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国内的保险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保险业的矛盾与纠纷也不断涌现,传统的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在处理保险业纠纷效果并不理想,保险纠纷案件的上诉率也一直居高不下,与此相对比,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能有效弥补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存在的各种不足。本文通过梳理保险业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种类与现状,对保险业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完善作出了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农村群体性事件频发反映农村诉求机制的缺陷,而农村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是防范和应对农村群发性事件的有效探索。本文拟对如何完善农村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小额诉讼、农村土地承包仲裁、信访和大调解提出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纠纷解决的司法效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乡土社会向现代商业社会转型中,农村纠纷形态和解纷方式已发生了相应变化,司法正逐步成为解决农村纠纷的主要权威。但由于农民当事人的诉讼能力不足、法院的司法能力欠缺、以及社会化解风险的能力有限,司法在农村纠纷解决中的效率还不尽如人意。为此,需要改善当事人、法院、社会三方面的诉讼能力,提高司法效率。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农村水事侵权纠纷立法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等原则的前提下,重视民间解决机制,完善行政解决机制,充分发挥诉讼机制作用等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5.
非诉讼农村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正处于纠纷频发的多元化时代.以协商、调解、仲裁为主体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不仅符合农村社会的现实,还能弥补诉讼功能上的不足.为应对多元化的农村社会矛盾和纠纷,必须加强非诉讼解决方式的规范化建设,赋予其权威,建立起有效的衔接机制.  相似文献   

6.
ADR作为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是一个总括性、综合性的概念,并且其内容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征.ADR这个术语涵盖了解决纠纷过程中的一个广阔的领域,在这个领域每种方法都是相对于诉讼的另一种选择,如:仲裁、调解、谈判等.这种新兴的纠纷解决方式深深地影响了我国的诉讼机制并且对传统的法律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在我国民事程序体系理论上被划分为解决纠纷程序和预防纠纷程序两种,而解决纠纷程序又可分为诉讼和非诉讼两种,在非诉讼的纠纷解决机制中则包括调解、仲裁.所以本文在阐述ADR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讨论了仲裁与ADR的关系,并且试图给出在现行的ADR体制下如何完善仲裁制度,使其在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家事诉讼程序是用来审理和解决婚姻关系纠纷、收养关系纠纷等身份关系案件的诉讼程序。在我国,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在内的所有现行民事法律,都认为身份关系诉讼有其特殊性,并针对其特殊性做了一些规定,但其规定不但分散,还不科学,使得家事诉讼程序在理论上不统一,在司法实践中也难以操作。因此,我国应当制定专门的家事诉讼程序,对家事诉讼程序的立法模式、适用对象等作出具体规定。这样不仅能够完善我国的民事诉讼制度体系,而且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在我国兴起,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事情需要专业人才支持,法学教育的功能就是培养专业的法律人才解决社会纠纷。当前我国法学教育重心是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训练,然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不同纠纷解决方式对纠纷解决人的知识结构、思维模式、技能等要求都将不同,这必然影响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职业定位、教育理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变,对我国法学教育提出了新方向、新挑战、新机遇。  相似文献   

9.
证券公司治理中的纠纷解决机制对降低投资者的成本和风险有重要意义。借鉴美国集团诉讼、ADR运动和保护投资者权益等外域经验,设计合理的群体诉讼形式,确立非诉纠纷解决机制,建立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基金,是我国证券公司治理中纠纷解决机制完善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ADR(Alternafive Dispute Resolution),在我国通常翻译为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或可选择性纠纷解决方式,指的是20世纪逐步发展起来的各种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的总称。ADR在其产生之初与法院进行的诉讼并没有关系。但是自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法系国家特别是在美国一些州的法院内附设了仲裁和调解等第三人解决纠纷的制度,将ADR作为诉讼程序的一环引入,形成了司法ADR制度,又称为法院附设ADR(Court annexed ADR),由此司法ADR作为替代诉讼的一种纠纷解决方式在法院内部建立,并在消除诉讼迟延,提高诉讼效率,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节约国家有限的司法资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此种纠纷的解决方式对于我国的法制化进程,对于我国在诉讼外纠纷的解决又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地方?本文重在浅析美国的ADR机制的新发展,并以此提出对我国可以借鉴几个地方。  相似文献   

