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辟大麦屿港区对台海上客运直航打造浙台交流第二通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州港是浙江省重要的对台贸易口岸,大麦屿港是台州港最南端的一个港区,2008年4月18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将大麦屿港列为一类口岸。2008年11月4日,海协会、海基会在台北签署了《海峡两岸海运协议),台州港被列入大陆63个、浙江5个对台海上直航港口之一。2009年5月16日,交通部在“海峡论坛”的“两岸海上直航圆桌会议”上,发布了9项进一步促进两岸海上直航的政策措施中,把大麦屿港列入新增对台海上直航口岸。这是台州市、玉环县多年来深化大麦屿港开发开放所取得的具有标志意义的阶段性成果,是加快大麦屿港发展的重要契机,也意味着大麦屿港开辟对台客运直航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
从福建省交通厅获悉,未来5年福建省将在港口建设上投入500亿元,力争使厦门、福州两港成为首批两岸直航口岸。福建省交通厅厅长李德金日前表示,从今年起到2012年,福建省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将突破2500亿元,其中港口建设投入近500亿元,力争在两岸“三通”全面展开后,厦门、福州两港成为第一批直航口岸,并发展福建沿海港口与高雄、台北等主要港口之间的海上集装箱班轮双向航线、海峡客货滚装和散杂货不定期双向航线。  相似文献   

3.
近10多年来,开放三通、两岸直航是两岸关系从未间断的热点问题,最近1年多来,这个热点再度升温,一般来说,贸易的发展,货物和邮件的载运都会带动航运,而航运则是货物和邮件的载体,特殊来说,两岸三通,通航是通商,通邮的载体,直接通商,直接通邮都离不开直接通航,两岸直接三通,直航是关键,直航是指海峡两岸的飞机,船舶从双方机场,港口载运旅客,货物和邮件,不经过第三地中转而直接航行至对岸,这是一种纯粹的市场经济行为。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日前,中交三航局承建的浙江省玉环县大麦屿港5万吨兼靠7.5万吨级码头实现与台湾海上货运直航。大麦屿港距台湾基隆港仅163海里,是浙江省最靠近台湾地区的国家一类口岸。5月16日,交通运输部公布了5个新增对台直航港13(港区),大麦屿港位列其中。大麦屿港区目前已建设码头11座,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中交三航局承建的码头设计面顶高程+6.30米,码头面宽度55米,按照集装箱多用途装卸工艺布置,兼顾集装箱装卸作业要求,为远期增加配备集装箱装卸岸桥预留轨道,能适应装卸高效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根据去年签署的两岸海运协议,两岸直航船舶的经营资格原则限两岸资本并在两岸登记的航运公司,外籍船不可以载运两岸的人或货物直航两岸,但两岸资本在香港登记的船也可比照,因直航前已有部分两岸资本但在国外登记的船(俗称权宜船)也被接受。  相似文献   

6.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于2008年11月4日正式签订《海峡两岸空运协议》、《海峡两岸海运协议》、《海峡两岸邮政协议》、《海峡两岸食品安全协议》等四项协议,协议中就两岸开通空中双向直达航路、开通货运直航包机、相互开放主要港口进行海运直航、实现直接通邮等主要议题达成共识。这标志着两岸同胞渴望了30年之久的两岸“三通”,即海峡两岸间通航、通邮、通商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7.
为了推动两岸海上直航,落实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签署的《海峡两岸海运协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日前联合发布《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海峡两岸海上直航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对取得交通运输部颁发的“台湾海峡两岸间水路运输许可证”且公司登记地址在台湾的航运公司从事海峡两岸海上直航业务在大陆取得的运输收入和所得,  相似文献   

8.
《走向世界》2009,(2):11-11
2008年12月26日,青岛至台北直航包机于15时起飞,青台两地直接、双向的空中通航实现。两岸直航后,青岛至中国台湾的航程由原来从香港转机的7个小时缩短到2个半小时,费用节省约30%,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两岸一日生活圈。  相似文献   

9.
《港口经济》2011,(2):38-38
据2011年1月12日在台湾高雄举行的“海峡两岸海上直航两周年论坛”提供的有关情况,海上直航两年来,两岸间货物、集装箱、旅客运输量增长迅速,已累计运送货物1.2亿吨,集装箱超过300万标准箱,旅客近300万人次。  相似文献   

10.
《港口经济》2011,(2):38
据2011年1月12日在台湾高雄举行的"海峡两岸海上直航两周年论坛"提供的有关情况,海上直航两年来,两岸间货物、集装箱、旅客运输量增长迅速,已累计运送货物1.2亿吨,集装箱超过300万标准箱,旅客近300万人次。  相似文献   

