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赞比亚某典型难处理次生氧化铜钴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氧化铜钴矿物浓酸熟化-柱浸工艺、浸出液的絮凝沉降,得到氧化铜钴矿适宜的浸出和沉降工艺条件。浓酸熟化-柱浸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浓硫酸熟化堆浸技术处理穆利亚希氧化铜钴矿,铜的浸出率可达74%,同比未熟化工艺浸出率提高10%左右。絮凝剂筛选试验表明,絮凝剂912对浸出液具有很好的絮凝效果,矿浆的沉降速度可以达到5~21 m/h。  相似文献   

2.
我国钼资源丰富,但资源禀赋性差,常伴生镍、铜、铼、钒等有价元素。本文主要针对低品位复杂钼矿,研究加压浸出强化湿法冶金技术,该技术具有工艺流程短、环境友好、金属回收率高等优点。同时,对复杂钼矿加压浸出过程动力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分析,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加压浸出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3.
基本情况本发明是有关利用硫酸铁溶液和连续不断地更新铁溶液,以形成一次循环系统,来萃取含氧化铜矿物的矿石中的铜的湿法冶金工艺。系统的效率高,耗能低。酸性硫酸铁溶液用来浸出硫化铜矿物中的铜。浸出的化学原理和进行情况皆可确定。如果是硫化矿,只需使用硫酸铁,以铜蓝为例,其反应如下: Cu+Fe_2(SO_4)_3—→Cu SO_4+2FeSO_4+S 若是氧化铜矿物和硫化矿物共生,则浸出液同时含有硫酸和硫酸铁。硫酸用来溶解  相似文献   

4.
针对镍铂二次资源回收工艺中的原料成分,探讨了镍铂合金靶材废料的湿法冶金分离回收技术,以及合金废料的氧化浸出处理及离子交换镍铂分离回收技术。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及工艺流程,实现了镍、铂的有效分离,分离提纯后得到符合国标质量要求的海绵铂和镍化合物晶体产品,铂回收率达99%,镍回收率97%。  相似文献   

5.
加压浸出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技术。综述了国内外采用加压浸出技术处理低品位铂族金属原料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铜冶炼过程中产出的砷滤饼进行了加压浸出试验研究。研究表明,砷滤饼以白烟尘浸出液为溶剂,控制反应条件为温度85~140 ℃、硫酸酸度80~150 g/L、氧压0.9~1.2 MPa、液固比9∶1~11∶1、时间3~4 h,浸出效果较好,砷、铼的浸出率均可达到95%左右。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具有代表性的某金矿选矿尾矿,进行了硫酸体系加压预氧化处理工艺研究。同时,考察了磨矿时间、浸出时间、温度、酸度、氧分压等因素对加压浸出过程的影响,确定了优化的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试验取得了预处理后氰化金浸出率95.94%的良好结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镍钴加压浸出液,通过硫化物沉淀溶度积的不同,采用硫化氢对镍钴溶液中的锌、铜进行沉淀,除锌铜率≥80%,镍损失率≤1%,达到选择性除锌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某含钴黄铁矿为原料,采用硫酸化焙烧浸出工艺来回收钴。其间通过试验对焙烧添加剂用量、焙烧温度、浸出酸度、浸出温度和浸出时间对浸出率的影响进行了探究。添加剂采用9%硫酸钠,焙烧时间为3 h,浸出液固比为3,浸出溶液为30 g/L硫酸,浸出温度为80 ℃,浸出时间为5 h,最终得到的钴浸出率为89.35%。  相似文献   

