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戚文海 《中国经贸》2007,(12):54-57
中俄经贸关系的发展实践表明,中俄之间贸易较多,合作不够,科技合作更显不足。提高两国的合作水平仅靠贸易很难奏效,一般商品贸易推动双边合作的潜力很有限,需要在高水平上加强两国科技合作,通过共同创新,优势互补,实现两国的共同繁荣。应按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所赋予两国在经济科技合作上的新内涵,摒弃传统合作的狭隘利益,打破束缚两国合作的旧有局限,着力面向未来,从长计议,  相似文献   

2.
韩立华 《科学决策》2007,(10):50-51
2006年中俄双边贸易已连续8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今年3月胡锦涛主席借出访俄罗斯参加俄罗斯“中国年”活动之机,又带去了高达43亿美元的经贸订单,并在《中俄联合声明》中强调要提高双方经贸合作的质量与水平,提出中俄两国要“做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伙伴和共同创新的科技合作伙伴”。可以说,当前的中俄经贸关系正处在两国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两国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对中俄经贸关系步入新阶段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建议促进中俄两国贸易结构升级,稳步推进能源合作;进一步挖掘货物出口潜力;努力提高中俄地方合作水平;重点加强我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区域合作;完善民间贸易退税制度,做大做强边境民间贸易。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油气资源潜力巨大,开采前景乐观。中俄油气合作的基础是供需互补潜力,不过,国际油气行情持续升温使两国合作的条件发生变化,合作目标和利益取向分歧扩大,合作出现阶段性徘徊。通过对中俄油气合作状况的分析可以大致确定至2020年前两国合作可能达到的规模和权重,这可以作为把握两国中期(至2020年)合作前景的重要尺度。从发展过程看,两国油气合作在经历“酝酿”和“启动”两个阶段后已经进入第三阶段。反映两国阶段性合作规模和权重比从零起步逐渐扩展到的实际进程。两国在现阶段的油气合作更具务实性,对此,中国应该积极借助新的有利条件推动合作的发展,争取双赢结果,确保自身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5.
中俄经贸关系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关系中越来越重要的环节,如何处理中俄经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推进中俄经贸关系的发展,不仅对中俄两国经济,而且对世界经济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现在中俄经贸关系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2022年2月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西方国家对俄罗斯金融、贸易、能源、科技、物流等领域实施了数轮经济制裁。危机升级一周年之际,制裁由2022年的全面一级制裁升级拓展到实质的二级制裁,促使俄罗斯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构对外经贸关系。展望未来,中俄两国经贸合作面临产业链重构升级、能源低碳转型等问题。推动中俄经贸关系高质量发展,首先要优化两国贸易结构,加强互补性产品贸易领域合作;其次是推动中俄边境地区合作,带动两国全局性的地区合作深化;最后是扩展两国主权财富基金合作,助力双边与多边投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两国在各领域特别是经贸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由于地缘关系的毗邻性、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和产业结构的互补性,决定了中俄两国在商品、资源、技术和资本等方面的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油气资源潜力巨大,开采前景乐观。中俄油气合作的基础是供需互补潜力,不过,国际油气行情持续升温使两国合作的条件发生变化,合作目标和利益取向分歧扩大,合作出现阶段性徘徊。通过对中俄油气合作状况的分析可以大致确定至2020年前两国合作可能达到的规模和权重,这可以作为把握两国中期(至2020年)合作前景的重要尺度。从发展过程看,两国油气合作在经历"酝酿"和"启动"两个阶段后已经进入第三阶段,反映两国阶段性合作规模和权重比从零起步逐渐扩展到的实际进程。两国在现阶段的油气合作更具务实性,对此,中国应该积极借助新的有利条件推动合作的发展,争取双赢结果,确保自身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9.
从长远来看,把业已建立起来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进到新的高度,需要积极与务实地发展两国经贸关系,不断提高两国之间经济利益的依存度,而加强中俄间的区域合作是提升两国经贸合作水平的重要一环。这几年来,中俄区域合作有利因素在增加,突出表现在:两国相互战略依托关系不断强化;两国发展战略经济利益切合点在增多;确定了区域合作的重点领域。因此,可以认为,中俄面临区域合作的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东北亚经济区域内各国各类市场的现状、运作规律、基本特点和走势,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发挥我国的优势.中俄战略协作关系的确立,为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两国需求差异大,互补性强,市场开发的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