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论我国土地复垦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总结了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土地复垦工作在技术、理论、推广应用和观念认识等方面取得的长足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土地管理法的颁布实施、政府机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确立等新形势给土地复垦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展望了土地复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再论土地复垦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在《土地复垦规定》颁布实施30年之际,系统总结和分析中国30多年的土地复垦学研究与实践,进一步探讨土地复垦学的基本问题及学科发展方向。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1)土地复垦概念内涵不断丰富,以实现土地使用价值和生态环境双恢复为目标;(2)土地复垦学的研究对象为损毁的土地生态系统,核心任务是损毁土地的再生利用及其生态系统的恢复;(3)土地复垦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学科体系主要包括土地复垦基础理论、复垦技术和复垦管理。研究结论: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战略背景下,土地复垦学的学科定位、学科体系、基础理论、技术体系、管理手段将朝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村建设用地流转与复垦既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严格土地管理决定的要求,又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有效地利用现有土地资源,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为此,课题组通过对重庆地区的实地调研,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农村建设用地流转与土地复垦的路径与模式.  相似文献   

4.
土地复垦在20世纪50年代末称为造地复田,新时代的土地复垦内涵已变得非常丰富,但时至今日,人们研究和关注最多的还是矿区土地复垦。而根据《土地复垦条例》,土地复垦是指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  相似文献   

5.
中国土地复垦监管现状与阶段性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进一步明确土地复垦监管工作特点并分析发展趋势。研究方法:通过对现阶段土地复垦监管工作的总结,在分析国家投资体制改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方式、矿业用地改革趋势以及复垦工程建设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土地复垦监管能力、政策环境及科研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总结了中国土地复垦监管工作的阶段性特点,分析了发展趋势,并提出以下观点:(1)实行信息化管理应作为目前土地复垦监管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2)对复垦资金施行严格管控是现阶段监管工作的重要抓手;(3)土地复垦的监管将从"管方案"和"管数据"向"组织管理"和"项目管理"转变;(4)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土地复垦监管指标体系的构建,为质量控制、工程验收和项目后评价提供技术支撑;(5)建议创新土地复垦监管体制、制度以及工程管理方式等。  相似文献   

6.
2011年3月5日,国务院发布《土地复垦条例》(以下简称《复垦条例》)。这是继1989年1月1日国务院发布《土地复垦规定》之后,我国土地复垦事业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复垦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土地复垦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和法制化,对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  相似文献   

7.
如何谋划土地复垦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我国土地复垦工作的思考 加快推进土地复垦,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友好型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的重要抓手.新时期,我国土地复垦工作的战略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8.
山西本为煤炭大省,煤炭资源丰富,带动了山西的经济发展。但是煤炭的开采却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生态环境问题,导致很多采矿区地表坍塌和土地质量下降,可利用土地变少。如果土地资源不采取有利措施进行保护,将会出现无田可种无地可住的局面,应当在本省进行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工作,有效保护土地资源,重建生态系统,共建美丽家园。本文通过现有的文献对山西省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现状有了初步了解,并进一步做了深入调查与分析,从中发现了本省在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工作中的问题,以问题为出发点针对性的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矿区土地复垦组织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当前土地复垦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土地成功复垦模式的经验。提出了可行性的土地复垦组织模式。并对其可行性和特点及其运行职能和基础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土地复垦目标与内涵扩展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研究目的:对照中国土地复垦工作与国外的差别和中国加入WTO的要求,提出中国土地复垦概念与内涵扩展的必要性和具体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归纳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对土地复垦的界定和真正重视始于20世纪80年代,复垦一词来源于国外,由于国内外复垦的重点有所不同,加之国外资料的缺乏和深入理解分析不够,对土地复垦概念与内涵的理解产生了很大差异,有的甚至希望更名或认为已经发展到生态重建阶段.研究结论:中国土地复垦目标与内涵应按照国际通行的概念与内涵进行扩展并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的发展态势与重点研究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整治是为提高土地生产承载能力而实施的一项涉及到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政策制度等多方面持续、动态的系统工程.从国家的战略部署、目标的现实转变、统筹城乡与促进农业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等方面对土地整治提出了战略需求,指出了当前土地整治应从完善整治规划编制体系、建立监测-评价-调控系统、推进整治制度创新、加强生态景观建设整治等4个领域来重点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地管理从数量向数量、质量、生态管护转变中,土地整治越来越趋于综合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工矿区土地复垦、生态重建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1986~2001年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和实践,提出:以土地破坏为核心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工矿区人类的生存空间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巨大威胁;我国应当采取超前、主动、协调、高效的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工程,保证工矿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地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农村土地制度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制度的核心和重要基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村社会的持续发展,现有农地产权制度和使用制度的内在缺陷逐渐显露,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障碍。应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分三阶段逐步推进,以保持农村经济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4.
科学推进中国农村土地整治战略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乡人口格局、城市用地格局和人地关系格局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此过程中,城市规模扩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增长需求旺盛,保障经济发展与保护耕地红线的双保压力持续加大,而农村空心化加剧发展,造成土地废弃闲置和低效、无序利用问题日益突出,这种矛盾成为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主要障碍。亟需以城乡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为契机,统筹规划、创新机制,稳步推进城乡同地同价与城乡土地优化配置的改革探索,尤其应以农村废弃闲置用地整治为重点,立足农村、联动城乡,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本文在简要剖析现阶段中国城乡转型发展及土地利用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中国农村土地整治的潜力巨大、意义重大、时机成熟,应当上升为国家战略。并结合当前政策重点和难点问题,提出科学推进农村土地整治战略的行动计划和实施重点。  相似文献   

15.
土地复垦既是生产建设损毁土地变为可利用土地的过程,又是土地复垦相关人之间就复垦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拟损毁土地预测、土地适宜性评价、拟复垦土地利用类型与质量确定、土地复垦工程设计等的平衡过程,且结果与复垦土地质量密切相关。通过研究发现土地权利人和复垦义务人在复垦目标、复垦报告编制人、复垦义务人与政府管理人员在复垦技术、复垦义务人和地方政府在复垦管理环节均存在讨价还价行为。建立土地方案编制主体制度、土地复垦替代方案制度、复垦保证金制度和全程公众参与制度可以有效规避复垦面临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在阐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涵义的基础上,分析了粮食安全、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对于建设用地规模的制约,提出在建设用地供给和需求规模不均衡的情况下,必须采取引导和控制措施,促使两者趋于动态均衡.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土地整治是依法在农村地区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目的是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用地布局.利用区位要素进行土地整治模式选择,从中心城区城镇密集发展区、东部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发展区、中部平原高效农业发展区和西部农牧综合发展区4类区域分别探讨了差别化的农村土地整治模式,并从坚持规划先行,坚持资源整合,坚持尊重民意3方面进行了土地整治策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