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边贸易体制是我们手中驾驭全球化的有效工具之一。因此,本轮谈判于2001年在“多哈发展议程”的大旗下开始了。谈判旨在更大地开放市场,制订适应于21世纪贸易格局的新的贸易规则,以便重新平衡世界贸易体制,使之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2.
“入世”后,我国立即全面开放市场,完全放弃对本国产业保护的条件尚不成熟,适度产业保护政策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谋求国家政治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流转税是我国现行税制中的主体税类,税制设计上存在诸多不利于本国产业发展的阻滞因素,优化和完善我国现行流转税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中国正在迎来第三次创新浪潮,在开放状态下进行自主创新,利用全球开放市场整合国际资源,借助多样性手段实现关键技术来源多元化,以原创性的“产品与服务概念”切入全球产业链上较高增值环节,形成“自主品牌”并具“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  相似文献   

4.
罗家德 《商界》2011,(5):40-44
中国人的小圈子现象不一定会阻碍中国在开放市场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中国人有能力整合全球价值链,并且可以做得很好。 西方人不相信中国人在现代社会以及全球化的过程中,能把以家伦理为核心的关系网扩大到全球性的商品链中间,总以为中国人的小圈子现象会阻碍中国人在开放市场中的发展。事实却往往颠覆他们的想象。  相似文献   

5.
中国入世四周年回首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是我国进入入世后过渡期的第一年,也是中国正式成为WTO成员的第四年。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在过去的四年,无论是履行入世承诺、开放市场,还是应对外来压力、接受规则,中国的对外开放还是处于浅层次上的,尚未真正触摸到入世带来的实质性挑战。因此,“未雨绸缪、早做准备”永远是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首要选择。惟此,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入世长期利大于弊”的理想,否则,离开自身的努力,无论是在短期,还是在长期,入世都有可能是“弊大于利”,甚至即使没有入世,中国经济也有可能因为内在因素的制约而“作茧自缚”。  相似文献   

6.
《21世纪商业评论》2005,(9):i0026-i0031
在全球化的语境中,中国和中国企业无法回避在“去国际化”和“被全球化”中建构自身竞争力这一伟大命题。“国家穿越”栏目以独到的问题意识,遍寻可以玫玉的他山之石,为中国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求解,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求路,为提升国家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求证。  相似文献   

7.
在世贸组织部长会议上,首次出席会议的中国显示出“影响力”。除了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之外,还批评了发达国家的农业补贴政策,同时中国作为新成员也没有忘记提出给予优惠措施的要求。在会见记者时并不是哗众取宠地披露中国的主张,而是发挥“重视实际利益的非凡的外交手腕”。应特别指出的是中国在农业谈判中的影响。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强烈要求发达国家减少农业补贴,而不是要求开放市场。这是因为,发展中国家担心:如果首先要求开放市场,那么市场就会被价格低廉的中国产品所抢占。中国也同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发达国家削减农业补贴值得欢迎,而且,应停止实施以美欧为主导的世界贸易组织体制。”日本《朝日新闻》:中国在坎昆会议重视实利展示影响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与中国政治文明建设是一个互构统一的过程。笔者借助国际政治研究中的层次分析法,把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内政治也分为两个层次.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具有国内和国际两层内涵,而且国际政治文明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总体而言,中国目前的国际政治文明建设主要面临经济全球化、WTO与和平崛起这三大挑战,这就涉及到中国“主动融入”、“民主建设”、“按规则办事”和“发挥积极作用”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光彩》2000,(7)
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加入WTO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表示,中国要想成为一个经济大国,成为世界经济特别是世界经济主流的组成部分,必须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并做好3件事。 这3件事是:第一,必须搞市场经济。过去中国搞计划经济使自己丧失了许多机遇,所以中国必须搞市场经济,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中一个组成部分。 第二,必须开放市场。只有开放市场,中国经济才能成为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但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市场不能马上无条件地全面开放,而是要有条件、有节奏地,在适应自身发展水平的情况下开放,这样才能产生对贸易双方都有…  相似文献   

