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家致富顾问》2010,(5):52-52
什么是“低碳”?低碳即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那什么是“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正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相似文献   

2.
[目的]碳足迹及碳承载力的时空演变分析是当前分析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热点问题。[方法]文章采用2004~2014年河北省化石能源消费数据、土地利用结构数据以及经济社会数据,通过构建碳足迹模型,基于Arc GIS平台对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碳足迹、碳承载力、净碳足迹进行时空演变分析。[结果](1)2004~2014年河北省碳足迹由2.224 5亿t增长至4.792 2亿t,其中煤炭能源消费量占90%左右,唐山、邯郸和石家庄碳足迹值较高,分别占河北省碳足迹的33%、18%和16%;(2)2004~2014年河北省碳承载力由9 043万t增长至1.050 6亿t,其中林地碳承载力占河北省碳承载力的97%左右,西南地区农、林业发达,碳承载力相对较高;(3)2004~2014年河北省净碳足迹呈逐年上升趋势,由1.536 7亿t增长至4.236 5亿t,唐山、邯郸及石家庄净碳足迹较大,分别占河北省净碳足迹的40%、22%和16%;(4)除保定外,其他10个地级市的碳足迹压力指数变化强度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强趋势。此次研究成果将为河北省未来制定温室气体排放量等相关政策的建设提供参考。[结论]整体来看,河北省碳足迹及碳承载力呈逐年增长的变化趋势,应加强温室气体的管控力度,减小碳排放给河北省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陈曦 《中国改革》2022,(5):71-73
<正>只有从谁需要二氧化碳入手而不是谁排放二氧化碳入手,才能解决当前捕集端(C)和利用端(U)严重脱节的问题,打破传统CCUS的痛点 国际能源署(IEA)2020年10月发布的报告《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在能源转型中的作用》称:“如果不广泛应用碳捕捉、利用和封存(CCUS,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and Storage)技术,各国的净零排放目标几乎都将无法实现,只有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部署CCUS设施,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的吸收和排放,人们将目光从传统的化石能源转向了林木生物质能源。通过分析当前林木生物质能源的资源与技术水平现状,并结合森林固碳和林木资源的替代减排作用,从生命周期分析角度,阐明了林木生物质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减排方面的重大作用,林木生物质能源可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相似文献   

5.
关于城市化如何影响二氧化碳排放,业界尚未达成共识。将中国分为东部、西部、中部3个区域,探索二氧化碳排放和城市化之间的因果关系。对1997—201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中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对二氧化碳排放有一定影响,而在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大多数省份中,没有发现这二者之间有显著因果关系。根据研究结果可知,决策者应建立低碳消费的激励机制,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并提高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相似文献   

6.
《浙江林业》2009,(4):31-31
无地种树、工作繁忙等种种原因,使得公民不能直接履行植树义务。面对这种情况,现在有了一种新的方式,即网上“购买碳汇”(树木吸收二氧化碳)的形式,实现履行公民义务植树的愿望。公民可以捐资到中国绿色碳基金,专业人员统一组织实施以吸收二氧化碳为目的的植树造林。通过中国绿色碳基金捐资造林的公民,将获得捐资收据,发放购买凭证(标明买到的碳汇量)和碳补偿标识——车贴。表明捐资者不仅履行了义务植树,还“参与碳补偿,消除碳足迹”,  相似文献   

7.
张旭杰  付伟  张曼飞  凡哲 《山西农经》2021,(3):89-90,139
借助参考文献,定量分析了云南2008—2017年能源碳足迹和植被承载力,可知云南植被碳承载力大于能源消耗碳足迹,2008年碳盈余6704.04万t,2017年碳盈余9890.30万t,但中间几年碳盈余较少。由此得出结论:云南在生态承载力范围之内,应继续保持绿色植被资源优势,不断提高植被碳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碳达峰、碳中和”成为高质量发展重要抓手,也对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下的国土空间规划提出更高要求。文章通过研究欧盟、德国、日本、美国、韩国、新加坡6个国家(组织)应对气候变化的规划实践,发现各国或组织均在空间规划层面进行宏观战略部署,并在交通、能源、生态等关键领域落实减排、增汇策略的细节措施。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应强化“碳中和”目标引领,明确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支撑体系空间布局规划要求,统筹能源利用与排放体系绿色发展规划,深化提升生态空间保护与修复、农业空间合理利用能力,以及多部门协同推进落实规划效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我国能源相关统计数据,对我国各省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排放强度和人均排放量进行则算,并将其划分为二氧化碳低排放、中排放、高排放区域.通过分析发现,我国各省区二氧化碳排放具有显著差异,总体表现为东部发达省区总排放量大、排放强度低、人均排放量高,而西部地区则呈现出相反的特征.文章在分析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区域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产业结构、GDP、人口、能源消费结构、对外开放度以及能源资源禀赋和地理位置六个方面对典型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并做出对比分析,提出我国减排工作中应重视省区之间的差异,将各省区功能定位、减排成本、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指标纳入减排评价指标,建立技术与资金合作的联合减排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双碳”战略是我国一个重大战略决策,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永续发展。“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各行各业配合协同,不断创新,围绕“能源”进行一场全方位的系统性变革。本文在“双碳”目标解析基础上,从能源生产、能源存储与配置、能源应用的“碳减排”环节和生态碳汇与CCUS应用的“碳移除”环节分析我国以“低峰值”“早中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创新发展路径,为相关行业战略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碳足迹理论为基础,对青海省旅游业2010—2019年的碳足迹和碳承载力进行科学计量和动态比较。结果表明:①青海旅游碳足迹与碳承载力均有提升,碳承载力始终高于碳足迹;旅游人均碳足迹增加,2015年后相对稳定至103 kg/人左右;②青海旅游人均碳承载力由稳定波动转变为持续下落,旅游人均净碳足迹逐年上升至-172.1 kg/人。因此,旅游业对青海省以草地资源为典型代表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但同时也为生态保护提供了可能的资金保证。青海省应提高旅游业的碳排放效率,将粗放式的旅游开发转向精细化运营,深入发展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12.
排放大国     
如果以国家为统计单元算总量,中国是排放大国。但是,从人均水平看,化石能源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2007年中国为4.6吨,不足美国的1,4,只有欧盟的1/2。中国努力减排二氧化碳,在世界上是做得最好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1990年到2007年,全球单位产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平均下降了15.4%,美国下降了27%,发达国家平均下降22%,发展中国家平均下降10.2%,而中国下降了49.2%。  相似文献   

