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苏颖宏  王勤 《特区经济》2007,226(11):21-22
本文通过对中国与东盟各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与东盟各国在产业分工中的竞争与互补关系,指出了在东盟区域的产业分工协作中,我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3.
张峰 《港口经济》2013,(1):19-21
本文从国际航运中心转移的角度分析了一国制造业兴衰与航运之间的关系,世界制造业中心转移的历史也就是国际航运中心转移的历史。国际航运与国际分工是相互促进的,国际分工的发展,促进了航运业的发展。因此,一国航运业的发达程度体现了其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制造业的兴衰从而实体经济的兴衰决定了一国经济的兴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航运经济,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型国际分工体系对经济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飞跃,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强大动力,由美国主导的沿信息产业价值链形成的新型国际分工体系。由于其具有的缺陷使美国新经济周期衰退过早来临。新型国际分工体系也提高了各国经济活动的一体化程度,使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周期呈现出与美国同步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中国制造"与世界工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就“中国制造”与世界工厂这两个基本概念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以中国制造业日前的条件和水平并不能说明“中国制造”已经跃居于世界前列。中国制造业目前的状况仍然停留在基础加工上,远没有达到研发、设计、工程、制造、服务等完善的产业发展桂,最多只能说中国是世界产品最大的加工地和组装地,所以MADEINCHINA只具有符号意义。在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总趋势下,能否成为世界工厂已经不是一个国家战略选择的结果,更多的是国际分工的自然结果,有其客观性的一面。就中国目前所处的国际环境以及中国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多障碍来说,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路还很长。  相似文献   

6.
闫鸿鹂 《北方经济》2009,(22):35-36
一国产业结构的变动与国际分工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要在更高的层次参与国际分工,离不开对国际分工与国际产业转移的相互关系的把握。文章首先总结了当代国际分工新特点,阐述了国际分工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内在联系,并对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产业发展战略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国际分工体系思想从国际分工体系的主导者、分工规则和分工格局等维度考察国际分工体系,并形成了对国际分工体系的演变与实质较为系统的阐释与分析,在理论层面有助于认识国际分工体系的历史演变、实质与当代变化,在实践层面有助于探索我国应对当代国际分工体系的挑战的策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在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国际分工体系思想的基础上,不断系统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和层次,以创新驱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从而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王占东 《改革与战略》2008,24(10):32-35
分工与协作是人类劳动的两种组织形式,是人类历史发展中两个极为重要的现象。近代以来,一些学者和经济学家围绕分工与协作提出许多理论观点,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分工与协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文章以分工与协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为视角,阐明分工与协作对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使人们认识分工与协作的重要性,厘清分工与协作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分工与协作的职能。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在上海财经大学召开了有关"当代世界分工体系与中国的国际地位"研讨会,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和上海财经大学近20名知名教授、博士生导师、就世界经济格局与国际分工体系、国际投资与跨国企业竞争、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主要贸易伙伴经贸关系、国际经济协调等问题展开研讨。本文综述了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10.
创意产业的贸易方式与分工格局:国际竞争力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与专业化分工模式变动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创意产业整体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但从部门分类来看,我国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主要集中在设计、工艺品等贸易量大、创意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部门;而创意含量较高的视听、音乐等创意产业部门国际竞争力很弱。对我国创意产业贸易方式的分析表明,我国创意产业中的设计类、出版物、新媒体等产业内贸易程度在降低,而工艺品、视听、音乐等部门的产业内贸易程度上升。从国际分工的整体演进来看,我国在世界创意产业整体分工格局中的专业化程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面临进一步扩大开放和加快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在广西与东盟的产业关系中,既有合作的空间又有合作的余地。在CAFTA进程中,为了更好的协调广西与东盟得产业关系,应以市场和政府政策相结合,促进广西-东盟的产业结构良性竞争,并且在把握总体发展的同时,突出产业结构的深层次调整;对不同的产业要有不同的布局,在广西-东盟建立一个能够支持和鼓励企业走出去发展的服务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2.
城市职能分工与城市经济呈现一定正相关关系,而城市经济主要取决于城市的产业体系的发达程度,随着经济转型升级,作为配套的产业也要相应转型升级。本文正是基于城市职能分工与产业创新体系之间存在的某种联系而进行研究的。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城市职能分工和产业创新体系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并为产业创新体系构建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晶晶 《发展》2008,(8):115-116
1975年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萧条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告一段落,但同时资本的扩张和积聚也有了质的转变,意味着新的国际分工将要形成,从而取代传统的国际分工。本文通过三项案例的实证研究,证实了世界经济将朝新型国际分工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以战略协同管理的新视角研究珠三角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资源配置的协同整合,在珠三角工业园建立"互利共赢"的产业协作体系对于构建广东省现代产业体系、产业转移的推进、转移工业园区的建设以及广东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及决策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试论国际分工的多重均衡与产业地理集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规模经济、收益递增的存在,打破了原来的由比较优势决定的单一国际分工结果,从而出现了国际分工模式的多重均衡。而在多重均衡中获得有利分工地位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一条理想途径就是产业地理集聚。通过产业地理集聚,可以形成外部规模经济,提高生产率,扩大出口,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等,从而最终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世界体系中的国家定位问题研究,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争议,至今仍未形成一致意见。世界体系产生的本质是国际劳动分工与不平等交换,而学术界主要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等3种方法进行了评述。如从世界体系的本质分析出发,就应着重考虑各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以进行国家定位研究。基于此,该文提出了19个评估国家定位问题的指标,并得出了美国仍是霸权国家,欧盟中英、德、法等国、日本与韩国是中心国家,中国仍处在半边缘状态中,同时中国也在逐渐从半边缘状态向中心国家过渡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刘会政  陈奕  杨楠 《科学决策》2018,(10):34-53
文章以国际分工的发展演变过程为主要脉络,在分析国际分工的发展背景及其特点的基 础上,系统阐述了在国际分工的不同阶段产业升级的内涵及其演进过程,并结合“绿色经济”、“互 联网 +”等背景,分析了产业绿色升级、服务化升级以及品牌化升级等产业升级的前沿问题,并 对产业升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的重要战略。随着中国经济越来越融入全球经济的体系,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且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外需市场的萎靡和国内发展的现状使得转变发展方式极为紧迫。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占关键地位的中国的转变必将冲击国际分工秩序,而且纵观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成员,似乎短期内还不存在替代中国的世界工厂,因而政策的制定必须充分考虑国际国内因素。  相似文献   

19.
正一、基于价值链的国际分工(一)国际分工方式的演变国际分工是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结果。20世纪60年代之前,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是产业间的国际分工,即不同国家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生产专业化的分工,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  相似文献   

20.
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51,自引:1,他引:5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呈现上升趋势,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呈现下降趋势。本文就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动态变化的影响做了经验分析,揭示了该影响在不同产业中的差异性,并对“差异”形成的机理做了理论探索。从长期看,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有利于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