10.
对氧化铜矿进行了硫酸搅拌浸出试验研究。考察了浸出温度、硫酸用量、浸出时间、矿石粒度对浸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60℃,硫酸用量180 kg酸/t矿,浸出时间2 h,液固比2/1,矿石粒度-200目占比约70%的条件下,Cu浸出率约82%,浸出液含Cu约17 g/L,浸出终点酸度约10 g/L,满足后续萃取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1.
废镍钼催化剂低温焙烧常压碱浸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探讨了废镍钼催化剂的焙烧-碱浸出的工艺条件.首先采用低温焙烧,再用碳酸钠漫取.分析了焙烧条件、浸取条件对浸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为650℃、焙烧时间为3h、碳酸钠浓度为30g/L、浸取温度85℃、浸取时间3h、液固比为6∶1时,钼的浸取率达到90%以上,铝浸取率在3%以下(浸出液中铝浓度低于0.01g/L).该工艺具有能耗低,浸取率高等优点,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新疆某铀矿床是我国首个采用原地浸出采铀工艺的砂岩型铀矿床,已酸法地浸开采近30年。为减轻退役负担,提高铀资源回收率,本文以该矿床老采区矿石为对象,开展了室内强化浸出试验,浸出试验条件SO_4~(2-)15 g/L、Fe~(3+)1.5 g/L、H_2SO_4 2.5 g/L、液固比2:1。两轮强化浸出试验中,浸出液铀浓度最高为0.099g/L,对应浸出率为77.4%。结果表明,虽然经过长时间的酸法地浸,研究矿石整体铀品位不高,但矿石中仍有一部分铀资源可经强化浸出处理后浸出。试验结果证明,地浸矿山退役前进行强化浸出或二次开发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自制红土镍矿模拟浸出液,采用一种有机酸和酯类有机物复配萃取剂从浸出液中萃取分离镍金属。在实验室分别进行四级(相比O/A=1:1)和五级(相比O/A=1:1.6)逆流萃取模拟试验,萃余液中镍含量均能降到0.3 g/L,萃取率达95%。对五级逆流萃取得到的含镍负载有机相进行三级逆流反萃,反萃液中镍含量达到82 g/L,能够有效地分离提取镍金属,满足镍电解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4.
石化工业产生大量的以氧化铝为载体而失效的催化剂,本文采用钠化焙烧-浸出工艺研究了铝基废料中铝、钒和钼的浸出率,并对浸出渣进行二次浸出,研究镍钴浸出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下,铝、钒和钼的浸出率分别达97%、99.2%、99.8%。镍钴渣的富集物通过硫酸浸出可使镍和钴完全浸出。  相似文献   

15.
海绵铜常压-加压两段硫酸浸出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海绵铜常压-加压两段硫酸浸出工艺。结果表明,海绵铜在室温、液固比6∶1、浸出时间1h的条件下,铜常压浸出率约50%;常压浸出渣在120℃、液固比9.5∶1、浸出时间3 h、氧分压0.4 MPa的条件下,铜加压浸出率99.4%,常压-加压两段总浸出率高达99.7%。  相似文献   

16.
试验考察了酸量、浸出温度、矿浆浓度和浸出时间等因素对镍、钴、铁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镍、钴、铁浸出率随着酸量的增加而提高,但酸量过大会造成酸耗大、铁浸出率升高,加大后续沉铁的困难;升高温度,镍、钴、铁的浸出率均有所增加,温度大于85℃后,增加幅度不明显;矿浆浓度和浸出时间对镍、钴、铁的浸出率影响较小。本试验最优化条件为:酸矿比(t/t矿)为1.2、浸出温度95℃、矿浆浓度33%、浸出时间3 h。在此条件下,镍、钴、铁的浸出率分别为97.43%、88.56%、85.68%。  相似文献   

17.
针对红土镍矿湿法冶金工艺中需考察的钙、镁、铁、钴、镍等5种元素的分析方法,总结了样品前处理方式对各元素分析结果的影响,提出了最佳前处理方法为:盐酸-硝酸-高氯酸-氢氟酸体系电热板加热溶解样品,以期为红土镍矿湿法浸出工艺探索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西德专利 DE3612491A。描述从含氧化物和硫酸盐的废蓄电池中回收铅的方法:用两段浸出法脱硫。一段浸出用来自二段浸出的循环碱液处理废电池初步脱硫。在二段浸出中用含苛性钠的溶液完全浸出硫。然后还原熔炼得到的含氧化物和碳酸盐的无硫铅化合物以回收铅。用 CO_2处理分离铅酸盐后的二段碱浸出液,以  相似文献   

19.
刚果(金)铜钴氧化矿回收铜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对刚果(金)当地多家生产企业现场考察以及多种工艺方案的试验研究和比对,其中湿法工艺采用铜、钴选择性分步浸出-铜浸出液萃取电积生产阴极铜-富钴溶液萃取除铜-萃余液氧化中和除铁-除铁后液中和沉钴生产钴渣的工艺流程,取得了铜漫出率大于95%,钴浸出率大于88%的优良指标.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针对某石煤钒矿酸法浸出提钒工艺中固液分离后浸出液进行磁化絮凝沉降试验,其间分别开展了改性磁种与絮凝剂组合使用的探索试验、改性磁种与絮凝剂组合用量的优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磁化絮凝技术能够显著降低钒浸出液样品中的固体悬浮物,浸出液样品中固体悬浮物的含量在B型磁种处理工艺下最低降为0.367%,在R型磁种处理工艺下最低降为0.234%。磁化絮凝技术使得浸出液中的固体悬浮物快速沉降,可将浸出液中大部分的固体悬浮物分离出来,有利于后续废水处理,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