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授粉不良出现尖嘴瓜西葫芦在开花后,若没有经过授粉或用点花药处理,易出现单性结实,单性结实的瓜条即使瓜已形成,也会因果顶部位营养不良出现尖嘴瓜。点花药浓度大在西葫芦果实发育过程中,点花药浓度过大,点花药时间过早,易导致瓜条发育不正常,出现尖嘴瓜或畸形瓜。  相似文献   

2.
黄瓜发生苦味,首先与品种有一定关系。一般叶色深绿的品种较叶色较浅的品种更易发生苦味瓜,如栽培措施不当则会加重苦味瓜的出现。如氮肥施用过多、植株徒长、坐瓜不整齐时,在侧枝、弱枝上结出的瓜易出现苦味,低温寡照、特别是连续阴天,黄瓜的根系活动受到损伤和障碍时,吸收的水分  相似文献   

3.
早春大棚黄瓜化瓜的原因与防治措施冯国民早春大棚黄瓜栽培,一株瓜秧一般平均可结40-50条瓜,但真正能长成商品瓜的仅占33-50%,有50%以上的雌花不能形成商品瓜而被化掉,严重地影响早春大棚黄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现将化瓜原因与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一、高...  相似文献   

4.
黄瓜苦味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产生苦味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主要是由于苦味素在瓜中积累过多所致。近几年来.我国保护地黄瓜大面积推广种植.但因种植技术、品种等方面原因引起的黄瓜苦味问题愈来愈严重.制约了保护地黄瓜的生产.降低了黄瓜种植的经济效益。通过近几年生产实践.初步总结出了黄瓜苦味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连续阴雨天,棚内温度过低和光照不足,易造成黄瓜"化瓜"。通过喷施叶面肥,(1%红糖+0.2%磷酸二氢钾+0.3%尿素)和适时揭盖草苫及适当放风等措施,可减少"化瓜"。高温:白天温度高于32℃,夜间高于18℃时,黄瓜光合作用受阻,呼吸作用增强,因营养消耗过多易产生"化瓜";高温还会影响雌花的形成,且易出现畸形果。遇到这种情况应加强放  相似文献   

6.
李振  王洁 《农家之友》2004,(6):28-29
随着温室大棚在黄瓜栽培上的广泛应用,黄瓜带有苦味的问题愈来愈突出,不但影响了黄瓜的品质,而且严重地制约了消费,从而大大降低了温室大棚黄瓜生产者的经济效益。笔者就生产中黄瓜苦味出现的原因及控制技术措施介绍如下,谨供黄瓜生产者参考。1、发生原因。瓜类植物的苦味是由一类叫苦味素或葫芦素的物质引起的。此类物质共有14种,根据分  相似文献   

7.
正1原因大棚早春西葫芦栽培,易出现果实膨大中途停止、黄化、萎蔫。最后威干瘪状,在花前、花后均可能出现这种症状,俗称化瓜。造威化瓜原因有以下几点:1、早春栽培,叶片同化机能下降,植株光合积累少。2、由于西葫芦为异花授粉蔬菜,在低温、高湿下花粉发育不良,而且不易散发花粉,雌花不能接受花粉受精而导致化瓜。3、早春大棚栽培,受低温短日照影响,导致西葫芦多开雌花,少开雄花,因而造威授粉不良而化瓜。有些品种低温  相似文献   

8.
我地菜农实行黄瓜早春栽培,获得亩产鲜瓜3500多公斤,产值达3000元的好收成。他们的主要经济是: 一、选用良种 应选早熟、高产、耐寒、抗病的“宁丰三号”、“津研四号”、“宁丰一号”、“山东密刺”和“白丝条”等黄瓜良种,这些品种不易发生弯曲、大小头和尖嘴细腰瓜条。 二、选地育苗  相似文献   

9.
黄瓜发苦是因其植株内有一种叫苦味素 C 的物质。就目前的黄瓜品种来看,绝对没有苦味的黄瓜品种是不存在的,因此,应选择苦味稍轻的黄瓜品种,同时重视栽培措施的合理运用。1、温度。当气温或地温低于13摄氏度时,细胞渗透性降低,养分和水分吸收受到抑制,黄瓜易出现苦味;大棚温度高于30摄氏度且持续时间过长也会导致黄瓜发苦。因此  相似文献   

10.
常言道:五瓜常吃到,小病不易靠。这“五瓜”指的就是黄瓜、丝瓜、南瓜、冬瓜和西瓜。一、黄瓜黄瓜以嫩瓜条供食用,含水量高达96%-98%,是瓜果蔬菜中最高的。炎夏季节,口燥舌干,一根黄瓜就使人口渴顿解,甘凉满口。它含的纤维素非常丰富,能促进肠蠕动,利于排...  相似文献   

11.
黄瓜的育苗与结瓜习性刘玉奎黄瓜育苗的主要条件是温度、光照、水分和营养等,这些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雌花的形成,并决定结瓜的状况。黄瓜种子播种后,到子叶出土展平即进入花芽分化期,开始分化时为无性时期,随即进入两性期(约80天),最后为单性期(约20-28天...  相似文献   

