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确科学地评定耕地质量对掌控耕地的生产效益及精细化管理耕地资源意义重大。以鹿邑县为例,以20 164个耕地图斑为定级单元,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GIS模型空间分析、差值对比等方法,通过对构成耕地质量的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综合比较,建立耕地定级评价体系,确定因素因子体系及影响权重,探讨耕地了耕地质量级别的划分方法。研究表明:耕地级别与耕地等别具有明显的正相关,且两者均能较好的显化粮食单产或总产水平;级别比等别能更好的反映出耕地利用水平,其表征的粮食产量变化幅度更宽广、更易量化粮食产量的差异性,因此更易于在省域内实现土地整治绩效考评;耕地质量级别与区位水平和利用效益也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且级别比等别能更好的体现耕地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为区域内耕地资源资产价值核算及耕地占补关系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耕地是农业发展和农民收益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会带来不同的社会、经济以及环境效益。本文基于GIS技术,通过因素法定级路线,以霍山县为例,对山地耕地质量定级过程及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霍山县耕地质量总体一般,各等级耕地交错分布,主要是三级地和四级地分布较多,且各级地呈现出类正态分布趋势,整体耕地质量趋势呈现从东北高西南低,这和霍山县地势情况一致。海拔较低,地势平缓,交通比较便利,耕地质量较好,地势起伏较大,离主干道、水系较远的地区,耕地质量较差。耕地质量的好坏受到自然、社会、区域三者协同作用,自然因素及区域因素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耕地面积锐减且质量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对耕地质量定级既有利于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现耕地保护由数量为主向数量、质量、生态管护并重转变,又有利于规范农用地流转行为,为核定农用地生产潜力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标准。文章基于浦城县耕地分等成果,利用修正法对浦城县耕地进行级别评定。浦城县耕地共分为7个级别,1级耕地质量最好,依次递减;总体上浦城耕地质量处于中等水平,耕地质量主要分布在3~5级,高级别与低级别耕地较少。 相似文献
4.
划定基本农田对保障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而合理评价耕地综合质量是基本农田划定的重要前提与基础。以江苏省高邮市周山镇为例,基于耕地质量分等更新成果,从区位条件、便利条件和空间形态条件三方面构建了修正因素体系,并采用加权修正法测算了耕地的综合质量指数,最终根据上级政府给周山镇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按综合质量指数的高低确定了入选基本农田的耕地。研究结果表明:周山镇耕地修正后的综合质量指数范围为2562-2735,指数≥2613的耕地入选基本农田,其面积为31.34 hm2;入选基本农田的耕地空间分布范围与现状相比更能满足国家对基本农田划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土地定级因素因子的选择合理与否关系到整个定级成果的客观性和实用性.在阐述城市土地定级因素因子选择方法、因素适用特点及土地定级与地价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2006年武安市土地定级因素因子选择,分析了土地定级因素因子选择的合理性,同时指出了《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中土地定级因素选择应该改进的问题,并对土地定级因素因子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因素法的裕安区耕地质量定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耕地质量定级是根据耕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对其质量进行综合评定及级别划分的过程。为科学量化耕地数量,明确耕地资源分布与提升耕地质量,为实现区域内耕地占补平衡,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研究以裕安区为例,探讨基于因素法进行的六安市裕安区耕地质量定级评价。[方法]首先选取裕安区耕地质量定级因素因子体系,利用特尔斐法确定各因子权重;再将不同类型的定级因素因子指标分类量化;接着划分定级单元并进行分值计算;最后确定各定级单元定级指数,采用总分频率曲线法初步划分耕地级别,并通过SPSS相关性分析检验。[结果]裕安区耕地共分为5个级别,其中以二、三级地为主,主要分布在江家店镇与罗集乡,共占78.79%。[结论]裕安区整体耕地质量中等偏上,耕地级别分布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递减规律,离道路或水系越近的耕地级别越高,反之越低;离城镇或农贸中心的耕地级别越高,反之越低;级别也反映出耕地在利用方式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耕地质量影响因素区域差异分析及提升途径研究——以河南省新郑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分析研究影响耕地质量的主要障碍因素及其区域差异,明确不同区域耕地质量提升的主要途径和重点建设内容,以提高耕地质量提升工程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方法:相关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研究结果:(1)土壤质地、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灌溉率是影响耕地质量的主要因素,与粮食单产间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影响因素相互间也有影响,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2)单产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存在明显差异,其重要性序次为:灌溉率、速效磷、全氮、有机质、速效钾、土壤质地,重要性系数分别依次为0.188、0.179、0.173、0.167、0.156、0.136;(3)新郑市的耕地可划分为3种类型的整治区,不同类型区的耕地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差异明显,丘岗地区的耕地质量最差,是农田整治的重点区,主要障碍因素是灌溉率低、土壤肥力差。研究结论:新郑市不同区域耕地质量提升的主要途径不同,丘岗地区和砂土平原区主要是提高农田灌溉率和培肥土壤,山前平原区主要是提高土壤磷肥肥力。 相似文献
8.
9.
城镇土地定级是对影响城镇土地质量的各种经济、社会、自然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按评价值划分土地级。在全面收集影响高阳县城区土地级别因素资料的基础上,应用MAPGIS土地定级系统,编绘高阳县城区土地定级因素图;再应用多因素综合评定法,根据影响因素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初步评定城区各类用地级别;利用土地市场交易资料测算和专家评议等多种方法相互验证、相互补充,最终确定土地级别。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各行政管理部门耕地评价指标体系侧重点各不相同的情况,为实现部门间成果共享,本文旨在建立一套开放包容、科学系统、与管理体制相适应的耕地质量和耕地产能评价指标体系.在充分借鉴现有耕地质量评价指标的基础上,以管理目标为导向,进一步整合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优化评价方法,并选取位于湖南省南岭丘陵山地区的道县开展实证研究.结... 相似文献
11.
