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共抓长江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号召,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禁捕退捕政策,切实解决禁捕退捕后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拓宽禁捕退捕后群众的就业渠道,随州市农业农村局于2020年12月20-25日举办了一期"禁捕退捕渔民转产转业技能培训班"。  相似文献   

2.
正5月19日,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在江西省调研长江禁捕退捕工作。调研组一行乘坐渔政执法船巡查赣江禁捕水域"四清四无"情况,通过高空视频监控系统查看鄱阳湖区禁捕监管情况,了解禁捕工作成效和相关工作部署。马有祥强调,经过去年的集中攻坚和今年以来的重拳出击,长江禁捕退捕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3.
正长江"十年禁渔"是扭转长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关键之举。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长江重点水域禁捕和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的决策部署,7月5日,农业农村部召开退捕禁捕工作视频调度会,对沿江10省市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调度分析,推动有关工作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实落地。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  相似文献   

4.
正做好长江(安徽段)禁捕退捕工作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打造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的重要行动。为此,安徽省明确提出以"六无四清"为目标,突出"查""治""建"关键环节,强化措施落实,确保今年年底前打赢长江(安徽段)禁捕退捕攻坚战。  相似文献   

5.
正长江"十年禁渔"是党中央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按照国家部署,湖北1061公里长江和858公里汉江以及83个水生生物保护区为禁捕水域,面积近千万亩。全省建档立卡退捕渔船16818艘,退捕渔民32226人,分别居长江流域第三、第二。湖北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全面推进禁捕退捕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年底以前,完成水生生物保护区渔民退捕,率先实行全面禁捕;2020年底以前,完成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保护区以外水域的渔民退捕,暂定实行10年禁捕。"这一空前严格、正在积极推进中的长江"十年禁渔"措施,出自今年年初多部委联合印发的《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份方案的出台,为长江摆脱‘无鱼’等级带来了希望。"鱼类学家、中科院  相似文献   

7.
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工作专题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生命河,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加快推进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工作,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派出调研组赴长江10个省市开展了长江禁捕专题调研,摸清了长江退捕渔民的基本情况、政策态度以及生产生活现状,系统梳理了长江禁捕面临的转产安置难度大、补偿资金需求多、基层实际情况复杂、全面禁捕监管难等现实问题,并从加强组织领导、保障渔民合法权益、加强执法监管、加强监测评估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扎实有序地推进长江禁捕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7月6日,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长江水生生物保护暨长江禁捕工作协调机制会,研究部署加快推进长江禁捕退捕工作。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提高政治站位,担负政治责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工作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凝心聚力、协同合作,履职尽责、攻坚克难,坚决打好长江禁捕退捕攻坚战。  相似文献   

9.
正长江流域禁捕是保护长江生态环境,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大局计、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早在2002年国家就对长江流域实施了每年春季3个月的阶段性禁捕。2019年1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三部委联合制定《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分类分阶段推进禁捕工作。目前,我国近30万捕捞渔民中已有近10万人完成退捕,10多万艘合法持证(捕捞证)捕捞渔船中已累计退出8万艘。为如期完成长江流域禁捕目标任务和推进退捕渔民转产安置工  相似文献   

10.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确保十年禁渔令有效落实,做好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江苏省人民政府于2020年先后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我省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的实施方案》和《江苏省长江流域禁捕退捕补偿安置指导意见》,以稳妥推进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精准保障退捕渔民生计转型.截至2021年1月2日,全省建档立卡退捕渔民达41937名,社保覆盖率达100%.禁渔政策的实施改变了渔民的生计策略,他们上岸后的生计现状如何值得持续关注.本文以南通通州、南通崇川、扬州江都和南京六合4个县区的81户退捕渔民为样本,分析渔民生计变化及其政策需求,以期为退捕渔民生计引导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江西省是渔业捕捞大省,渔民和渔船数量较多。为深入贯彻执行中央关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的要求,2019年9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全省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实施方案》,要求从2020年1月1日零时起,水生生物保护区和长江江西西段实行全面禁捕。九江市湖口县作为江西省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试点县,被要求在2020年1月1日前完成长江及鄱阳湖水域退捕任务,实现渔民全面退出。湖口县共有渔民400户820人,专业渔民(历史上无土地的为专业  相似文献   

