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博 《东北之窗》2012,(12):38-39
6月5日上午,大连旅顺口区政府礼堂红旗飘扬。到处一派喜庆气氛。无数的旅顺经济开发区的奠基者、见证者和支持者共同回顾20年的风雨历程。20年间,旅顺经济开发区从当年的一个5.8平方公里的港前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城市功能日益完善、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地位显著提升的现代化产业园区。成为全市乃至辽宁沿海经济带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旅顺经济开发区正在全面实施“二次创业”,力争用3到5年的时间,实现再造一个开发区的新目标。  相似文献   

2.
以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为契机,着力在搞好科学规划、增强中心城镇的承载力、提升产业和人口集聚的支撑力和增强农民群众的转移力上下功夫,加快欠发达地区人口和产业集聚。[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聚已经成为区域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力量,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但是,跨国公司的介入对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将从跨国公司的视角分析产业集聚的变革。  相似文献   

4.
目前,江苏沿海大开发战略已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机遇期,如何全面地认识江苏沿海地区产业集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对进一步合理规划江苏沿海产业发展布局,培育产业载体,增强产业活力,加快产业进程,促进沿海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从区位熵和行业集中度这两个角度对江苏沿海地区的产业集聚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指出江苏沿海目前产业集聚的现状以及不足,并对如何加快沿海地区产业集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5.
张耀邦 《老区建设》2006,(11):34-35
江苏滨海沿海经济带位于我国东部黄海之滨,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中的欠发达区域,紧依发达的长三角经济圈北缘,海岸线长44.6公里,沿海区域面积656.7平方公里,境内拥有国家二类开放口岸——滨海港和省级经济开发区沿海化工园,开发前景广、潜力大。近年来,随着省、市沿海经济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滨海沿海经济依托化工园的启动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2005年,化工园区实现销售12.7亿元,工业增加值6亿元,入库税收7145万元。  相似文献   

6.
一、临港经济发展初显成效,成为全市县域经济重要增长极 近年来,临沂市委、市政府把临港经济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作出了“东接南融”的重大战略部署,设立了省级临港经济开发区,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临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相关县区加大了工作推进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7.
印染产业集聚升级:绍兴县的成功实践和示范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绍兴县计划在5年时间内将80%的印染企业集聚到滨海工业区,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这为浙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示范园、"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芯港小镇)等高能级产业平台拔地而起,一批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的产业项目谋划落地;优质中小企业快速成长,8家企业上榜全国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入围数与慈溪一起并列全市第一;宁波高端装备海外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等引才平台汇聚全球智力,赋能产业转型……近年来,北仑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六争攻坚"当标兵、"三年攀高"争先进工作部署要求,立足自身实际,加快推进"项目争速""产业争先",全力破解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扎实推进专项行动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聚是现阶段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本文旨在了解泛长三角区域细分产业的聚集度,在一定程度上把握该区域产业竞争优势,进而提出促进产业集聚的政策建议,用以指导产业规划。  相似文献   

10.
加快培育福建产业集群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宜新 《开放潮》2005,(8):22-24
2004年初,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同年8月,省委七届七次全会对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作出全面部署,加快产业集聚和培育产业集群被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六大措施之一而提出。培育福建产业集群问题引起了全省上下的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11.
生态环保产业作为"21世纪最具生命力的朝阳产业",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突出,已成为国际经济科技竞争和商业竞争抢滩"布局"的新领域。产业不成规模、产业层次不高、分散不够集群、市场拓展困难、开发能力不足,是宁波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宁波还没有形成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的规模效应。加快宁波生态环保产业集群集聚发展,要着力做好产业规划,加快建设生态环保产业园区,激发企业主体活力,扶大扶强龙头企业,加快关键共性技术及装备研发,加快构建政策支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产业集聚的城市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产业集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以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为起点探寻了城市化与产业集聚的关系:产业集聚与城市化是相辅相成、互进互动的关系,一方面产业集聚形成了城市且使城市化进程加速,另一方面城市的形成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强化了产业集聚。因此,政府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既要加快产业集聚推进城市化进程,又要搞好城市规划,充分考虑产业集聚的需要,为产业集聚创造条件,以实现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推动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是新型工业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发展层次、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如皋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始终坚持走集聚集约发展之路,抢抓全省沿江开发战略机遇,倾力打造沿江经济增长极,始终坚持科学规划、“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互动、载体打造、龙头项目推动集聚集约发展,通过强“极”带动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4.
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国家级战略布局增长极被赋予了“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的定位。本文分析了目前滨海新区产业的聚集扩散现状,提出为实现这一定位,天津滨海新区应大力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等,加快产业升级以应对来自国际国内的挑战,通过服务区域发展加快自身发展,从而做到扩大集聚扩散效应。  相似文献   