11.
对当代中国调解存因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权利救济方式多元化的市场经济社会中 ,相对于诉讼而言调解的发达主要是基于它的低成本。只要诉讼的成本不降低 ,调解都将会作为一种重要的纠纷解决机制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法律规定进行对比研究,本文认为香港法定衍生诉讼某些方面的制度设计可资我们予以借鉴。在公司治理机构不积极处理公司涉及的诉讼时,应允许股东代表公司介入诉讼。应增设法院听证程序,给予公司治理机构申辩的机会,平衡各方利益。当公司两名以上股东基于同一事实提出相冲突的诉讼请求以及公司治理机构对股东派生诉讼提出异议的时候,启动法院听证程序。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出现了高校与大学生之间大量的法律诉讼案件,其实质是高校与大学生之间法律地位的冲突,是高校管理者对不同法律地位下大学生权利的侵害。本文讨论了行政法律关系下和民事法律关系下的大学生的双重法律地位及其冲突,提出了高校管理者在大学生不同的法律地位下应扮演不同的角色,以减少高校与大学生之间的法律纠纷,切实保护大学生的权利,推进我国高校依法治校进程的加快。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是我国土地权属制度的基本形式之一。长期以来围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问题实践中纠纷迭起,理论上争论纷纭。土地所有权的主体不明,土地所有权的权能弱化是当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对当前各种改革思路具体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摆脱目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困境的根本出路:立法上明确规定以村为单位的农民集体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设立村集体财产管理委员会代表村民集体行使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通过构建集体土地使用权制度来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法(草案)》的出台使得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制度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定位为行政仲裁有开历史倒车之嫌,仲裁行政化也有违仲裁的本质;另一方面,在否定仲裁民事性的同时,又存在大量对诉讼程序简单模仿、抄袭和沿用的条款。应淡化农村土地承包仲裁的行政性,尽可能地体现意思自治的原则,法院应当只对仲裁程序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16.
文章归纳了农村土地征收补偿纠纷的现实表现,分析了农村土地征收过程中,司法机关对集体经济组织之间、集体经济组织与其成员之间以及集体经济组织与征地机关之间的纠纷进行司法审查尚存在诸多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农村土地纠纷主要表现为集体所有权权属纠纷、承包经营权权属纠纷、土地流转纠纷和土地征收补偿纠纷四种主要类型,其深层次根源在于历史沿革的复杂过程导致管理混乱、长期以来模糊管理的惯性、农村习俗与法律制度的不相容、政策缺陷引发管理漏洞、权力滥用侵蚀农民利益、基层管理缺失等。农村土地纠纷并非总是洪水猛兽,需要从两个维度加以标本兼治:一是从长远视角来看,在源头上加强制度建设,消除土地纠纷产生的社会基础;二是从短期视角来看,构建和整合纠纷解决机制,使既有的土地纠纷得到及时疏解。  相似文献   

18.
合作制主导还是商业化取向困扰着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对此学术界看法不一,各种观点均有一定的合理性。从理性经济人行为的角度出发,对参与农村金融活动的微观主体行为进行分析,当前只能以农村信用社为主导、商业性金融机构为辅助,来承担支持农业发展的任务。对民间非正规金融借贷行为进行引导,宣传民间借贷合同规范,利用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将高利贷行为挤出农村金融市场。以财政补贴推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只能是过渡性、阶段性安排。农村金融改革应该是以商业化为最终目标,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建立符合农村多元化金融需求的金融体制。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纠纷解决机制的建设和我国社会“转型期”一样将经历一段较为漫长的进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现阶段,在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下,需要通过以国家主导为重点、社会参与为辅的多元治理格局来推动农村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20.
商业银行个人征信异议处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议处理是否及时准确,既直接影响到信息主体的权益,也关系到社会公众对商业银行和征信系统的正确评价。然而,目前商业银行个人征信异议处理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异议处理机制亟待改进。通过对商业银行个人征信异议处理情况进行实地调研,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规范异议处理工作、提高异议处理效率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