11.
今年5月20日,马英九正式就任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此前,马英九曾多次在多个场合许诺,“今年7月两岸将开通周末包机直航,今年年底将实现两岸每日包机直航”。若如此.大量旅客和货物就无需经港澳中转,而该政策会对香港、澳门的航空业产生怎么样影响?  相似文献   

12.
《港口经济》2008,(5):59-59
2008年河北省港口建设计划投资62亿元,新增泊位10个,新增通过能力7460万吨;计划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4.3亿吨,力争实现4.5亿吨,努力推进港口建设由“有港”向“建好”发展。2007年河北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近4亿吨,今年河北省将完成《河北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的审批,加快秦皇岛港总体规划的编制报批进程,继续完善唐山港、黄骅港总体规划。以规划为指导加快港口建设,今年重点建设曹妃甸港区30万吨级原油泊位工程(续建)、曹妃甸港区通用码头(北段)工程、首钢成品码头一期起步工程(续建)、山海关港区起步工程、京唐港区20号至22号泊位工程、黄骅港翻车机房扩建完善工程等。  相似文献   

13.
邵璐璐  姜璐 《走向世界》2011,(23):24-24
历经近30年的努力,海峡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三项协议于2008年12月15日正式实施。此后,无论是经贸交流还是文化交流,两岸同胞的感情直线升温。青岛作为两岸直航城市之一,与台湾的往来更加频繁,双方的合作机会也日益增多。虽然两岸的交流不断密切,但是对大多数百姓而言,更多的是通过传媒来了解对方、评价对方,因此,媒体在两岸交流过程中的角色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14.
港埠建设     
台拟定开放两岸 直航专用港方案 台湾”交通部”近日拟定两岸海运通航的具体方案,即开放高雄、基隆、台中和花莲四座国际商港,作为未来两岸直航的专用港。 台湾岛内航商们最理想的大陆通达港是:以台商聚集地为主的厦门、广州;以长江流域一带货源为主的上海;以山东地区为主的青岛;以华北为腹地的天津;以东北三省货源为主的大连等港口。但考虑到安全与管理等因素,台方初期可能仅先选择1~2个港口作为直航对应港口。  相似文献   

15.
海峡两岸直航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非 《亚太经济》2006,(5):110-113
在间接通航模式越来越无法适应客观形势发展需要的情况下,两岸直航已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如能尽快实现两岸直航,台湾岛内的服务性企业就可以继续以台湾为基地,有效地为大陆台资生产性企业服务,形成一种全新的产业分工形态。  相似文献   

16.
李春玲 《产权导刊》2009,(10):24-25
两岸直航是指海峡两岸的飞机、船舶可以由双方机场或港口,载运旅客、货物和邮件,不经由第三地而直接航行至对方口岸,主要功能和作用是为两岸人员往来、经济合作和各项交流提供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今年7月,根据两会签署的《海峡两岸空运补充协议》,民航局结合包机执行和市场情况,8月底正式开通了9家大陆客运航空公司及2家全货运航空公司两岸27个航点每周135个客运定期航班和14个货运定期航班。  相似文献   

17.
李蕊 《新财经》2009,(6):52-54
2009年3月14日,安利万人赴台旅游团首批1600人的豪华邮轮驶向台湾基隆港,展开七天的旅游行程。这是自2008年7月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政策实施以来,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旅游团,也是两岸"三通"后,第一个邮轮直航团。  相似文献   

18.
广西船只从南宁直航高栏港将增强高栏港作为西江出海口桥头堡的地位,但是梧州到界首的航道等级低,拦河建筑物多,直航高栏需海事签证许可,且沿途港口竞争激烈,高栏港航线过少。珠海的应对措施一是在西江上中游的关键港口如肇庆港和赤水港布点;二是扩大自有船队规模;三是设法在高栏港加开国际航线和北方内贸支线;四是与珠江口其他港口和大的供应链企业进行协作。  相似文献   

19.
南京港是我国沿海主枢纽港,位于我国沿江、沿海“T”型经济发展带结合部,处于东西大动脉长江航道与南北大动脉京沪铁路的交汇点,是未来5万吨级海轮直航港口和万吨级海轮进江终点。经过多年发展,南京港形成“一江两岸、大桥上下”各具特色的总体格局。但是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位于长江二桥至三桥之间的城区码头(大厂港区除外)与城市发展矛盾日益突出,这是南京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厦门是福建最大的港口城市,与台湾地理位置非常接近,具有发展两岸经济合作的区位优势。距离台湾基隆港仅220海里,距高雄170海里,距台中140海里,是福建省与台湾地区最重要的海上通道。港口口岸包括集装箱码头、保税物流区、电源、产业园区开发、铁路公路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可以直接针对两岸贸易发展的港口、物流、产业园区建设,可以在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ECFA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两岸直航及ECFA签署给厦门港口物流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