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中国银监会发布的三办法一指引初步构建和完善了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法规框架,将作为我国银行业贷款风险监管的长期制度安排。本次新规的核心内容为推行受益人支付原则,即实贷实付。实贷实付要求银行将贷款资金直接划入最终收款人账户,严格治理信贷资金违规挪用。从具体程序上来说,重点强调了对  相似文献   

2.
一、转变观念,认识到贷后管理的重要性 以"三个办法、一个指引"为内容的贷款新规,其核心原则是贷款支付的"实贷实付",实行贷款支付管理,要求金融机构在切实了解借款人所获取每一笔贷款的真实用途后,有的放矢地放款。毫无疑问,贷款新规主要讲的问题是银行贷后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颁布实施后,各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贯彻落实该贷款新规过程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举例来说,各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落实《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个贷办法》)过程中,就存在一个共性问题——个人经营性贷款相关管理制度与《个贷办法》相关条文存在冲突,突出表现为"个贷企用"。  相似文献   

4.
银监会颁布的《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项目融资业务指引》(并称"三个办法一个指引",以下统称贷款新规)的出台,是我国银行信贷管理制度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的重大创新。深入贯彻落实贷款新规不仅是监管部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工作重点。笔者结合陕西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以下简称农合机构)的实际,对贯彻落实贷款新规谈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5.
"三办法一指引"的颁布,对国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贷管理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标志着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从此由"粗放式"走向了"集约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在贷款调查发放上,资金用途管理由"混乱"变"规范"。在长期以来基层的信贷工作中,鉴于贷款营销的压力,银行往往更关注借款人的归还能力和贷款的保证方式,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日前,中国银监会和中国保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涉农信贷与涉农保险合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银监会和保监会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围绕改进"三农"金融服务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台的重要措施,其目的在于引入涉农保险机制,分散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信贷风险,提高农村借款人贷款的可获得性,进一步改善农村"贷款难"问题。  相似文献   

7.
银监会"三个办法一个指引"(以下简称贷款新规)系统地规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流程,为从操作层面有效防止资金挪用等信贷风险提供了制度保障。推行贷款新规必将实现信贷经营理念、管理模式的革新。由于贷款新规所规范的重点内容正是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的"软肋",农信社在具体执行中难度较大,在短时间内执行很难一步到位。  相似文献   

8.
房贷新政     
<正>背景:9月30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让楼市为之振奋。针对首套房的贷款标准,《通知》指出,对于贷款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的家庭,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为30%,贷款利率下限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具体由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风险情况自主确定。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此前银行业金融机构对"首套房"的认定标准非常严格,个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间业务已经成为银行业重要的利润增长点。但是,由于一些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中间业务考核不科学、不合理,导致基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完成中间业务考核任务而变相"息转费"。据了解,有一大部分企业反映银行在贷款利息外,以"财务顾问费、贷款承诺费、融资安排费"等为名收取手续费,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应引起高度关注并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0.
银监会制定的《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固贷办法》)于2010年2月12日正式实施。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基层农发行在具体业务操作如何切实落实《固贷办法》谈点粗浅体会。一、《固贷办法》主要特点(一)合同签订要求更规范。《固贷办法》第四章专门对合同的签订作了详  相似文献   

11.
近日,中国银监会发布了《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这两个办法与之前已经施行的《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并称为"三个办法一个指引"(以下统称"贷款新规")。就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而言,如何贯彻落实和执行好"贷款新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为了促进各类金融机构大力支持农村改革与发展,党和国家及相关部门先后颁发并实施了"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增量奖励"及"定向费用补贴"等有关扶持政策。"到2009年9月末我国银行业涉农贷款余额已达8.8万亿,比去年年初增加了2万亿,贷款增长29.5%,高于整个银行业贷款平均增幅0.3个百分点。",党和国家对涉农金融业务的引导与激励政策实施成果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13.
农金速览     
银监会推出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网站 近日,银监会在官方网站上推出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网站,这是继《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7年第7号])颁布之后,银监会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透明度建设的又一举措。  相似文献   

14.
<正>通过实施全流程风险管理,将有效的信贷风险管理行为贯穿到贷款生命周期的每一个环节,能够解答"贷给谁、贷款干什么、拿什么偿还本息"这三个体现信贷资金回归"三性"本质要求的命题通过实施全流程风险管理,强调尽职调查与审查审批,更加重视对信贷风险的总体评价和发放支付环节的管理,强调贷放分控、实贷实付和贷后管理,将有效的信贷风险管理行为贯穿到贷款生命周期的每一个环节,能够有效解答"贷给谁、贷款干什么、拿什么偿还本息"这三个涵盖信贷管理全过程、体现信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 为加强和规范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以下简称奖励资金)管理,建立和完善财政促进金融支农的长效机制,支持“三农”发展。财政部在进行涉农贷款增量资金奖励试点的基础上,日前出台了《财政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的主要内容是,以县域金融机构2008年末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幅为依据进行核算,最终落实奖励资金。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不良贷款已成为长期困扰农信社发展的顽疾。一些贷户因多方原因不归还信用社贷款:有的贷户外出打工逃避债务,长年累月不归家,音信全无;有的贷户矢口否认,企图赖账;在这些"赖债户"、"钉子户"的影响下,原本很讲信用的贷户也渐渐萌生等待、观望、攀比的不良心理,不愿主动归还贷款,给农信社清收不良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几乎到了"举步维艰"、"望贷兴叹"的地步。曾有熟人开玩笑说:"张三、李四欠你们信用社那么多贷款,你们怎么不惩罚他们,看来你们也没有什么办法啊。"听了这些话,笔者心中阵阵酸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下简称《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不得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商业银行与内部人和股东关联交易管理办法》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向关联方发放无担保贷款。商业银行不得接受本行的股权作为质押提供授信"。安徽蚌埠银监分局通过对辖内A农村合作银行(以下简称农合行)、B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联社)专项调研发现,辖内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存在以变相形式违规发放关联人贷款的问题,本文就其主要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三办法一指引”初步构建和完善了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法规框架,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而言,贯彻和落实好这些贷款新规,将是提高自身精细化管理水平的一次重要契机。笔者现就如何执行好这些贷款新规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财政部公布了《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符合条件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基础金融服务薄弱地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可获得财政补贴资金支持。《办法》从多方面完善了已实施5年的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政策,将更好地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持续发展,促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0.
福建银监局在充分调研和全面总结福建辖区67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贷款利第定价情况的基础上,就进一步增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定价能力建设提出了六大建议近年来,福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紧跟利率市场化步伐,积极研究制定贷款利率定价管理办法,探索搭建贷款利率定价组织管理架构,依托省联社信贷管理系统的利率定价模块自动生成基础报价,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