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在进程中必然需要产业支撑。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着深刻的变革,城镇化成为了当前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我国城镇化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在发展中暴露出来许多问题,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城镇发展的显著差异,城镇化归根到底就是经济发展,产业是地区发展的支柱,产业模式也决定了经济形式,文章以民族地区城镇化为背景,以黎平县产业为视角,分析产业对于城镇化的作用,探析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正处在新型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农民是新型城镇化最重要的参与主体,农民的进城意愿对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有很大影响,文章通过调研问卷的方法,调查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通过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农民对于新型城镇化的意愿。文章针对京津冀地区的城镇化特点给出相应的建议以提高农民意愿,推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特别是在中央提出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背景下,驻马店市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步伐已是刻不容缓。文章以驻马店市为例,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并提出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以便能够为驻马店市乃至广大内地农村地区找到一条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模式方法。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出现了以农村工业化为主要支撑,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的城镇化热潮。我国西部目前的城镇化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冲突,惟有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才能确保西部地区可持续的城镇化进程。可持续模式选择是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重要保证。文章以重庆市为例,对西部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提出了若于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镇化建设、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但由于各地具体情况不同,因此,各个地区城镇化模式的科学选择也不同。尤其是地处武陵山脉腹地的铜仁城镇化建设模式就更应有自己的特色模式。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对“三农”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后,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必须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报告肯定了农业富余劳动方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使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一、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建国以来,我国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小城镇发展模式即:自上而下的城镇化模式和自下而上的城…  相似文献   

7.
李晓曼 《改革与战略》2014,(3):97-100,120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既是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途径,也是西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文章归纳了西部地区城镇化动力系统的特征,分析了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应转变发展观念,调整发展思路;遵循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模式;实现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良性互动;保护生态居首,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梁颖  蔡承智 《特区经济》2011,(2):226-228
以城乡统筹为视角,基于非均衡增长理论和城乡联系模式理论的启示,根据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发展差异,提出了相对应的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战略构想,即:东部地区重在提升城镇化质量,中部地区强调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并重。  相似文献   

9.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是我国近年来构建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战略之一。然而,由于西北地区、特别是西北民族地区水资源的特殊区情和功能,在这些地区发展节水农业的模式不能与内地雷同,而应该有其特殊的运行模式。根据西北民族地区特殊的水资源情况和发展需要,应该选择"保水农业"的发展模式,以建立水资源的良性循环系统为目标,把西北民族地区建设成我国重要的清洁水资源保护区,这比单纯地搞节水农业要重要得多。  相似文献   

10.
农村人口空心化的治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进程中许多农村出现了人口空心化现象,人口数量减少和人口结构失衡,极大地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在发展人类学看来,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空心化有显性结构和隐性结构、良性发展和恶性发展之分。需要对现行农村人口空心化治理方式进行反思,采取城乡二元分析范式,探讨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人口空心化治理的农村城镇化模式、本土化就地转移模式和农村社区化模式。  相似文献   

11.
殷浩清  蒙柳 《中国经贸》2014,(10):116-117
“城镇化建设”已经写入十八大报告,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一起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方向。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了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而我国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诸如城镇化建设市场主体不健全、地区发展不平衡、城镇化建设缺少有效的宏观调控等问题制约着我国城镇化推进的效率,要想保障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关系和利益关系以及要解决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出现的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法制保障,尤其赋予经济法保障更为有效。经济法体系中的市场主体法律制度,宏观调控法律制度以及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正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2.
农村城镇化建设作为我国农村地区的重要发展战略,其在推动区域经济进步与城乡良性互动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其中,环境问题最为凸显。本文以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为出发点,阐述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现状与环境保护意义,重点分析了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及成因,包含意识、机制与规划等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农村城镇化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差异很大,因此不能以一种模式来指导不同地区的城镇化实践。作为烟台市,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有效途径是实施中等城市群战略。选择实施中等城市群战略,这是由城镇化发展规律、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以及烟台的市情决定的。推进中等城市群战略的基本思路是:把园区建设与城区建设结合起来.以园扩城:把调整城乡布局结构与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以产兴城:把城市设施建设与资源整合结合起来,增强城市载体功能和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中国城镇人口越来越多,既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建设,但又给环境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人们对水的需求不断加大,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使其不对城镇化的发展造成阻碍,则成为人们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城镇化率与用水总量、水资源利用效率、具体领域用水比例的关系,提出了城镇化对水资源利用的挑战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就是农村城镇化,它是转移少数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的根本途径。城镇化可以提高农业产业化以及现代化的进程,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动力。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城镇化能够有效的实现脱贫问题,进入生活发展新阶段。本文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称黔东南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城镇化建设对于加快黔东南地区经济社会建设进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张晨  彭伟 《乡镇经济》2008,24(7):69-71
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脱节,不仅制约了乡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导致了西部地区小城镇发展动力的缺失。适时地调整乡镇企业的发展战略,促使其在小城镇聚集,实现小城镇与乡镇企业的互动式发展,是加快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是我国当前发展的必经之路。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取得了很大进步,人口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各个省份均形成了以中心城镇为核心,周边小城镇共同发展的城镇建设体系。但在取得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其中全国各地区城镇化发展极不平衡是最主要的问题。中部地区(以鄂为例)较东部沿海的浙、苏、鲁等省份(以浙为例)发展明显落后。本文通过浙、鄂两省城镇化动力机制的比较,分析两省城镇化差距的原因,揭示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支持的重要性。并通过分析浙江经验,明确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促进民间投资对城镇化建设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水管理体制改革中,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改革也在不断地向前推进。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在加快,水资源建设、供水管理、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水生态建设等各方面与人们生活的矛盾日益突出。我认为水务公司的建设能够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杨辉 《北方经济》2012,(20):1-2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需要协调发展,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相对滞后迫切要求农业现代化的制度创新。本文在大量文献基础上总结出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我国城镇化严重落后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从而导致我国农村现代化的道路更加漫长。因此,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在扭转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基础上加速土地流转,加大农业推广力度,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力量的农业发展模式,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镇化战略的演进轨迹和操作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勇 《改革》2012,(9):18-30
我国城镇化未来发展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中小城市成为主力军,中西部成为主战场。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在于建立满足高度城镇化水平要求的完善的城镇体系、重点发展100万~200万人口的中间规模城市、以城市群为主要的人口集中方式、集约化和紧凑型城镇建设模式等。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改变现行的城乡治理模式,改变现行的开发区设置模式,重新启动正常的设市进程,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体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