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9月16~22日,国家建设部发起"首届全国无车日"。正如国家建设部负责人指出:"要形成'绿色交通'的发展观念,从根本上摒弃小汽车是现代交通文明象征的错误观点。主要发展'通达、有序、安全、舒适、低污染、低能耗'的绿色交通,降低公众出行对小轿车的依赖。国际经验证明,公共交通是适用于所有人的出行方式。全国开展无车日活动是一次广泛号召民众改变出行模式的活动。"  相似文献   

2.
今年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的主题为“绿色交通,低碳生活”,它强调的是在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绿色交通出行方式应得到保护和重视。  相似文献   

3.
上海慢行交通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行交通包括步行、自行车和助动车。在上海居民的交通出行构成中,慢行交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根据上海市第二次全市性综合交通调查,1995年上海居民出行方式构成中,慢行交通方式占72.1%,其中步行方式占30.4%,自行车方式(包括助动车)占41.7%。1999年上海居民出行方式构成中,慢行交通的出行比重  相似文献   

4.
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交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老年人作为弱势群体必须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关注。该文结合了西安市老年人交通特点。指出了目前老年人出行存在的问题,我们应从弱势群体真正的需求出发,从意识、管理等方面,进行有效改进,并逐步改善老年人的出行环境。  相似文献   

5.
交通部门的低碳化改造是降低碳排放、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方面。本文关注了一项综合考虑了需求侧与供给侧因素的整合性交通治理政策——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利用该政策试点这一准实验,探究了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与碳排放的因果关系。经验分析结果显示,低碳交通建设使得碳排放下降1.9%,相当于每年减少大约36.7万吨标准煤。机制分析表明,减排的路径包括交通能源结构的清洁化以及公共交通对私人出行的替代作用;同时,低碳交通方式的供给以及综合考虑不同交通模式的衔接关系有助于充分发挥交通部门的减排潜力。本文建议,低碳交通政策应考虑供需因素协同,基于全局视角设计与落实政策。  相似文献   

6.
绿色交通是一种环保交通,它的主要特征是以人为本,其主要的核心在于使交通达到通达、有序,使每个参与交通的个体都能得到安全与舒适,同时尽可能使能源的消耗与环境污染达到最少.城市可以通过设计出新的居住社区,以此来减少居民拥有或使用汽车的需求.绿色交通方式包括步行交通、公共交通、自行车交通和轨道交通.世界各大城市的交通规划开始融入“绿色交通”的理念,以期建立起一个“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系统.  相似文献   

7.
根据调查,目前东钱湖景区存在的主要交通问题表现为脉冲式的游客出行、过境交通干扰、配套的景区慢行交通设施与游客期望落差大和自驾车出游比例高等。改善东钱湖交通现状,提升东钱湖服务品质,需要倡导景区公共交通出行,配置外围换乘停车枢纽;设置明晰的交通标识系统,引导景区交通路径;改线71省道,屏蔽过境交通;提升慢行品质,满足游客出行期望。  相似文献   

8.
新田园城市内的公共自行车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新田园城市出发,从人与人、人与环境和谐的角度,提出了公共交通系统中的自行车系统概念。通过分析哥本哈根、巴黎等国外大城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设计的方案,结合我们国内杭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现状分析,总结出自行车交通系统设计的原则:与城市景观相协调原则和与城市交通功能相协调原则。本文认为,绿色交通是未来的趋势,自行车交通这种无污染的交通出行方式将会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的提高,政府的政策导向以及设施支持,在未来城市交通规划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自行车交通发展特征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恒  曹小曙 《珠江经济》2008,201(5):52-58
自行车是一项传统的交通工具,有关自行车交通的深入研究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开始兴起。本文对广州自行车交通的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整体描述,并分别研究了广州市典型区域的自行车交通出行特征及问题,指出广州在高速机动化的背景下自行车交通日益萎缩,老城区、天河CBD以及外围城区的自行车交通发展都十分具有代表性,最后针对不同区域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曹扶生 《上海改革》1993,(10):38-40
在城市道路面积既定的情况下,居民出行的交通方式的结构是城市交通状况的决定性因素,当前,上海市内交通紧张的矜持越来越突出,原因固然很多,但其根本的症结在于不合理的城市客运交通结构。在上海市区人口密度高、用地紧张,人均道路面积不可能在短期内提高很快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1.
近日,到几座江南城市走了走,沿途便捷的城际交通(更多的时候是指公路),减少了许多转乘时的烦恼。出行前,先去车站预订北京到扬州的卧铺,说是只有软卧,其他票种早已售完。一家三口出行,要买三张软卧,人未出门,预算就超支了近500元。  相似文献   