12.
随着温室大棚在黄瓜栽培上的广泛应用,黄瓜带有苦味的问题愈来愈突出,不但影响了黄瓜的品质,而且严重地制约了消费,从而大大降低了温室大棚黄瓜生产者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土瓜栽培法     
土瓜是人们喜爱食用的土特产品之一,具有色鲜嫩美、汁多味甜、个大产高等特点。云南省弥勒县朋普镇大山龙村栽培土瓜历史较久,素以“土瓜之乡”著称。他们有丰富的栽培经验,现介绍如下:一、选地播种土瓜宜栽于红壤地或开垦的坡地、沟箐、凹塘地(不会积水)。连作、轮...  相似文献   

14.
正畸形果1.主要表现:(1)偏头瓜。果实发育不平衡,一侧发育正常,而另一侧停滞,是由于子房发育不良、授粉不均匀和受精不良引起的。(2)扁形瓜。瓜的横径大于纵径,使瓜呈扁平状。低节位雌花坐瓜或坐瓜期气温较低,易形成扁形瓜。(3)尖嘴瓜。瓜的花蒂部位变细,果梗部位膨胀。果实膨大期养分供应不足,以及高节位坐果,易形成尖嘴瓜。(4)葫芦瓜。瓜的顶部接近花蒂部位膨大,  相似文献   

15.
蔬菜新秀──绿宝瓜绿宝瓜是我国近年培育成的新型珍贵菜瓜。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种子工作会议上,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认为这是一种珍贵的菜瓜品种。绿宝瓜果实圆型,表皮绿色,瓜肉浅绿色,实心,切开后有一股清香味,其肉质味道介于西瓜和黄瓜之间。绿宝瓜有四大优点:...  相似文献   

16.
西瓜坐瓜率低是影响西瓜高产栽培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认真分析坐瓜率低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就能促进西瓜高产。一、坐瓜率低的原因1、营养生长过旺或过弱:西瓜生长期间,因氮肥施用过量造成管理不善,会造成营养生长或生殖生长不协调,茎叶生产消耗养份过大,导致花、果因氧分供应不足而脱落;营养生长过弱,植株矮小,光合产物积累少,从而导致落花瓜。2、光照不足:西瓜是需光性强的作物。因此光照不足时,会造成西瓜生长发育不良,植株生长势弱,进而引起化瓜。3、水分不足:开花结果期,因水份不足,使花粉萌发率低,受精过…  相似文献   

17.
瓜是重要的农作物和食物资源,因其与粮为辅,又多便于制作贮藏,不少品种还可利用隙地、棚架种植生长,在农业种植中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我国古代瓜业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上古时代北方瓜业比较兴盛,在上古文献中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印迹。秦汉至隋唐时期,南北共同发展,甜瓜、瓠瓜、冬瓜、越瓜的种植比较兴盛,种植技术明显提高,品种信息急剧增加。五代、宋元以来,西瓜、丝瓜、南瓜等相继传入并迅猛发展,黄瓜的种植、食用明显改进,我们传统瓜业的品种结构基本形成。人们充分利用闲隙土地或空间见缝插针种植生产,发挥了积极的社会作用。甜瓜、瓠、冬瓜、越瓜、哈密瓜五种本土原有瓜种,黄瓜、西瓜、丝瓜、南瓜四种外来物种在历史上相继出现,不断丰富我国瓜业资源,构成了我国瓜业演进拓展的生动历史。  相似文献   

18.
<正>北京自元朝建都以来700多年,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诸多讲究生活品质的人云集北京,对蔬菜质量要求高,不仅要鲜嫩、口感好、风味浓,而且外观还要漂亮。黄瓜是广大市民喜食的蔬菜品种,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北京郊区种植的传统风味黄瓜一直深受老北京市民的喜爱,具有风味浓郁、瓜味清香、栽培  相似文献   

19.
夏黄瓜采收逢蔬菜淡季,鲜瓜上市价格稳定,效益好.但夏季温度高、日照长、光照强、暴雨骤雨多,易出现雌花着生节位升高、雌花数少、病虫害多等问题。为实现夏黄瓜的丰产增收.栽培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由于大棚栽培黄瓜管理不当,极易造成“疯长”现象,植株只长秧不结瓜,从而严重地影响大棚黄瓜的产量。因此。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 一、控制温度。黄瓜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是25-30℃之间,不宜超过30℃;夜间温度保持在18℃左右。 二 抑制湿度。当棚内空气湿度超过85%时.应立即进行通风降温;傍晚如果气温在11-15℃时,大棚内应进行通风,以降低夜间棚内湿度,防止黄瓜“疯长”,抑制病虫害的发生,促进黄瓜开花结果。 三、激素保瓜。在黄瓜花期用 100倍的保果灵激素点花和喷花,可使黄瓜多结瓜,保住瓜,并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