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的正式确立2008年7月5日温家宝总理视察上海时指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要实现转型,“要紧紧围绕建成东北亚国际枢纽港的目标,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体系,着力打造航运服务资源集聚中心,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国务院2009年4月正式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国务院《意见》),并提出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即“到2020年,基本建成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  相似文献   

2.
航运服务业在我国航运中心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航运服务业是目前我国航运中心建设中的热门话题之一。2009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将2020年基本形成服务优质、功能完备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作为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目标,并给予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集疏运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4月14日,国务院下发“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家金融中心和国家航运中心的意见”,再次凸显出上海作为我国港口、航运发展的排头兵,政策上享有的青睐。“意见”中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仅从时间角度来看,上海建设“双中心”的任务可谓异常艰巨。  相似文献   

4.
《港口经济》2012,(8):26-26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首个专项五年规划《上海市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二五”规划》已正式出台。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在保持传统港航运输业、装备制造业发展优势的同时,将重点完善航运服务体系,形成有利于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政策环境,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充分发挥作用。到2015年基本实现货物、船舶、企业、资金、人才、信息、技术等航运要素与资源集聚,初步具备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形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北外滩“十三五”:一中心·三基地·五集聚 “十三五”期间,北外滩将重点承担起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现阶段相对薄弱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建设。“一中心、三基地、五集聚”的蓝图,也在渐趋明确。  相似文献   

6.
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要求巩固和提升中下游产业,大力发展上游产业。现代国际航运中心的新模式是“港城联动”,因而,上海的航运金融改革和业务拓展要融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目标框架,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也要联动推进——建成面向海内外两个扇面的国际枢纽港。  相似文献   

7.
上海:加速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根据《意见》,上海将在2020年基本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为此,上海再次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沪港合作由来已久 沪港两地的合作由来已久.香港的商界和专业人士一直积极参与上海的建设和发展.上海和香港都是现代化的国际大都会,近年,上海市在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另一方面,香港特区也全面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巩固和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离岸人民币中心和国际资产管理中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航运咨询业是航运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兴产业,作为高端航运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航运咨询业的发展有助于改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政策环境,为政府制定政策、企业进行决策提供依据,是我国赢得国际航运话语权的重要保障。一、上海航运咨询业的发展现状《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发布以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进入攻坚阶段,为了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政府今年5月24日通报了《上海市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主要内容,非常引人关注。其中,需要予以重点关注的内容是:(1)《规划》认为,随着国务院19号文件的深入落实,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加快向纵深推进,体制、机制问题日益突出。(2)《规划》将航运中心发展要求概括为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加强区域合作、共享航运中心建设成果,加快航运中心建设国际化进程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务院正式出台了关于推进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意见。加快“两个中心”建设,这为陆家嘴集团的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国家提出在上海建立“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为上海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加快国际航运市场开放提供了“先行先试”和政策与制度创新的机会。本文通过对境内外不同“境内关外”模式和政策的比较,提出上海试行“境内关外”政策的方案以及相应的配套措施,以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并对全国航运产业发展形成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3.
沪航 《港口经济》2009,(4):40-40
国务院2009年3月25日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加强上海与香港航运服务业的优势互补和战略合作,形成分工合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届时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需要对港口、航运、国内物流的资源具有配置能力,而完善和高效的信息服务是基础之一。世界著名国际航运中心都拥有发达的信息服务,伦敦的航运高端信息服务水平尤为突出,拥有许多世界著名的航运信息咨询服务和科研机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航运信息服务与一流国际航运中心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本文通过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信息服务建设现状的分析,提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信息服务建设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吉阿兵 《港口经济》2013,(12):25-28
航运服务体系建设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任务。长三角地区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航运产业链,但与之相关联的航运服务业却呈现"企业数量多、龙头企业少;操作业务多、高端增值服务少"的发展特点,在业务网络建设、抵御市场风险分摊、高端服务产品创新等方面存在显著不足。长三角地位航运服务业的发展壮大需要依赖上海的政策优势,深化与区域内发达的船舶制造产业链和航运产业链的合作,通过跨区域的业务网络互享、服务产品共同提供、链与链的组团式服务等合作模式,实现长三角航运服务业整体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港口经济》2009,(3):33-33
2009年上海“两会”消息,上海航运中心建设方案,有望于近期获得批准。新的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建设方案已于2008年年中上报国务院及各部委。  相似文献   

17.
选择上海     
“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2009年春天,上海迎来了新的重大机遇: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新阶段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正式对上海“两个中心”建设进行系统规划和全面部署,规划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国务院的重大决定无疑给金融危机下上海经济发展转型以强有力的推动,对于发挥上海的比较优势和示范带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由运输中转、加工制造向资源配置不断拓展和提升。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已经成为世界城市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支撑和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路径。本文主要分析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在上海整体发展战略中的关键地位,指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是上海“四个中心”发展战略的关键,是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的基础和保障;分析世界主要航运中心发展的基本特征和经验;最后,在研究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基本状况和面临的挑战环境的基础上,提出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20.
蔡美义 《港口经济》2009,(11):35-35
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史的一次重大转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