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构建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博弈模型,分析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在开展林权抵押贷款过程中的演化博弈过程。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出台林权抵押贷款支持政策对推动商业银行开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地方政府对林权抵押贷款出台各种有利于弥补商业银行风险损失的支持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商业银行开展林权抵押贷款的积极性,从而促使地方政府与商业银行双方的策略收敛于出台支持政策、开展林权抵押贷款的稳定状态。为进一步实现地方政府推动林权抵押贷款的目的,鼓励更多的金融机构提供林权抵押贷款,提出了完善林权抵押贷款相关法律法规、构建科学的林权抵押贷款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的林权抵押贷款考核目标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用水权抵押贷款有利于提高水权价值和激励节水,对农民增收也具有积极的促进效用,是践行绿色发展观念的新举措。当社会开发了农用水权抵押贷款模式,当地政府、商业银行、农户便是相关利益主体,为了探究三方主体在农用水权抵押贷款模式发展初期的相互影响关系,建立了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求解演化稳定均衡点,并对其演化规律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不同利益主体的策略选择极易受其他主体策略选择变化的影响,对关键影响变量的调节可以改变主体的策略选择。提出了加快水权确权、完善水权交易市场、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地方政府激励、加大对银行政策支持、重塑农村信用体系和完善奖惩机制等促进农用水权抵押贷款有效展开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试点地区江苏泗洪县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的实地调查数据,构建Poisson Hurdle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行为响应的约束条件。结果表明,户主性别为男性、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上、从事非农经营、家庭结构为中年家庭的农户,对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行为响应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以农村住房为抵押品、房产估值在20万元~40万元间的农户是申请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的目标群体,贷款额度集中在8万元~15万元之间,主要用于商业性生产经营;同时,农户房产确权、证权一致有利于其获得贷款;而对贷款政策和流程不了解、贷款不便等对贷款行为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是对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补充和完善,能有效缓解传统小农户和农村个体经营户因抵押物缺失带来的融资难问题,拓宽了农户的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4.
贷款抵押的森林资源资产处置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资源资产贷款抵押物的处置是商业银行贷款管理的突出问题,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以进入市场运作并以其作为贷款抵押的森林资源资产的处置为对象,进行研究探讨。一、处置贷款抵押森林资源资产的前提条件处置贷款抵押的森林资源资产,是积极保全银行信贷资产,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在借款人、担保人因资不抵债或其他原因关停倒闭或被宣告破产,贷款到期后无法以货币资金足额偿还贷款本息不得已而为之。森林资源资产处置权的实现应以以下条件为前提:1.坚持以货币资金偿还为原则。以森林资源资产作抵押的贷款到期后,借款人或担保…  相似文献   

5.
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提出防范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风险的策略。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1)从贷款抵押类型、抵押期限、土地使用权价值变化、抵押物瑕疵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的潜在风险;(2)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风险种类多样,日益凸现。研究结论:通过加强银行部门对国家政策、经济形势分析预报,合理确定抵押地块贷款类型和期限,政府部门应完善土地登记制度,防范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风险。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住房抵押贷款的市场体系,阐明了中美住房抵押贷款在三级市场上均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7.
金瓯 《农业经济问题》2012,(3):29-37,110,111
农房抵押贷款的发展是一个涉及农民、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的产权缔约过程。缔约的动力来自各方获取的更大收益,由于缔约方的异质性弱以及个数较少,增进各方利益的帕累托改进顺利形成。但缔约对农房抵押贷款相关的金融、社会及财政风险考虑甚少,如果缔约不进一步完善,农房抵押贷款不可能更大规模发展。为了防范风险,地方政府应利用财政资金建立风险基金,一方面全额承担农房抵押贷款的政策损失,另一方面适当分担金融机构的坏账损失。作为农房抵押贷款的推动者,地方政府实质上必定是这项金融创新产品"试验"风险的最终承担者。  相似文献   

8.
信用风险是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中面临的一种影响较大的风险。在我国信用体系尚不完善的背景下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必须研究其中蕴含的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9.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一项新的融资方式,对商业银行发展、居民买房、金融市场完善等有一定的作用,也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但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还很不完善,还存在法律和技术方面的障碍,目前推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条件还不成熟。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振兴战略,其中资金要素的投入必不可少,农地金融政策创新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可能和途径,"两权"抵押试点工作已在全国逐步开展。本研究从政策分析的三个维度对宏观农业政策、中观农地政策和微观农地金融政策的构建、政策实践与理论演进进行回顾与总结,为更进一步促进其在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提出完善扶持引导政策和监管制度、健全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配套制度、尽快建立农地金融风险保障和信用制度三方面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为国家试点政策"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的抵押登记落实,解决理论和操作困难,探索可行的操作路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历史分析、法律解释。研究结果:(1)以户为单位的宅基地使用权决定着农民住房财产权的归属,家庭户成员对住房财产权享有共有权利;(2)抵押登记是表意行政行为,以形式审查为主。抵押期限、反担保主债权数额、超额抵押等问题属于民事意思自治,行政权不应越界干涉。研究结论:住房财产权抵押登记的诸多困难,需要综合考虑理论与实际,以寻求现实中可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探讨土地督察员与开发商囤地的博弈行为及其管制策略。研究方法:演化博弈论方法。研究结果:构建了土地督察员与开发商囤地的演化博弈模型,论证了不同情景下土地督察员与开发商囤地博弈的演化稳定策略及其演化趋势。研究结论:在房地产开发领域的土地利用管制上,既要合理引导开发商等主体的市场行为,还要约束地方政府、土地督察机构等“监管者”的督察行为,构建开发商与土地督察员互动的土地利用管制机制,提高土地督察制度绩效。  相似文献   

