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锋 《天津经济》2007,(8):14-16
天津是中国老纺织工业基地,属于纺织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曾与上海、青岛并列为中国纺织业三雄,俗称“上青天”。在促进经济发展、解决就业、出口创汇和上缴利润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天津纺织随着嫁接、改造、调整的深入发展,区域的产业集群已基本建成,天津纺织新的主体地位已形成,需要重新树立起“天津纺织”的区域品牌形象,促进天津纺织工业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浙江纺织产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纺织业发展趋势和面临的困难改革开放以来,断江纺织产业持续高速增长。特别是1995年以来,全国纺织产业步入结构调整期,总量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但浙江纺织产业依然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近两年又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随着纺织产业快速增长,出口也大幅度增加,行业利润总额逐年稳步提高,从2000年开始成为仅次于江苏省的全国第二大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基地。  相似文献   

3.
梁桂 《中国高新区》2008,(11):22-23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也是国家火炬计划实施20周年。作为改革开放的探索和实践,火炬计划为推动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探索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4.
浅谈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纺织产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的升值对于中国出口创汇最大的支柱产业--纺织业来说冲击是显而易见的.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纺织业带来了各种正面的影响--纺织业结构调整、减少贸易摩擦等,但也有不利影响,纺织产业销售利润下降、出口风险增加、减缓了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中国纺织产业应该做好相应调整,通过保值措施规避风险,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调整纺织产业结构,与国际纺织产业接轨,并加强行业整合.以全新有效的战略来应对这一挑战.  相似文献   

5.
产业发展战略模式是着眼于产业发展全局.考虑产业近、中和远期发展过程.对产业模式进行的整体筹划。产业发展战略模式是决定动漫产业健康迅速发展,甚至成功的关键。产业发展战略模式的创新是关系到产业发展的战略性、决定性创新。在经济全球化,动漫产业国际化和市场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动漫产业,应借鉴动漫产业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模式,以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形成的成功经验,采用以原创为核心,服务外包、衍生品设计生产、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为支撑,五个方面同时并举的动漫产业发展模式,对于激发中国动漫产业巨大的发展潜能,发挥后发优势.产业迅速崛起具有关键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九十年代特别是过去的五年,上海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浦东开发开放为契机,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坚持大力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始终不渝地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全面启动和实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保持上海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日本纺织服装产业升级及中日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纺织服装产业在面临本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和贸易摩擦的内外升级压力下,通过产业转移、产品创新、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技术纺织品和时尚产业,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完成了对纺织服装产业的改造。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虽然面临着与日本当年相似的升级压力,但也存在着相异特征如大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实力、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和产业政策的有效性等不如当年的日本。通过分析日本的纺织服装产业的调整过程和经验教训,并对中日纺织服装产业升级进行比较,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阮美菊 《山东经济》2009,25(5):75-80
纺织服装产业一直是我国传统上具有竞争优势的部门,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看,目前在国际分工中仍处于生产制造的低端。资源环境对产业发展的约束,以及产业内部结构性矛盾突出,已成为制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我国纺织品服装的显性比较优势出现了逐渐弱化的趋势。本文针对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现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因素加以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有能者善取.通悟者懂舍”。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仅是一种选择.更是一个取舍的过程。河北省蠡县是全国闻名的“纺织大县”、“中国皮都”。改革开放以来,蠡县人以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魄力,创造了纺织、皮毛皮革两大产业飞速发展的成就.给蠡县带来了一时的辉煌和荣耀.  相似文献   

10.
石碣转型——中国IT名镇从“制造”走向“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中国IT名镇之称的东莞市石碣镇,曾是中国电子制造业发展初期代工生产模式的成功代表;如今,石碣镇又开始调整其电子产业发展战略,创建自己的品牌和知识专利,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产业转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肖夏 《中国经贸》2008,(1):79-81
2007年年关已至,作为全球纺织行业第一生产、出口、消费大国,中国的纺织服装业风雨征程,格外艰难。一年来,受人民币持续升值、出口税率变化、加工贸易新政影响,以及面临劳动力、原材料、能源等生产成本要素不断加大等严峻现实,我国纺织服装业单纯依靠出口带动产业增长的发展之路愈发困难。此外,世界主要纺织品市场格局日益调整,贸易摩擦和限制措施频仍不断,使得纺织服装业更加雪上加霜。尽管内外部压力重重,但2007年中国纺织服装业整体依然运行良好,显示出纺织业作为中国出口的“拳头产品”,一直保持了旺盛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鞋业最大的生产基地是广州、温州、泉州和成都,被称为“三州一都”。成都以生产女鞋著称,被誉为“中国女鞋之都”。随着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属于劳动密集型的鞋业生产必将向内陆地区转移。而四川鞋业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加上各种资源优势,将成为产业转移的“落脚点”。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3.
绍兴市纺织产业市场结构与产业组织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绍兴的纺织产业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了完备的产业体系。为了分析目前绍兴纺织产业市场的竞争格局以及今后发展方向,文章试图应用产业组织理论,对绍兴纺织产业的市场结构及其成因、纺织产业组织的目标模式作一分析,并从建立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提高纺织产业市场集中度、发挥纺织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提高纺织产业技术支撑能力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靖 《改革与战略》2011,27(1):127-129,167
纺织产业是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但在满足国内需求、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我国少数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之一。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不但给我国纺织产业增加了压力,同时也是调整产业结构与拓展发展空间的契机。因此,文章提出在国家积极扩大内需市场导向下,我国纺织产业应通过产业转移,调整区域布局,推动跨区域纺织产业链的形成与产业整体升级。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贸》2011,(19):58-5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机电产品进口为提升国内产业装备水平、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创新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回顾这30多年的历程,中国机电产品进口实现了规模不断扩大、占比不断提升、商品结构不断优化、来源地多元化等巨大变化,尤其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随着关税的大幅减让和非关税措施的逐步取消,机电产品进口大幅增长,  相似文献   

16.
企业关切     
前沿政策■工信部: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总体实施效果良好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朱宏任于近日表示,我国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总体实施效果良好,汽车、钢铁、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均扭转了生产大幅下滑  相似文献   

17.
深度一体化:绍兴轻纺产业集群升级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深层次嵌入全球纺织服装生产网络为路径,以打造与经济全球化相匹配的区域性资产为依托,以提升集群企业的技术能力和国际营销能力为手段,来实现集群持续的整体性产业升级.应当成为绍兴轻纺产业集群的一项长期发展战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万华 《中国经贸》2014,(9):79-79
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在本文中阐述了当前四川纺织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四川纺织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四川纺织产业科学发展的对策措施,供业内同行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9.
宗文龙 《浙江经济》2013,(20):52-52
联合国教科义组织认定,文化产业是天于文化内容的创造、生产和商业化的产业。中国随着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义化产业发展不断提升,但是还没有从战略高度来理解文化产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1978—2019年中国劳动力市场实际数据进行参数校准,探究新一代信息技术进步对中国劳动力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发现:基准模型能够较好地刻画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大产业劳动力结构变迁的动态特征;稳健性检验表明,市场结构扭曲和生产结构差异对劳动力份额变动的影响作用有限;反事实实验结果显示,新一代信息技术进步会加速中国劳动力份额的调整进程,新一代信息技术进步空间的提升和其在三大产业中渗透率的提高会促进中国劳动力结构优化,其显著特征为第一产业劳动力份额显著下降,而第二产业劳动力份额则随着第三产业劳动力份额持续上升呈“驼峰型”变动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