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探讨了原水臭氧氧化生成溴酸盐的机理与影响因素,如p H值、臭氧投加量、NOM天然有机物含量。水温、碱度、溴离子浓度以及臭氧投加量和投加方式等对溴酸盐生成量的影响。探讨这些影响研究能够提高人们对消毒副产物——溴酸盐进一步的认识,对促进人类身体健康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微污染饮用水源水中的藻类对供水水质和饮用水安全影响较大。大量存在的藻细胞,不仅会产生异味,还会向水体中释放藻毒素,采用常规水处理工艺除藻效能较差。重点介绍了臭氧预氧化、臭氧强化混凝以及臭氧-粉末活性炭联用工艺对微囊藻毒素的去除工艺,这种臭氧及其联用工艺对保证饮用水水质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源污染日益严重。将臭氧-活性炭-纳滤膜应用于浅层地下水的净化中,该工艺能有效地去除地下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臭氧对地下水中CODMn,UV254、TOC等有机物综合指标去除率平均为13%、15%、17%,臭氧一活性炭联用后时CODMn和UV254的去除效率分别为64%、69.8%、64%,纳滤膜对CODMn和UV254、TOC的去除效率分别为58%、65%、65%。  相似文献   

4.
深圳园再生水厂出水水质执行《大清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3/2795—2018)中重点控制区排放标准(COD≤20 mg/L)。该水厂采用多段进水A2O+深床滤池工艺作为主处理工艺,由于出水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很难稳定达到排放标准,因而需要增加COD深度处理工艺。在深入对比臭氧催化氧化、活性炭吸附、超滤-反渗透等多种深度处理工艺后,确认臭氧催化氧化工艺为水厂的COD深度处理工艺。臭氧催化氧化工艺系统主要包括液氧站、臭氧制备间、臭氧催化氧化池等。详细介绍了臭氧催化氧化系统的系统布置,各处理单体的相对关系,重点分析了三个构筑物的总体布置、设计参数、设计要点等,为今后的同类工程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5.
某钞票纸厂废水先进行生化处理,后进行深度处理,出水达到中水回用标准。本试验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法,提出“臭氧+活性炭生物滤池+纤维转盘滤池”的组合工艺,对钞票纸厂废水进行深度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可以明显削减造纸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和悬浮物(SS)含量,COD从77.2 mg/L下降到28.8 mg/L,而SS从18.8 mg/L下降到4.5 mg/L,完全达到企业中水回用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某燃料乙醇企业生化尾水采用臭氧催化氧化-生物活性炭(BAC)组合工艺进行深度处理.本试验考察了O3反应时间、O3投加量和BAC停留时间对废水化学需氧量(COD)、色度、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245~275 mg/L,色度为16~64倍,氨氮为9~13 mg/L时,在臭氧催化反应时间40 min、投加...  相似文献   

7.
根据我国农村微污染水源水的水质情况和农村饮水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涡旋混凝低脉动沉淀给水一曝气生物滤池一臭氧活性炭联用组合工艺来处理我国的农村微污染水源水。  相似文献   

8.
自来水厂需要对原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居民用水安全要求。常规的水处理工艺主要是降低水的浊度、色度和减少致病微生物。若原水受到污染,一般用臭氧+活性炭工艺来去除有机污染物。这些工艺处理原水的稳定性不佳,会造成水质的二次污染。因此,水厂可在虹吸滤池后增设超滤膜+纳滤膜处理工艺(其中超滤膜起到纳滤膜的进水保障作用),进一步对原水进行深度处理,提高自来水的出水质量,保障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9.
采用臭氧-活性炭-过氧化氯法对染料废水进行了处理.考察了添加剂、废水初始pH值对染料废水中COD、色度、挥发酚及氰化物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活性炭-过氧化氢联合的方法对染料废水中COD、色度、挥发酚及氰化物的去除很有效,去除率均达96%以上。最佳条件下,COD、挥发酚达国家三级排放标准:色度、氰化物达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何薇薇 《魅力中国》2014,(23):125-125
阐述水处理中臭氧氧化的主要机理。通过从臭氧的氧化、消毒以及臭氧氧化联用技术方面对其研究进展予以综述,并对其在微污染水处理中的应用和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持续上升,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人们必须切实加强氮氧化物的排放控制。其中,烧结烟气的氮氧化物排放控制已成为钢铁行业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开发并运用科学、高效的脱硝技术迫在眉睫。本文介绍了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臭氧氧化法、活性焦法三种主流烧结烟气脱硝技术,结合原理、优缺点等方面进行分析,为烧结烟气脱硝工艺的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以某化工园区污水厂生化沉淀池出水为试验对象,本文分别研究了芬顿、臭氧、催化臭氧、芬顿-BAF、臭氧-BAF、催化臭氧-BAF等几种工艺对生化沉淀池出水的处理效果。试验发现,生化沉淀池出水SS浓度较高,静置沉淀后COD可大幅下降。几种处理方式对生化出水的色度、COD、TOC都有一定的处理效果,但催化臭氧-BAF组合工艺处理效果要优于其他几种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3.
自来水在日常生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人们每天都离不开它,保证自来水的质量,是保证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前提。而溴酸盐对于人体健康存在威胁,被我国判定为2B级的潜在致癌物质,所以有必要加强自来水中溴酸盐的检测工作。本文详细研究了自来水中的致癌物质溴酸盐检测,以期更好地保证自来水的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对焦炉煤气净化工艺中失活活性炭进行再生研究,通过加热再生方法,调整再生温度和时间,得到合理的再生条件为:500℃加热30 min,此时其吸附性能可达到新活性炭——四氯化碳吸附性能的93%,使失效活性炭重新得到利用。  相似文献   

15.
根据某河水微污染的水质特点,本研究采用粉末活性炭与硅藻土复配,对其进行强化混凝处理。结果表明,粉末活性炭与硅藻土复配比、投加点及不同絮凝剂都对试验中UV_(254)、氨氮、和COD_(Mn)有较大影响,粉末活性炭与硅藻土复合强化混凝工艺对浊度去除的影响不大。本试验可为混凝工艺的优化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超滤组合工艺在饮用水净化处理中的应用研究,重点阐述了混凝—超滤,臭氧—超滤组合工艺的优化工艺参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验室小试研究了PACT生物强化工艺在废纸造纸废水处理中各类影响因素,考察了粉末活性炭投加与否、粉末活性炭投加量、pH值及HRT对PACT生物强化反应的影响,筛选出最佳工艺。采用GC-MS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了测定,表明PACT工艺具有对难降解物质有较强的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18.
臭氧催化氧化工艺可以应用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为确定臭氧催化氧化工艺的最佳反应条件,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臭氧投加量、不同催化剂用量及不同pH下的化学需氧量(COD)及特征污染物的去除率。结果表明,在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中,在pH为7~8的条件下,臭氧投加量为50 mg/L,催化剂用量为50 kg时,COD去除率为39.2%,苯胺去除率为40.2%,挥发酚去除率为28.4%,甲醛去除率为17.3%。  相似文献   

19.
介绍汞在美国燃煤和电厂烟气中汞的形态和分布,美国汞排放控制的相关法规和目前最为成熟的活性炭喷射脱汞技术。文中进一步分析活性炭脱汞技术的应用、影响其脱汞效率的因素、成本以及潜在的负面影响,并对国内汞排放控制法规建立和开展脱汞技术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草浆木质素制活性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利用草浆造纸,黑液酸析枯木质素制活性炭的工艺过程及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