12.
《民营视界》2010,(3):29-29
商旅出行好帮手 12580出行好帮手 是中国移动为用户提供餐饮、娱乐、交通、便民等各类信息查询,机票、酒店预订等高旅服务的24小时人工服务。12580致力于成为大众可信赖的朋友和睦身的助手,做您身边的专家。  相似文献   

13.
张民 《辽宁经济》2006,(4):19-19
交通环境是城市发展水平、文明程度的一个缩影,是构成和谐社会的基础要素。只有安全、畅通、有序的交通环境,才可以满足交通出行者的出行需求,才可以提高城市交通的运转效率,才可以为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4.
李丹 《中国经贸》2012,(22):150-151
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竞争已经深化为发展环境的竞争。交通运输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其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经济建设的速度和对外开放的广度。因此优良的交通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本论文站在丰润区的角度,从优化路网环境、出行环境、执法环境、政务环境四个方面阐述了交通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掌握城市居民出行的基本交通特征和流动规律,为西宁市总体规划项目提供科学依据,市统计局与市城调队以家访形式,以西宁市区居民6岁以上人员一日出行典型特征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居民出行典型特征调查是调查城市居民在进行工作、学习、生活的一天中利用什么交通工具,在什么时间出发和到达地点以及出行耗时等方面的调查。调查内容及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6.
图片简报     
《首都经济》2009,(7):10-10
《北京市建设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行动计划(2009-2015年)》近日经北京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据了解,“交通行动计划”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着力推进“公交城市”建设,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基本建成适应首都发展需要的新北京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现代和谐交通的道德伦理主题,分析了构建和谐交通的道德伦理要求。认为现代交通的发展,除了交通科技和管理决策,道德伦理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围绕绿色人文主题,从便捷安全、生态环保、公平公正三个层面,为和谐交通的构建提供道德伦理支撑。  相似文献   

18.
城乡交通统筹发展有利于消除城乡居民交通出行服务差异,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其基本目标是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差异化的交通服务.本文从城乡基础设施、城乡运输服务、运输之间的中转换乘、体制和规划的统筹四个方面提出了推进宁波城乡交通统筹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广义费用概念,建立了考虑出行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的综合交通网络阻抗模型。文章通过对镇江市主要客运枢纽的调查,获得了枢纽节点阻抗的一般特性。此外,文章对不同时间价值和出行距离条件下的各方式交通阻抗进行了比较,为综合交通网络的交通分配提供了基础阻抗模型支撑。  相似文献   

20.
城市群低碳交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城市群交通低碳化的一般性途径分析低碳交通(Low Carbon Transport)是指在交通出行的各个环节全面关注温室气体排放问题,通过对运输结构和运输效率的优化,最大程度地减少碳排放总量。一般地,减少碳排放总量的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是减少化石能源使用量,二是使用替代能源。但在现实中,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在无大规模替代能源出现前,化石能源使用量难以从根本上减少,因此,发展低碳交通的首要手段是节能,其次才是使用替代能源。并且,从我国现实情况看,应用智能交通技术可达到节能25%-50%的水平。同时节能的领域可覆盖到交通工具、交通设施、交通管理等多个方面,其降碳潜力更是可观。当然,加强电动车、生物质能汽车等替代能源交通工具的研发和商用化从战略上而言也是必须的。在这样一个认识前提下,可对影响城市群交通低碳化的主要因素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