场里喊口号,“我要成功”,“我一定行”,“我是最棒的”……不可否认,在那种气氛的感染下,一个再低落、卑微的人都会感觉良好。但是,旦走出会场,当他仉一个人走在漆黑的路上时,那样一种孤独、那样种反差会让人觉得空虚。因为他们抑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在自己还没有完全弄懂的时候就满怀激情去开拓市场,一“热”一“冷”,几个回合下来就很容易“感冒”,所以新人的流失率也就高起来了。  相似文献   

6.
何必 《国际市场》2009,(12):47-47
某两地工作总结,除了地名不一样,其他“写”得全部一模一样,这是日前媒体公开暴露的一条新闻。读了这条新闻,真正是大开眼界,感慨这朗朗乾坤之下,真个是什么样的奇闻都有。幸亏其中的一篇总结,没有照抄地名,否则,那就完全成了一字不差的克隆版,留下了一份绝妙的“鸳鸯谱”,让人觉得“你也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你”,如此看来,其中的一位文抄公,也算是动了一点脑筋的,将人家总结上的地名换成了自家的,不容易啊!  相似文献   

7.
onicek 《广告大观》2003,(6):58-59
记得两年前有一位广告公司的美术指导对我说我:“我不在加班,就在去加班的路上”。如此过激的句话却道破了广告人的宿命。以前我有个同事名字中带个晨字,结果几乎天天加班到清晨,想想只能怪八字不好。  相似文献   

8.
南在南方 《华商》2014,(10):46-47
“时间像个推子,一不小心就把头发畔儿向后推了半尺!”他刚大学毕业那年,回到老家,父亲摸着自己光秃秃的脑袋这样对他说。他脸上虽然笑着,心头却忽地一软:那一刻,他坚定了要把父母接到城里的打算,谈不上让他们享福,但至少在身边有个照应。60岁的父亲却再次坚定地说“不”,说以他的身体,再劳动个10年根本不成问题。父亲说:“与其去城里拿个木剑练太极,不如拿个锄头在乡下种地。”他想再劝,父亲来一句:“人挪活树挪死,我就是一棵树!”言下之意,去城里等于要命。  相似文献   

9.
《商业文化》2006,(8):76-76
这个城市里有两个酒吧街.一条在美术学院后门.另一条在汇集了美国领事馆和日本领事馆的胡同里。美术学院的街上.所有酒吧的名字很艺术,“方案”“自由”“诺亚方舟”“粉末生活”……我常去的是“方案”。  相似文献   

10.
李敏 《商业文化》2006,(4):32-36
身为“线人”的曾宁想起几个月前发生的一次意外至今仍心有余悸。那天他正在一个制假窝点蹲守,突然遭到几名大汉的围攻,奋起反抗也无济于事,很快被蒙了双眼塞人货车中,待来到几十里外的荒郊后,痛打才真正开始。后来,幸好沿途有人经过,那些打手丢下他离开。”下次再让我见到你,就没这么好过了!”其中一人临走时狠狠丢下这句话。  相似文献   

11.
“每个人心里一亩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一个梦,用它来种什么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开尽梨花春又来……”这首歌歌词不仅优美,而且使我联想起毓秀苑15个春夏秋冬。毓秀人在心里种下了多少梦,这是无法用科学精密仪器去计量的,然而这其中的养分我更愿意将它比喻为“爱”!  相似文献   

12.
张春来 《中国工商》2005,(5):148-149
《礼记》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从广义上来说,“审问之”.“明辨之”也属于“思”的范畴。所以,归结起来还是“学,思,行”三个环节。其中,“学”是获取知识的基础,“思”是知识向“己有”转化的条件,“行”是获取知识的归宿,由此形成了周而往始的无限循环过程。有了这样的循环,人生才会成功,企业才会辉煌,国家才会昌盛。  相似文献   

13.
刘阳 《市场周刊》2014,(9):76-80
当你的“十一”黄金周在景区围观人山人海时,正有十万中国小伙伴奔赴韩国度过他(她们)的“整容小长假”。这种情形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你以为现在的闺蜜小聚都只是喝茶聊天?那你就out了。现在最流行的,是——“走,一起去打玻尿酸”。在这个看脸时代,“整容改变命运”已经不是一句玩笑,“换脸”也不再只是少数明星才会做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浙商》2012,(6):14-14
温州是“寡妇”。一位温州企业家说。何意?“寡妇门前是非多嘛”。 温州是“酒驾”!他义说。“酒后驾车,摇摇晃晃,不知道往什么方向去”。  相似文献   

15.
2004年7月。先后在麦肯工作长达10年的薛振添出任智威汤逊一中乔广告公司北京执行创意总监。在薛振添的眼里。事业永远是情人。虽然比不上老婆的实在。却一定要有“味道”。他喜欢“智威汤逊”的人情味——“这里和以前的麦肯差不多”。“我给自己一年的时间去改变,我要激发每一个人的工作情绪。下一步才是讲创意!”——对于这个“情人”,他显然投入了更多的激情与期待!  相似文献   

16.
刘震 《中国广告》2010,(9):87-88
经常会在飞机上翻看杂志时见到一些“非著名广告策划公司”的自我广告,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视频截屏图片几乎全都是代言人广告!我很疑惑。疑惑其精明,更疑惑其愚傻,最终明白了“难得糊涂”之最高境界。得道之后,有种深得其乐的醉意。因为我亲身所遇的境地是那么的典型之至!就在2010年8月4日,我在无锡拍摄了一个林心如代言的日化产品广告,这家企业一下子来了17位家属、职工代表到现场观看拍摄,并且在现场七嘴八舌地临时修改林心如的结尾广告词,其中一位亲属直言:“你就让林心如拿着产品对镜头大声说:XXXXXX……我喜欢!保证今年销量翻番!”我听后,非常严重地表示了认同,赶紧跑到场外狂吸三支烟。  相似文献   

17.
良子 《中国品牌》2011,(12):124-125
“每一个人都应该受到尊重”,这是每个人内心的渴望。网络流行一句话,叫“有钱难买我高兴”,意思是只要你喜欢、你高兴,就算再贵点儿,也是值得的。作为一个品牌、一家企业,你可以贩卖更高价值的产品,但是,只有用心去善待你的顾客,你才可以更高频次地贩卖给更多的人  相似文献   

18.
两年前,我曾经撰文指出,中国传媒业面临着“拐点”。我的观点虽然有相关的研究数据做支撑,但当时还是有不少人不以为然,认为中国传媒业一片欣欣向荣,何来“拐点”之虞?!而现在,当这个“拐点”以一种“令人震惊”的方式“突然”出现的时候,业界则又是一片悲观之声,认为传统媒介(尤其是报业)发展的衰退期来临了。其实,这种观点同样是我坚决不能同意的。我认为,中国的媒介业(包括报业)在此番“涅磐”式的洗礼之后,通过体制机制的变革,  相似文献   

19.
做酒店工作久了,就会有许多客人成为自己的朋友了。于是见面的问候不再是“您好”而是“哇!是你呀!”彼此之间的服务也由“格式”化变成“朋友”化了。  相似文献   

20.
止水 《商界》2004,(8):72-74
尽管我是楼市的外行,在听了双方的对话后,也明显感到,如果有实力而不买下“新月大厦”,绝对是天字第一号的大傻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