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保险商品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我国经济和保险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理清保险商品的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促进保险增长和经济增长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本文采取1989-2009年全国的保费收入与人均GDP的数据,利用Eviews 6.0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保险商品消费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经济增长是保险商品消费的原因,进而从微观的角度证明了经济增长对保险商品消费增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1980—2011年中国保险业与经济增长数据为样本,对保险需求与经济增长序列进行了协整分析,进一步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保险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基于2004—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将保险需求细分为寿险需求和非寿险需求,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寿险需求和非寿险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的结果表明:保险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但促进的程度有待于提升,2002年后,随着保险业的迅速发展,保险需求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显著增大;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保险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寿险需求与非寿险需求在经济发展水平中等及以下地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均大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并且二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陈莫 《经济纵横》2005,(2):32-32
根据中国保监会不久前向各保险公司印发的《全国保险营销员持证情况的分析报告》,截至2004年6月30日.中国已有保险营销员148万名.实现的保费收入约占整个保费收入的35%~0%.占寿险保费收入的50%左右。  相似文献   

4.
李怡 《当代经济》2018,(6):28-29
当前我国寿险各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市场规模大、寿险的普及程度高、寿险经营机构多、产品种类丰富,而中西部地区寿险市场则相对较弱.从各省、市、自治州地区来看差距也尤为明显.利用衡量保险的两个绝对指标——寿险保费收入和寿险保费收入增长率以及两个相对指标——寿险密度和寿险深度,对2009至2014年我国寿险区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在此结论基础上,从主管部门、监管部门、寿险经营主体三个方面给出完善我国寿险区域平衡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寿险和非寿险对于经济增长的不同作用机制,并提出应该使用不同的模型来分析两者对经济的影响。本文引入非寿险增长因子,对人力资本和增长模型进行修正,并用1980-2008年的数据对非寿险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非寿险保费收入和非寿险密度均表现为显著,说明非寿险产业的发展对于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我们的研究结果也验证了实物资本对中国经济具有重要的推动力,但是人力资本对经济的增长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6.
蒋虹 《经济问题》2006,(6):69-70
近年来,我国保险公司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分红性质的寿险产品,覆盖了养老、少儿、人身意外、健康保障等各方面需求。2004年分红保险的保费收入为1760.49亿元,占人身保险保费收入的55.03%,虽然2004年以来分红保险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但仍占据人身保险收入的半壁江山,对我国保险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建立寿险与非寿险保险公司保费收入与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回归分析模型,分别从寿险行业和非寿险行业两个层面研究我国保险业对国家经济是否具有推动作用。另外,通过选取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次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保费收入、赔款给付数据来进一步衡量各地区保险业的发展水平。探究在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同的情况下,保险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否相同。结果表明,保险业作为现代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我国保险业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8.
美国保险监管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连生 《现代财经》2004,24(8):22-25
保险研究有关资料表明,2002年美国保险市场的保费收入达10081亿美元,保险密度3613美元,保险深度9.65%,保险机构5086家,其中非寿险保险公司3260家,寿险和健康保险公司1826家。美国保险业的现状.代表着世界保险业的发展趋势。发达的保险业与其保险监管密不可分,因此,学习、借鉴美国保险监管的经验,对促进我国的保险监管工作迅速与国际接轨,保证我国保险业健康稳定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寿险产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按照被保险人的数量可以将人寿保险划分为个人人寿保险与团体人寿保险。存2001年的寿险保费中,个险保费收入1108.61亿元,占保费收入的77.9%,团险保费收入314.49亿元,占总保费收入的22.1%,览于我国个险市场份额远大于团险市场份额,本文重点研究寿险公司提供的个人寿险产品。所谓个人寿险业务是指寿险公司以自然人或家庭为服务对象,为个人或家庭客户提供各类保险服务的寿险业务。  相似文献   

10.
史丽媛 《生产力研究》2012,(1):94-95,109
我国保险业自1980年恢复业务以来,保持了年均30%的增长速度,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但是相对经济发展程度而言,保险业水平仍然较低。因此明确保险业增长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对于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1982—2009年保费收入与GDP收入的数据,通过建立VEC模型并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经济增长带动了保险业的增长,保险增长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但是,保险周期与经济周期之间存在双向引致关系,尽管保险周期对经济周期的影响为负向。  相似文献   

