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刘韵凤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5(5):34-35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管理是目前土地权属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主 要存在诸如法律依据不足、政策不一致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土地权益人的合法权利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3.
董潇丽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68-70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三农"问题日益成为影响我国进一步改革发展的阻力,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也推动社会对土地资源需要的加剧,农民权益不断受到侵害,因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建立健全公平合理的土地制度尤为重要。从法律制度上完善我国集体土地制度,不仅可以从根本上保护千万农民利益,而且是农村土地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一、现实中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已普遍存在近几年随着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特别是城市规划区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权价值和资产价值越来越显现,交易活动越来越频繁,具体表现在:(1)农村集体组织以集体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联营的方式兴办乡镇企业;(2)乡镇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和股份制改革而发生使用权人变化;(3)因农业结构调整,致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转移; 相似文献
5.
6.
刘雪萍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6,(1)
<正>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广大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成为集体经济组织的一个经营层次和相对独立的商品经营者,从而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崔艺红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0,(5)
我国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确立 ,使国家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然而 ,一些企业和社会组织利用目前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之疏漏与不足 ,在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和转让过程中 ,大肆谋取非法的土地收益 ,扰乱了房地产市场的正常秩序 ,导致国有土地收益的大量流失。本文通过对国有土地收益流失原因及现状的分析 ,提出了完善立法、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法律责任、强化土地执法等相应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8.
丁邦开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5):41-49
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前提和基础;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这一命题,是基于一定意义而言的;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的阶级性时,必须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阶级性的表现形式进行认真的研究;不仅要充分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的作用,而且还必须研究和造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作用实现的条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需要种种现实的条件和进行多方面的努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的实施制度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需要从认识上、制度上各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9.
农村土地使用权资本化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跃进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25(5):5-11
实行土地使用权资本化,是建立我国农村土地要素的流转机制的一项制度安排。它把农民承包土地的权利所产生的潜在收益予以贴现,并以此作为使用权的资本价格进入市场交易,从而推动土地要素的流转。土地使用权资本化有两种形态,四种效应。在30年承包期制度约束下,农村土地使用权的价值比较低。土地使用权资本化不是土地私有化,而是改革土地集体所有制的起点。 相似文献
10.
王晶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3,(2):100-108
我国宅基地制度由“两权分离”向“三权分置”演进。宅基地使用权是宅基地利用法律关系的核心,推进闲置宅基地的规范有序流转是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重点。入股作为一种创新型的宅基地流转方式,对乡村振兴和深化农村改革会产生积极深远影响。然而,现行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与具体的宅基地使用权入股实践存在法律冲突。通过探讨宅基地使用权入股的法律界定及入股模式、政策与法律基础、立法缺陷等问题,提出完善宅基地使用权的界定及入股公司的法律制度、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村股份合作制企业的相关法律、构建宅基地使用权入股企业的破产利益平衡机制等建议,以期将宅基地使用权入股纳入法治轨道,更好实现闲置宅基地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1.
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的法律路径——兼评《物权法草案》第162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制度既要充分考虑我国农村的现实,又要保持相关规则之间的协调。“一户一宅”原则宜表述为“一户只能申请一处宅基地”。物权法对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可以进行必要的限制,但不宜作出绝对的禁止性规定,应当允许宅基地使用权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转让。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受让宅基地使用权有其必要性,但必须予以限制。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的登记制度,可统一采用“未经登记,不发生物权的效力”的处理模武。 相似文献
12.
王书娟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40-44
法律规定的集体住宅用地仅限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自住的宅基地,且不得流转。但这一规定与实际状况大相径庭,且既不符合物权法基本原理,也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可从"同地、同权、同价"的角度,扩大集体住宅用地的主体范围,重构集体住宅用地制度。 相似文献
13.
陈清 《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106-107
农村土地制度关系着农村的稳定与发展,关系着“三农”问题的妥善解决。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向来都是与时俱进的,现在也不例外。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经过近30年的社会实践,已经暴露出一些社会问题。围绕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这一核心问题,提出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希望借此来推动中国农村土地制度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论婚内侵权赔偿责任制度在婚姻法中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松芹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22(3):94-98
对于婚内侵权是否应承担责任,学界和实务界都存在分歧。我国《婚姻法》虽然规定了离婚损害赔偿而未规定婚内损害赔偿,但两者并不相排斥。《民法通则》和《婚姻法》中的相关规定为婚内损害赔偿提供了可能。我国立法有必要对该制度加以确认,使之与我国婚姻法中已确立的离婚损害赔偿责任相结合,形成完整的婚姻损害赔偿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15.
吕春梅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33(6):96-100
伴随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资产价值日益凸显,流转大量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而法律却严格限制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导致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失序与混乱。通过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得出,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是一种制度创新,并对其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最后提出了规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对策。 相似文献
16.
廖长林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6(4)
由于受现行土地管理法的约束,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在城市化进程中不能享有与国有土地同等的权利,不仅所有权得不到尊重、使用权受到严格限制,而且土地的主人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的土地权益也得不到合理补偿,由征地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为探索保障农村集体土地权益的有效途径,缓解社会矛盾,我国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必须创新。从尊重现行土地管理法的思路出发,对广大农村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集体土地采取不同的政策,只能是权宜之计,而从尊重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思路出发,变土地管理法主要是约束农民集体行为为约束政府的征地行为,才是最终之本。 相似文献
17.
孟文静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2,25(4):93-96
目前我国法律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原则上是禁止的,但宅地基使用权的私下流转却非常普遍。苏州、天津、成都等地区积极开展了改革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实践,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目前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混乱,需要政府加以规制,而政府在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中的职能缺失主要体现在法律法规缺失、登记制度缺失、服务职能缺失和监管职能缺失等。因此,建议通过完善立法、健全登记、强化服务、加强监管来规范、推动、促进、保障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 相似文献
18.
农村土地流转形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土地的承包期至少为30年,林地的承包期则为30年至70年,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当地劳动人口减少等因素造成的人地矛盾,农村"谁来种地"、"怎样种地"成为绕不过的严峻问题,如何解决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中遇到的土地调整困难,是深化"三农"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形式进行了概括性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高富平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24-31
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我国建设用地使用权新一轮制度创新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立法方案;研究方法是运用物权法理论,梳理现存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规范,对未来面临的问题和解决路径作出设计。研究发现,《物权法》并没有与现行法相互衔接,建立统一的、体系化建设用地使用权规范,正在修订的《房地产法》和《土地管理法》也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研究建议修订《暂行条例》并将之上升为法律来实现这一目标,其核心思路是在建立建设用地使用权分类体系基础上,落实和细化《物权法》关于建设用地使用权法律地位、设定、流转、终止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