15.
当前,文化产业集聚园的经营形态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企业集聚和企业总部集聚,第二种是交易平台的集聚,作为一个产业或者多个产业的主要交易基地,第三种是专业化的产业链形态的企业集聚园。但是,目前存在一些误区,需要我们理清思路,否则在今后做产业集聚园时会有很大的盲点。  相似文献   

16.
17.
抓住区域经济一体化机遇,实施产业集聚战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产业集聚超强的竞争力来源于产业集聚特质形成的集聚效益,确立产业集聚竞争优势是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有效途径.在面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机遇下,广西要转变依赖资源的竞争方式,实施产业集聚战略.加强区域协调,是实施产业集聚战略的重要保障,为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环境规制的正、负外部性通过企业的区位选址来影响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发展。利用2011—2017年长江经济带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长江经济带及其上、中、下游的环境规制对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是分区域还是整体,长江经济带的正式环境规制和高技术产业集聚之间都存在"U"形非线性关系;除了中游地区,长江经济带上游、下游和整体基本都还处于"U"形曲线的左侧下降阶段,即正式环境规制和高技术产业集聚之间呈反向变动关系;在非正式环境规制中,收入水平是一个重要因素,它对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各区域应根据实际情况划分环境规制强度,以达到"U"形曲线的拐点。同时,各区域还应该注重引导消费者偏好向绿色健康发展,倒逼企业科技创新,吸引高技术产业集聚。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聚过度会引发模仿驱逐创新的"柠檬市场"形成,从而降低集群内企业科研投入收益弹性,降低企业后续科研投入的积极性,甚至影响整个集群的科研投入。通过对珠三角产业集群空间集聚度的测度以及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状况的实证分析,印证了产业集聚过度阻碍集群创新和集群升级的观点。珠三角产业集群升级要以降低产业集聚度为根本,通过加强对集群内企业创新成果的保护和集群内创新体系的建立实现珠三角产业集群升级。  相似文献   

20.
一个地区的资源禀赋影响该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对中国中部地区的湖南、湖北、江西、山西、安徽、河南(这六个省简称为“中部六省”)的资源禀赋进行分析,测算作为产业接收地的中部六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要测算的能力包括在投资环境、自然资源、交通便捷、技术创新、劳动力成本等五个要素上表现出的单项能力及其综合能力。从产业集聚指数视角,分析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这五个省市简称为“沪苏浙闽粤五省市)当前产业发展格局,得出这五个省市那些具有产业转移趋势的产业分布范围。通过建构产业吸引力指数,分别计算中部六省和沪苏浙闽粤五省市之间的产业吸引力。从工业细分行业方面,横向对比分析中部六省在对沪苏浙闽粤五省市产业转移的承接当中,确定产业接收范围,以及接收的产业将如何分布。着重以湖南省为典型案例,分析该省在承接产业转移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测算该省在承接来自于沪苏浙闽粤五省市的产业转移当中,能够承接的产业领域和产业分布范围,并从招商环境、产业集群、企业自主创新、产业承接政策等方面,对该省承接产业转移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