11.
李婷  肖海峰 《技术经济》2011,(4):102-106
根据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地区进行实地调研所得的数据,对农户对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效果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调研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程度不同,因此其对农业保险实施效果的评价结果也不尽相同;总体来讲,农业保险在稳定农作物产量、稳定农户家庭收入、增强农业抵御风险能力等方面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还未具有明显的长期效果,并未得到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12.
为衡量入世后在中国的外资财险企业的竞争力情况,本文借鉴经典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运用2004-2011年的相关数据,以中国财险业市场结构和生产效率的变化情况为基础,总结其他学者参数设计的利弊,经实证研究发现当前中国财险业市场结构正由寡头垄断型向垄断竞争型优化;财险业尽管实现了全要素生产率连年净增长,但该指标的变化趋势是向下的,而外资公司整体上无论是追赶效应还是前沿面移动效应都优于中资公司,中资仅剩下规模上先占的相对优势.  相似文献   

13.
责任保险的强化及其措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30年来,责任保险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中国的适用及研究进展缓慢。对责任保险的认识从更新的层面,即投保人、受损害公众、社会三者利益保护入手,实现“三赢”,并从此视角去审视责任保险,强化责任保险,并采取强制等措施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14.
相互制保险公司是保险企业的主流组织形式之一,在国际保险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分析了相互制保险的独特优势,并结合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相互制保险在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的适用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保险经济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保险经济学是用一般经济理论来研究有关保险领域问题的一门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保险经济学在国外已经得到较大的发展 ,它所探讨的问题和分析方法在主流经济学和金融经济理论中也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然而在我国 ,该学科的研究还很不充分 ,很少有人使用规范的经济学研究范式对我国的保险业进行深入而细致的分析。本文按照保险经济学历史发展的逻辑顺序 ,对该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重要方面做了简要评述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保险经济学在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以期引起这方面更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薛玉琴 《经济经纬》2003,(4):139-140
进入21世纪民族寿险业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面临加入WTO后与国外保险公司的竞争,民族寿险业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竞争与发展同在,应在经营管理与运作模式上尽快与国际接轨。在人力资源与技术实力上有充分准备,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7.
入世后中国保险业应采取的宏观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清  彭佳 《经济问题》2002,(11):79-81
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外资保险公司蜂拥抢滩中国保险市场,为我国的保险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掀起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因此,如何应对国外保险巨头所发起的强烈攻势,已成为业界探讨的热点。在讨论世贸组织所颁布的服务贸易条款中所涉及保险业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保险业与世界保险业的差距,并从宏观层面上提出了几项措施来促进我国保险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Health insurance policy is a current topic of concern for the United States. The classroom game discussed here provides students with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some of the policy options under debate, in addition to demonstrating the classic problem of adverse selection. Students received probabilities of encountering a variety of medical expenses, based on their randomly assigned fictitious person’s age and health status. In each round, students made insurance decisions and then rolled dice to determine outcomes for each possible medical expense. The experiment considered insurance with an individual mandate, insurance without an individual mandate, insurance where students could purchase à la carte coverage mimicking proposed insurance riders for certain coverage, and insurance where pre-existing conditions were not covered.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10年8—10月对福建省浦城和永安的农户购买水稻种植保险调查的数据,对福建省水稻种植保险的发展进行了概述,对影响农户购买水稻种植保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性别特征、种植规模、对水稻种植保险的认识及是否有听说过理赔等,对农户购买水稻种植保险的影响显著,而教育程度、种植年限及产量变异系数对购买决策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elf insurance and public insurance. In particular, we provide evidence on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unemployment insurance benefits and home production using the American Time Use Survey (ATUS) and the state-level unemployment insurance data of the U.S. The empirical results suggest that moving to a two times more generous state would decrease time spent on home production about 22% for the unemployed. Then, we pursue a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this empirical finding using a dynamic competitive equilibrium model in which households do home production as well as market production. The model is able to generate the empirical facts regarding the unemployment benefits and home production. The fact that unemployment insurance benefits crowd out home production is interpreted as a substitution between the two insurance mechanisms against loss of earnings during unemployment spel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