10.
新自由资本主义认为,全球化运动会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双赢”,但现实生活却无情地击碎了他们的梦想。“反全球化”运动的风起云涌就是明讧,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不可逆转的趋势下应该认真思索,积极探讨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 开放市场经过 1 5年的艰苦谈判 ,中国终于入世了。有人指出 ,我们加入WTO有三种方式 :一是跪着入世 ,向洋人求饶 ;二是坐着入世 ,坐以待毙 ;三是站着入世 ,奋起反击 ,迎接挑战。不管怎样 ,国门洞开后 ,世界资本打着自由贸易的大旗 ,堂而皇之地在国人眼皮底下淘金与淘“人”,这场世纪大攻略 ,让国人不得不慎重思考入世抉择 :是竞争还是合作 ?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 ,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 ,总结 1 5年的入世谈判就是八个字 :“市场经济 ,开放市场。”当前中国的市场经济是竞争严重不足的尚不完善的市场经济 ,中国加入 WTO一…  相似文献   

12.
盛斌 《中国海关》2013,(4):83-83
“第二波经济全球化”也被称为“基于内需的经济全球化”,足指中国经济应当借助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契机进行深度结构调整,在扩大内需的前提下利卅心内市场优势充分凋动国外高端创新生产要素,实现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越来越多的外国资本和技术进入中国,逐步形成了“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态势。人才作为一种资源,先天具有向最有效率的地方流动的特性。全球化背景促使劳动力市场,特别是精英人才市场国际化,这样的流动越来越频繁。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编制的《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蓝皮书将此次大规模的移民浪潮称作中国现代史上的第三次大规模海外移民,并指出“富人和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是移民主力军”。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化分裂背景下,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过渡至制度型开放的必要性显著提升。“制度学习”与“制度创新”是制度型开放下的两种基本行为选择,并将形成“制度相容”和“制度互斥”两种不同的结果。中国制度型开放的目标,不仅要在短期内抑制全球化分裂带来的风险,中期内为中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服务,更要在长期内通过推动制度创新和提升制度质量来支撑中国经济崛起的可持续性。中国制度型开放面临着全球化分裂、地缘政治冲突以及意识形态因素等方面的不利因素,应坚持以制度质量提升为导向、制度学习和制度创新并重、通过深化对内改革促进对外开放最终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化时代,中国企业向何处去,首先前提是中国企业在哪儿。不知起点何论终点,没有定位哪来定向。面对全球化竞争,中国企业如何考量自己的国际竞争力有一种新方法——“管理三段论”。通过运用这种新方法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企业目前的实际竞争水平及其与全球顶尖企业的差距,中国企业可以参照“管理三段论”所确定的段位标准来制定竞争路线图。  相似文献   

16.
声纳     
《中国海关》2005,(11):6-6
现在任何一个学者要研究世界经济就不能不研究中国经济,任何一个国家要在全球化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也不能不研究中国经济。——英国利兹大学“中国经济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柯若师认为,中国的发展已经为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世界带来了益处。  相似文献   

17.
拒绝"元素"     
“中国元素”近年来成为一个很热的词语。这个词带给我们某种微妙而又显而易见的自信与满足——我们正在被世界承认和接纳,我们正在参与到全球化的各种大博弈中,“中国”,正在成为必不可少的“元素”。  相似文献   

18.
578.3亿美元!进博会签大单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10日闭幕,此次进博会交易采购成果丰硕,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578.3亿美元。进博会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一大创举。举办进博会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也是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19.
言论     
《中国对外贸易》2009,(8):10-11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重要参与者和受益者。反对保护主义,中国绝不是空喊口号、徒做姿态。”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7月6曰在意大利《共和国报》撰文表示,中国是经济全球化重要参与者和受益者。反对保护主义,中国绝不是空喊口号、徒做姿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加入WTO后有两个问题要解决,一是向外国的产品和服务开放市场;二是对WTO一揽子协议的接受。对向外国的产品和服务开放市场,目前人们已有所了解,并有了共识。但对于如何进一步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及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方面尚需付出巨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