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澳大利亚大陆的面积为769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世界经济好转,澳大利亚政府开始实施新的税制改革,经济继续强劲地增长。胡锦涛主席2003年在访问堪培拉时签署的经贸框架是双边经济关系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该框架包括双方承诺进一步促进贸易往来和贸易自由化,促进能源和矿产、农业等重要领域的合作,以及在经贸方面的互访。  相似文献   

2.
欧盟是一个发育成熟的大市场,其商品、科技、劳务、服务和旅游都非常发达。整体实力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生产总值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40%,是世界上第一大经济贸易集团。因此加强与欧盟的经贸合作对发展我国经济,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作为世界最大经贸集团,中国和欧洲经济互补性很强,经贸发展潜力仍然很大。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欧经贸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这不仅表现为中欧经贸往来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质量的日益提高,而且还得到了强有力的政治支持和法律保障。由此可见,进一步加强两国间贸易关系,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而不断升级是市场经济理论发展的必然哲理。因此,发展中欧贸易关系有利于推动双边经济增长和促进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3.
2011年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正式实施的第一年。事实证明,ECFA的实施有力促进了两岸经济特别是台湾经济的发展,不断扩大两岸经贸往来,更加密切两岸经济联系,更积极地推动了两岸双向投资。  相似文献   

4.
2011年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正式实施的第一年。事实证明,ECFA的实施有力促进了两岸经济特别是台湾经济的发展,不断扩大两岸经贸往来,更加密切两岸经济联系,更积极地推动了两岸双向投资。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对外开放不断深化,有效推动了我国从封闭型经济体系走向开放型经济体系,创造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奇迹。特别是“入世”以来,我国实现了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然而,随着1999年西雅图谈判不欢而散、2001年多哈回合无果而终、2003年坎昆会议陷入僵局,主要国家纷纷开展多双边经贸谈判,呈现了自由贸易区成为WTO框架下国际经贸形式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6.
高鑫 《中国报道》2011,(6):52-53
作为海峡两岸经贸交流的重要平台和对台经贸政策先行先试的重要窗口,海交会在海峡两岸交流方面书写了多项"第一"。在国务院正式批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十二五"开局之年、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实施第一年的有利时机下,  相似文献   

7.
温家宝总理2005年1月考察深圳关于“发展开放型经济”、“在体制创新中更好地发挥试验田作用”、“密切与香港合作”等指示,为深圳经济特区的进一步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我们生存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两大潮流之中,这正是世界各国“开放型经济”得以产生和形成的土壤和温床。然而,世界经济全球化并不等同于世界经济一体化,两者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这是因为,经济全球化是“经贸活动在全球范围和领域的扩大”,它的基本动力与作用是促进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经济一体化则是“不同的经济主体之间在体制和机制上的衔接”,它的基本动…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贸》2015,(18):9-9
商务部网站消息,8月23日下午,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率团出席了第18次东盟-中日韩经贸部长会议。高虎城指出,中国高度重视与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的合作,按照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和李克强总理在去年“10+3”领导人会议上强调的东亚实现繁荣是人民之福,与相关国家加强合作,共同应对世界经济深度调整、风险显著上升的挑战,积极参与和推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促进本地区和世界经济稳定健康发展。高虎城还在会议中就与“10+3”国家加强经贸合作提出了三点意见。  相似文献   

9.
"印太经济框架"是美国"印太战略"下,为了拉拢印度等国遏制中国发展,在贸易、供应链等及相关规则制定方面进行"去中国化"的战略举措."美台21世纪贸易倡议"在这一背景下推出,基本内容与之相似,既不利于两岸经贸发展,也将削弱台湾地区经济整体实力.在当前复杂严峻环境下,应继续促进两岸经贸交流,深化两岸产业融合发展,降低该贸易倡议引发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美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文华 《科技和产业》2010,10(1):114-118
中美经贸关系在迅速发展的同时,经贸摩擦不断。究竟如何看待中美经贸摩擦无疑是个需要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重要课题。近些年的中美经贸摩擦主要是经济原因引起的,同时也有政治原因;中美经贸摩擦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避免或减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