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执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10(12):49-51,61
中国与东盟分别是东亚地区重要的国家和区域合作组织,它们之间的政治、经济合作关系对于东亚地区乃至世界的稳定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试图在分析中国与东盟关系现状,弄清双方合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预测他们未来的发展走向以及中国在深化双方关系中应有的策略与态度.  相似文献   

2.
记者了解到,东盟的咨询机构——名人组织在2005年曾做出这样评价,中国与东盟长达15年合作取得了显著的实质成果,在中国与东盟的近两年工作计划中四分之三已付诸实施,中国比东盟其它对话伙伴更为务实及有效率。2006 年是“中国-东盟友好合作年”。那么怎样使双方经贸发展更上一层楼? 为此,本刊专访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副秘书长、中国北京东盟之友商务顾问中心主席许宁宁教授。要有全局的思维“在2005年结束的第9届“10 3”峰会和首届东亚峰会,对东亚区域经贸合作的正确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这对CAFTA建设既是个重任又是个有利环境。美国、日本、韩国、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看重东盟,对 CAFTA建设有利有弊,利在有利东盟经济增长,弊在有竞争态势。”许教授开门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引以为豪的是,我们拥有上干年的传统友谊和贸易往来的悠久历史。令人欣喜的是,我 们今天相互首选对方,组建经济共同体——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密切、这么活跃,已步入了黄金时期。而这一关系的发展已经证明并将进一步证明,它是双方共同需要的体现,它惠及东亚经济乃至于世界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4.
华瑞 《中国经贸》2004,(11):32-36
莱、柬埔寨、印尼、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  相似文献   

5.
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与海外华人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珊 《亚太经济》2003,(6):46-49
改革开放20余年来,东南亚华商利用其与中国的特殊纽带关系,对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与往来做出巨大贡献;目前如何再次发挥东南亚华侨华人经济的优势,推进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持续发展,即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揭晓 《特区经济》2008,(7):92-93
经济与政治的相互作用是国际体系变革进程的一个基本特征。探讨中国—东盟经济关系也需要综合考虑政治、经济和国家战略等因素的影响,进而才能准确地把握中国—东盟经济关系发展的运行情况,并设法巩固和加强有利因素,减少和避免不利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于近日在广西南宁闭幕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正在折射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2004年11月初举办的首届博览会凸现了农产品“零关税”开启的“早期收获”新格局,2005年10月19日开幕的第二届博览会则成为自由贸易区降税产品的最佳交易平台。云集了近2千家参展企业、6千多个推介项目和2万多名专业采购商的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传递出的信息表明,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正在从“早期收获”走向全面“升级”。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需要,贸易效应、阶段目标和具体障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互补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和东盟国家在政治上有共同的地缘,在经济贸易上有广阔的合作前景。双方在资源结构、产业结构、市场需求以及科学技术等方面具有不少的互补性。虽然发展前景非常乐观,但是在合作的道路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过程中研究双方贸易的互补性就变得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10.
《广西经济》2009,(4):F0004-F0004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加强中国-东盟经济管理问题的研究是提升中国与东盟合作水平的关键所在,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近年来,广西大学商学院利用其独特的地缘优势、历史人文优势及广西与东盟间的互补优势,在中国-东盟相关问题的研究方向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1.
“要约-回应”机制与中国-东盟经济合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去20年中,中国与东盟不仅实现了双边关系上的突破,而且在经济合作的制度化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如何理解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关系在过去20年中的突破与发展,双边经济合作的未来走向如何?为了摆脱过分突出经济双赢的解释框架,作者提出了一个要约-回应分析模型,借助契约达成的模式来突出国际合作机制确立的双向参与性和利益多维性。从要约-回应机制的角度,中国-东盟关系过去的发展可由两个关键的要约-回应博弈分为两个主要阶段:即1991年中国与东盟建立正式合作关系和2001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倡议。对这两个阶段的案例分析表明,动态博弈国际合作过程中初次博弈尤其是初次发出合作要约对于促成合作安排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中国与东盟都缺乏足够的动力来克服发出要约的约束条件,双方不大可能在未来短期内(例如2015年之前)提升经济合作制度化水平,双边经济合作将维持在现有的制度框架内。  相似文献   

12.
张淑焕 《西部论丛》2005,(12):17-19
自2000年国家实施西部开发战略至今,国家累计投资西部交通建设1300多亿元,是“九五”时期的5.7倍。2004年国家对西部公路建设投资超过300亿元,超过”九五”时期的投资总量,使我国西部地区交通基础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目前,西部地区公路总里程超过了75万公里,5年新增22万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8600公里,区域通道初步贯通。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东盟在金融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以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方式为理论基础,针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中国与东盟的金融协调合作问题,分析了双方合作的现状及特点,提出相机性协调与规则性协调相结合的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4.
境外经贸合作区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跨境产业合作的重要平台。基于1997-2021 年中国和东盟国家层面的面板数据,将境外经贸合作区的设立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探讨中国—东盟跨境产业合作能否促进制造业竞争力的提高,并从外资流入、市场扩张和技术溢出三个方面对中国—东盟跨境产业合作影响制造业竞争力的中介渠道予以识别。研究发现,经贸合作区这一产业合作模式不仅有利于东盟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还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提高,这表明中国—东盟的产业合作是双方实现制造业共生发展的重要渠道。从机制分析来看,跨境产业合作主要通过市场扩张效应促进东盟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同时,跨境产业合作主要通过市场扩张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基于上述结论,从提升跨境产业合作平台能级,提高外资利用效率,加强双边对话交流,以技术创新赋能合作区发展,增加国内制造业竞争力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一东盟合作已经取得很大进展,尤其在经济领域.但更深层次的合作仍然面临一些障碍和困难,有一些新的不确定因素.推动深层次合作,双方要建立新的价值基础,要认识到合作对双方的相互价值,建立地区化的共同愿景.  相似文献   

16.
王雪  李键 《改革与战略》2012,28(3):143-14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作为中国直接参与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其传统的合作领域——矿产资源合作备受瞩目。矿产资源国际合作主要是矿产品贸易合作和矿业投资合作。矿业投资合作可以取得境外矿产品的控制权,是确保我国矿产资源持续供应的有效方式。目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仍然以矿产品贸易为主,矿业投资合作并无实质性进展。文章认为,发展中国与东盟的相互投资关系,法律调整与法律协调是主要手段,并建议在自由贸易区协议的基础之上,修改相应的双边协议,增强国别合作。  相似文献   

17.
刘莹 《开放导报》2002,(8):30-31
在当代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更多的是由建立自由贸易区开始的.东亚地区是世界经济中最有活力的经济区域之一,但要获得更高"质"和更大"量"的经济增长,必须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才能实现,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阶梯.  相似文献   

18.
东亚经济一体化及东北亚经济合作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东亚地区推进正式的经济一体化的可能性在增大.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日本一新加坡EPA等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以及"东盟+3"(即"10+3")体制,从多方面进行着经济一体化的活动,而且2001年11月在文莱举行的第五届"东盟+3"首脑会议上,韩国的金大中总统建议把东亚自由贸易区作为长期目标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中的东亚经济合作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1.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和以外国直接投资为载体的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商品、资本、技术、知识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的速度大大加快,世界各国及各地区之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关系空前紧密,世界经济日益融合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所谓经济全球化,便是上述过程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杜枫 《走向世界》2010,(6):72-73
首届鲁台科技合作洽谈会、农业科技合作交流会、济台现代服务业合作洽谈会、济台电子信息产业交流会、台商座谈会等为实现济台之间在各专业领域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