13.
指出清流县开展林权抵押贷款的3个条件分别是资本需求的扩大、林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和政府的干预;发现了林权抵押贷款可以实现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带动投资、扩大就业,有效提高金融部门和林农收入水平等多重效益;提出设置林业专业信贷员,延长林权抵押贷款的时间,创新林权抵押贷款机制,建立林地收储制度等4条改进林权抵押贷款福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以全国33个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为研究对象,探析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的实现路径和关键影响因素,为政策推广提供经验借鉴。研究方法: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研究结果: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的实现在不同地区均是多个不同条件共同作用引致的结果,具体可归纳为金融推动型、政府主导型、服务市场型3种路径;实际路径的形成和各地宅基地流转的市场基础及改革的历史探索紧密相关;其中,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流转范围是最具有普遍性的影响因素,抵押担保和“房地一体”登记之间则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研究结论: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的实现应从激活流转市场、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措施、合理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方面完善政策。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明确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中土地经营权的性质。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实践中的农村土地权利结构逻辑各不相同。不同的农村土地权利结构直接影响土地经营权的性质。(2)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是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置为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从而采用"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权——土地经营权"的农村土地权利结构。土地经营权将取代土地承包经营权,成为法定的用益物权。(3)土地经营权人既可以是通过家庭承包方式取得土地经营权的农户,也可以是通过转让、互换或者入股等流转方式获得土地经营权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期限届满之前,土地经营权应当独立于土地承包权存在,土地承包权消灭与否对土地经营权不产生影响。研究结论:明确土地经营权属于用益物权,才能解决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实践的疑难问题,从而促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发展的特征及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云南省10县、500户农户自2010年以来持续跟踪监测的数据,对云南省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开展情况作了动态实证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在抵押贷款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贷款多集中于大户、农户贷款进入还贷期比例较高、普通农户贷款意愿缺乏等特征。基于此,认为森林资产评估业务开展滞后、金融机构参与有限、普通农户缺乏发展意愿等制约因素仍未有较大改观,建议通过加强部门协调和制度建设、分阶段设立贷款业务发展目标群体、扩大贴息范围、创新贷款方式等促进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发展战略,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水污染治理"依旧处于困境之中。水污染治理的难点在于水污染规制策略执行人——地方政府与其他利益主体理性目标的差异。基于地方政府间博弈竞争的分析框架,引入中央政府约束和激励机制,分析地方政府间对于水污染规制博弈策略的动态演进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水污染的外部性不会影响地方政府间博弈策略;政府可以通过提高水污染指标在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权重,降低水污染规制成本,减弱企业利润对地方政府支付水平的影响程度,构建约束和激励机制来防止地方政府间的博弈陷入"囚徒困境",促使地方政府水污染规制策略的高效执行。  相似文献   

18.
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失灵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作为农村市场瓶颈的农村土地市场还不成熟,在发展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明显的表现出来,解决好农村土地市场问题尤为重要.通过运用博弈模型分析农村土地市场失灵问题,并结合目前的状况,从完善价格机制、合理分配利益、健全中介机构、加强国家宏观管理、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村土地市场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挖掘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中蕴藏的两级土地发展权,引出央地政府存在根本性目标偏差下的行为逻辑差异并将其可视化,观察央地政府稳定策略及其对重要参数的敏感性,提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央地政府事权优化的相关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演化博弈模型和Matlab数值仿真模拟。研究结果:(1)事权清晰是央地政府有效管制的前提。(2)中央政府行为较地方政府行为而言,对寻租程度、监管地方成本、监管失灵风险参数更为敏感,且寻租程度对中央政府行为选择影响更大。(3)地方政府行为较中央政府行为而言,对奖励参数、保障粮食和生态安全产生的收益以及交易费用参数更为敏感,且奖励参数对地方政府行为选择影响更大。研究结论:中央政府需进行选择性集权以实现“检查次数最小化”,并强化对地方政府的政治和财政激励,以期推动地方政府去严格落实中央用途管制目标,实现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