12.
正2020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332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已实现全面禁捕;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一江两湖七河"等重点流域实行十年禁捕。2020年以来,通过动真碰硬、强力推进,长江禁渔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涉及禁渔的14省市,成规模的非法捕捞行为基本绝迹,11.1万艘渔船、23.1万渔民退捕上岸,长江实现"人退鱼进"历史性巨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长江禁捕退捕政策的演进逻辑和实践路径进行研究,可为政策优化提供决策参考,对“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聚焦长江禁捕退捕政策演进,文章运用文本分析方法对2017—2021年中央出台的93份长江禁捕退捕政策文本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1)长江禁捕退捕政策经历了政策发端期(2017—2018年)、政策爆发期(2019—2020年)与政策转型期(2021年)3个阶段。(2)政策颁布主体和政策文种构成随着政策演进发生变化,政策强度和效力呈现“弱—强—弱”的变动趋势。(3)需求面政策工具较为缺乏,不同阶段的政策实践路径具有明显差异。结论 提出政策优化方向,首先,从整体性治理视角完善长江禁捕退捕管理长效机制;其次,充分发挥部门机构和政策文种的功能作用;最后,优化政策工具结构,增加部分稀缺政策工具的使用。  相似文献   

14.
湖北有1061公里长江干流岸线, 858公里汉江干流和83个水生生物保护区,是长江干流流经最长的省份,在长江流域禁捕水域中地位举足轻重. 16818艘建档立卡退捕渔船全部回收拆解,退捕渔民3.1万余人全部洗脚上岸;在79个地区推进长江禁渔"天网工程";沿江鄂、赣、湘、皖等七省签署交叉水域联合打违协议……2021年以来,...  相似文献   

15.
正长江"十年禁渔"是一项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记者15日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目前,我省渔船退捕和渔民安置等工作顺利推进,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今年12月底前将全面完成退捕工作任务。我省是长江干线流经里程超千公里的唯一省份。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农业农村部的具体安排,我省禁捕任务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笔者从四川省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四川全省建档立卡退捕渔船10211艘,退捕渔民16437人,通过"五个一批"行动,已有超过1.1万人实现转移就业,占劳动年龄内人数的80%以上;超1.2万人已参加社会保险,占总人数的78%左右。四川是长江流域禁捕退捕重点省份之一,涉及全省45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和长江干流、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及大渡河。  相似文献   

17.
正湖南是内陆渔业大省,也是禁捕退捕大省。2020年1月1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湖南省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的通告》发布,当日零时起湖南省44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涉及46个县市区;自2021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湖南段、洞庭湖、湘资沅澧"四水"干流除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外的天然水域,将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涉及32个县市区,实行暂定为期十年的常年禁捕。  相似文献   

18.
"十三五"期间,各级渔业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安排,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完善渔业资源保护管理制度,加大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力度,促进渔业与资源保护协调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一是长江禁捕退捕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19.
动态     
<正>1农业农村部确保如期实现长江禁捕农业农村部近日召开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工作视频会议,部署长江禁捕工作。据了解,长江禁捕涉及14个省份,2019年底前,已经公布的332个水生生物保护区要完成渔民退捕,实现全面永久性禁捕;2020年底前,长江干流,岷江、鄱阳湖等重要支流和通江湖泊要实施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会议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精心组织,确保捕捞退得出、渔民稳得住、禁捕管得好。  相似文献   

20.
当前,禁捕水域渔民退捕上岸已经完成,转产就业政策作为渔民退出捕捞权补偿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当下和未来的重点难点,对长江禁捕稳定持续和退捕渔民可持续生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典型区域退捕渔民及其利益相关者调查分析,研究表明:转产就业政策目标是帮助渔民获取可持续的替代生计,防止退捕渔民"积贫返贫—生计压力—偷捕返捕—弱化禁捕",基本逻辑是通过政府承担转产就业成本以达成渔民稳定退捕这一具有生态外部性的集体行动。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初步形成了"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政策层级机制,地方政府是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具体政策的制定者、实施者、改进者,市场主体也正逐步参与,实践探索形成了"四个一批"为主的转产就业模式。但部分地区仍面临着转产就业不充分、岗位层次较低、稳定性差等难题,这既有渔民生计资本低、博弈心理的内生因素,也有区域经济与资源禀赋约束、政策针对性不足的外部因素。未来,退捕渔民转产就业政策应长短结合、双重驱动,多元化就业模式增加岗位供给、针对渔民合理诉求提升转产就业精准性、优化政策制度形成稳定持续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