13.
近日,甘肃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在兰州召开,基本的目标是要实现“三个绝不能”,即“绝不能让一个家庭因贫困而生活不下去,绝不能让一个儿童因贫困而失学,绝不能让一个人因贫困而看不起病”。行动涉及的主要对象是贫困村和特困户,以全省58个贫困县、8790个贫困村为重点,由40多万名干部联系40多万特困户。  相似文献   

14.
吕金蔚  刘冰 《农业经济》2023,(8):116-117
“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对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我国计划用远少于发达国家所用的时间来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而这一过程与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规划高度同步。因此我国要特别注意处理碳达峰、碳中和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森林碳汇是国际公认的有效碳吸收方式,与碳排放一样具有鲜明的外部性特征。森林还具有其他多重生态功能。应总结实践经验,坚持全国统筹、双轮驱动,研究构建补偿机制,充分发挥森林碳汇等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碳足迹核算是对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定量评价,开展农作物碳足迹核算理论研究能够为低碳农业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文章在对我国农资投入变化情况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从碳足迹概念,碳足迹核算的数据来源、方法,我国农作物碳足迹核算涉及的对象、系统边界以及构成、时空分布特征等方面,系统总结了当前农作物碳足迹核算的研究进展。[结果](1)目前我国已开展碳足迹核算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油菜、脐橙、苹果、油菜和烟叶等,研究过程中活动水平数据、温室气体排放参数来源和核算包含过程的不尽相同,核算过程有仅针对研究对象生产环节的,也有包含上游环节和生产环节的,部分研究还包括产品加工、运输分销、消费和废弃环节,因此核算结果差异较大。(2)研究表明,肥料尤其是氮肥的施用和灌溉耗电是小麦和玉米生产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稻田CH4排放是水稻最主要的排放源,肥料施用和施肥后田间N2O排放是棉花、花生、大豆、油菜和水果等的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3)同时,受农资投入、耕作方式和技术手段等影响,农作物的碳足迹是不断变化的。[结论]农作物碳足迹核算研究需...  相似文献   

16.
基于能源消费碳足迹的广西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为探索人类活动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经济活动与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成为目前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阐述碳足迹概念和构建碳足迹模型,计算分析了2000~2009年广西的能源消费碳足迹,并在分析能源消费碳足迹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能源结构、引导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适当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和积极发展服务业等广西低碳经济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前,“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已作为国家战略融入我国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同高质量发展中。因此,提高绿色发展水平,并采取有效行动减少碳排放成为当务之急。高校学生作为重要的社会群体之一,有责任采取一定的措施以应对气候变化。本文基于碳足迹理论,对大学生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进行调研,核算并分析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碳足迹,并基于河南大学实际情况提出减少碳排放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改进的区域旅游业碳足迹测度模型及张家界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成分法和生命周期法结合运用,建立起区域旅游业温室气体排放的测算模型,将区域旅游业的碳足迹分为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碳足迹,旅游消费过程中的旅游交通碳足迹、旅游餐饮碳足迹、旅游购物碳足迹、旅游住宿碳足迹、旅游游览碳足迹、旅游娱乐碳足迹,旅游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旅游用水碳足迹和旅游固体废弃物碳足迹,并对张家界旅游业碳足迹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张家界的旅游业属于低碳旅游业。  相似文献   

19.
农业碳足迹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运用2008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浙江省投入产出表》统计数据和IPCC相关实验数据,采用分层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法,构建五个层级对农业系统碳足迹进行量化,深度分析农业碳排放的数量和结构特征。研究表明:(1)按照国际惯例IPCC核算的农业碳排放只占总碳足迹的43.55%,隐含在农用能源和农业工业投入品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被忽视或被低估,这将严重影响农业系统减排和低碳农业发展战略的制定;(2)从农业碳足迹结构来看,农业种植、养殖活动本身排放的温室气体所占比重不大;农用能源直接和间接碳排放、工业投入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农业废弃物最终处置是农业源温室气体最重要的三大类来源;其中以化肥(氮肥)生产、运输、施用过程中引致的碳排放在整个农业系统碳排放中所占比重最大;(3)农业技术和管理措施具有积极的减排增汇效应。  相似文献   

20.
<正>当雾霾天多了起来,社区和单位的低碳公益活动多了起来,低碳理念已经走进人们生活。最近生活中有一些小变化:居住的小区楼房在去年冬天到来之前都实施了外墙保暖层覆盖工程;北京的地铁涨价了,由原来的全程两元到三元起步、分段计价。这些都与低碳相联系,一个是能源效益提升改造,冬天取暖达到规定的温度可以少烧点煤,而在中国煤炭燃烧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一个是北京市削减了化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