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国已加入WTO,WTO带给中国企业的不仅仅是机遇,而更重要的是挑战。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策略来应对这一挑战。  相似文献   

2.
我国加入WTO,带给中国企业的不仅仅是机遇,而更重要的是挑战。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企业必须制定科学的总体财务管理战略,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策略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3.
张明 《经济师》2002,(10):251-251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 ,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特别是我国已加入WTO ,企业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 ,面对强手如林的跨国企业集团 ,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国际市场形势 ,如何尽快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使其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是我们每个企业家应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就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问题谈了看法  相似文献   

4.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特别是进入新的世纪,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知识经济迅速崛起,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际上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围绕着人才、国民素质和创新能力展开。教育发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前途命运。同时,我国加入WTO,经济、教育、科技的许多方面都必须与国际接轨,我们的教育市场也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增强产业意识,发展教育产业,是我们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  相似文献   

5.
经过改革开放20年特别是“九五”以来的发展,我省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基本良好,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如期实现了第二步战略目标。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我国已加入WTO,使我们的发展完全置身于国际竞争中。面对这些发展和变化,我们必须审时度势,提高竞争力,努力推进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和WTO后严峻的国际竞争形势,肩负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使命,我国应当利用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良好时机,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吸引和激励更多的全球优秀人才,尤其是事业有成的海外学子回国大展鸿图,为此,我国必须优化人才吸引和激励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李焕荣  林健 《经济论坛》2004,(17):61-63,79
在WTO环境下,中国的经济正式融人以全球资源配置为基础的世界经济体系之中,我国企业全面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其国际竞争力的强弱不仅影响到其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未来前途。本文通过对被美国著名管理大师P.Drucker称为“工业中的工业”的汽车企业组织模式发展演变过程分析,说明战略网络(strategic networks)是现代企业组织模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关思甲 《当代经济》2016,(27):14-16
钢铁工业隶属战略重要产业,钢铁工业产业安全是指中国钢铁工业在开放的条件下,既能保证满足国民所需、又能在国际竞争的发展进程中保持民族产业持续生存和发展、乃至对国家经济安全支撑的能力.中国钢铁工业产业安全问题分为“技术落后,落后产能严重”、“国内投资的低水平重复扩张,资本集中度低”、“铁矿石价格受制于人,出口产品贸易摩擦加剧”三个主要问题,是中国经济整体存在问题的代表.对中国钢铁工业产业安全问题的研究落后、缺乏系统性,2011年起重视程度在进一步加深.  相似文献   

9.
一、加入WTO,企业必须全方位更新财务管理观念 财务管理观念是指导财务管理实践的价值观,是思考财务管理问题的出发点。面对崭新的理财环境,企业若不全方位更新财务管理观念,就很难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笔者认为,加入WTO后企业应树立  相似文献   

10.
李曼云 《现代财经》2003,23(6):43-46
加入WTO,使我国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当今用信息技术武装起来的国际竞争对手,我国企业只有尽快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加大信息化资金投入,大力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等,才能全面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应对加入WTO后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傅京燕 《现代财经》2004,24(10):54-58
出口鼓励是我国重要的贸易政策,也是我国促进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措施。加入WTO后。我国现行的出口鼓励政策必须作相应的调整,制定符合WTO规则、与国际惯例相一致的出口鼓励政策。  相似文献   

12.
卢仁山 《经济论坛》2005,(20):31-33
根据WTO乌拉圭回合最后协议,从2005年1月1日起,WTO成员国间纺织品服装配额全部取消,我国纺织服装的传统大市场欧洲、美国、加拿大对我国实行多年的配额限制将不复存在,我国纺织服装行业进入一个全新的后配额时代。但是,美国与欧盟为了保护其国内纺织服装生产厂商的利益,置WTO的准则和协议于不顾,对来自中国的纺织服装产品屡屡设限。面对机遇与挑战,武汉纺织服装业应如何基于自身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武汉纺织服装产业的振兴,这是政府、  相似文献   

13.
浅析制约国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靖婧 《时代经贸》2006,4(11):77-78,80
创新是金融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是推动国有商业银行持续发展不竭的动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过程中却存在许多突出问题以及产权、金融管制等因素的制约。面对金融全球化趋势和加入WTO后外资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如何推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发展,解决其金融创新中出现的问题与制约因素就成为当前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钢铁工业差距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桂萍 《技术经济》2000,19(6):10-12
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 ,已经进入以结构优化为主流的发展阶段。中国钢铁工业经过长期高速发展 ,1996年已突破 1亿吨钢 ,跃居世界第一位 ,成为名符其实的产钢大国。但从资源配置、生产规模、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分析 ,中国远不是钢铁生产强国。研究世界钢铁工业结构优化的态势 ,认识中国钢铁工业的地位 ,增强中国钢铁工业竞争力是极其重要的。一、资源配置和产业集中度的比较近几十年来 ,世界经济趋向于跨国发展。钢铁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企业规模的大型化。从一定意义上讲 ,一个国家大公司的数量与水平 ,已经成为衡量这个国家…  相似文献   

15.
李彬 《经济师》2004,(3):240-241
文章认为 ,在加入WTO以后 ,面对国际竞争 ,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我国现在无论是从产权制度、系统职能还是监管水平方面都跟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有相当大的差距 ,因此 ,我们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按部就班 ,分步完成混业经营与混业管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孙维琦  梁梅生 《经济师》2002,(5):265-265
文章认为 ,加入WTO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我们必须勇敢地直面危机 ,可能更有利于企业进步。要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就必须壮大企业持续开发新产品的能力、发明专有技术的能力和创造先进营销手段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杨丹辉 《当代财经》2002,(8):51-54,64
根据WTO相关规则及中国入世议定书,加入WTO后,我国贸易制度将发生一系列变化,主要涉及进口制度、出口制度、货物贸易经营权、服务贸易市场准入、贸易制度的实施、WTO基本规则和普遍适用以及与贸易有关的国内政策调整。我国现行外贸体制与WTO规则离入世议定书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因此,必须应对进出口制度进行全面调整,构建与WTO规则相吻合的新型外贸体制,以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的发展形势。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已悄然来临,WTO脚步声渐近,科技与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科技是21世纪国际竞争的焦点,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为了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不断地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努力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目前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低下的问题还没有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和WTO的挑战,认真研究和解决如何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蠢国企业渍术创瞩隘力皿下的原回 分析 企业规憧偏小,技术创新资源稀缺 技术创新是一项高投人的活…  相似文献   

19.
今年来中国汽车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汽车产品系列和生产布局。中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成功实施,即通过设置高关税壁垒和其它非关税壁牟,实行汽车工业进口替代。但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WTO,这就意味着中国必须按照WTO的游戏规则,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关税壁垒的降低和非关税壁垒的逐步拆除使得“散、乱、差”的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考虑到汽车工业是产业笑联度高、对国家经济安全有重要影响的产业.因此,调整和制定正确的新时期汽车工业发展战略,在WTO架构下推动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和结构优化,对于加快工业化进程,确保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贾迪 《技术经济》2003,22(4):48-50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金融业将直接进入国际竞争的大环境,并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中国金融业改革虽然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其金融服务水平和金融技术能力以及中国金融人才的素质仍处于较低的水平,特别是面对洞开的世贸组织大门,如何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发展我国的金融业,增强我国银行业实力以及对外来金融力量的强大冲击,现已成为我们目前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