耕地质量等级监测中县域土地利用系数更新 方法研究 ———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研究耕地质量等级监测中的县域土地利用系数更新方法;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为本底数据,兼用调查与统计数据,重新评定最大标准粮单产,以逐级修正法更新综合土地利用系数.结果表明:综合土地利用系数更新结果整体趋势升高,数据变化平稳,平均值与统计数据计算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在农用地分等成果准确可靠的前提下,运用逐级修正法对县域土地利用系数进行更新,过程快速便捷,结果科学合理,适用于耕地质量等级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2.
陈思屹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3):23-25
城镇土地定级成为评价土地质量好坏的必要手段,它也是土地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以成都市城厢镇为例,在GIS技术支持下,建立土地资源空间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借助于"AUTOPLY城镇土地定级估价软件"和MapInfo等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城厢镇的土地质量进行了定量化评价,划分城镇的土地级别,以便进一步高效、可持续利用土地。 相似文献
13.
正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是对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占用耕地不断扩大的补救措施,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但目前,很多地区的耕地后备资源已相当匮乏,补充耕地指标难以为继。如何在落实耕保任务、保障地方合理用地的基础上,全面提升补充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已成为各地普遍面临的问题。本文将以福建省部分县市为例,分析耕地占补平衡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土地整治区耕地质量重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目的:为实现国家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识别土地整治成效,探索土地整治区耕地质量重估方法体系。研究方法:以田块为单元,从耕地自然质量、利用便捷度和稳定性三个方面选取21个指标构建土地整治区耕地质量重估体系,并以湖北省团风县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对原有耕地和新增耕地综合质量进行重估,同时提出基于重估结果的耕地质量等别快速更新方法。研究结果:(1)重估结果与研究区实际调查结果相符,能够较好反映整治区耕地综合质量及其变化;(2)经土地整治后研究区19.6%的原有耕地质量等别有所提升,25.66%的原有耕地受整治活动对地表的扰动及工程措施局限性等因素影响,出现等别下降的情况,新增耕地质量等别整体偏低;(3)小规模、过度依赖于劳动力投入的耕地经营模式已成为制约区域耕地综合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研究结论:研究可为类似区域土地质量重估提供参考借鉴,为占补平衡、土地整治管理等工作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的耕地定级为例,从选择定级因素因子、划分定级单元、因素因子赋值、计算总分值以及划分农用地级别,介绍了农用地因素法定级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6.
粮食主产区耕地健康产能评价 ——以河南省温县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目的:探寻适合中国新时代耕地产能评价的新理论与方法,界定耕地健康产能内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河南省温县验证。研究方法:基于"需求—功能—维度—要素—指标"理论框架,构建耕地健康产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算法、"1+X"累加模型法、图层叠加法定量评价耕地健康产能。研究结果:(1)温县耕地产能和耕地健康诊断结果地域分异特征明显,以青峰岭为界,北部耕地产能和健康状况较南部好;(2)耕地健康产能整体状况良好,乡镇间差异明显;(3)耕地健康产能结果更多取决于耕地健康诊断,主要受耕地生产环境和耕地系统弹性影响。研究结论:耕地健康产能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有应用性。 相似文献
17.
耕地破碎度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目的:借鉴景观格局研究思路,构建耕地破碎度评价模型,利用1992年、2003年和2014年3期TM影像,对宁波市各县(市、区)耕地破碎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区域耕地管理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基础数据以及耕地破碎度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研究方法:景观指数法,熵权法,自然分级法。研究结果:全市各评价单元耕地破碎度不断增加,1992—2003年耕地破碎度增加的幅度大于2003—2014年。全市耕地破碎度空间分布情况变化明显,1992—2003年两个Ⅰ级区转化为Ⅱ级区,一个Ⅱ级区转化为Ⅲ级区,2003—2014年,Ⅲ级区增加两个,全是由Ⅱ级区转化而来,Ⅰ级区只剩下一个。研究结论:全市耕地破碎度不断增加,地形复杂、经济发达的地区耕地破碎度偏大。 相似文献
18.
县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的研究--以开封县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黎新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4):46-47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在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方面,尤其是在县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建设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阐述了县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的目的、原则、任务及工作程序等,并以开封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为例,分析了其土地开发整理效益,给出了土地开发整理方法、步骤和相关的政策。 相似文献
19.
以关岭自治县沙营乡前进村为研究区,选取影响整理前后耕地质量的自然条件和农田基本建设情 况两大基本因素建立耕地质量评价体系,运用GIS平台的图层叠加法对耕地质量进行评价,生成耕地质量 评价图,将该区的耕地质量划分为4个等级。项目实施前,前进村土地质量没有一等地,二、三等地的总 面积为80.57hm 2 ,占总面积的86.14%,随着灌排工程、道路工程和土地平整工程的实施,项目区的土地 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整理后,将土地质量等级分为一、二、三、四等,各级土地所占比例分别为 48.45%、18.62%、19.6%、13.34%。 相似文献
20.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评价研究--以四川省井研县城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分等定级评价研究是进行地价评估的重要基础;结合井研县城区的实际情况,运用特尔菲法和因素成对比较法确定了研究区域的定级因素、因子以及权重,计算了各因素、因子的分值和土地定级单元的分值,依据定级单元分值对土地级别进行了初步划分;采用级差收益测算法进行校核,表明了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是基本一致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