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十四五"时期是数字乡村全面"布局"和重点"破局"的关键阶段。近年来,杭州市始终坚持把数字乡村建设摆在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率先实现共同富裕的突出位置来谋划,紧紧抓住临安区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和创建全省数字乡村示范市的契机,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第一城""数字治理第一城"优势,创新提出"1335"的总体部署,不断完善"市级抓统筹、县级建平台、乡镇优功能、村级重应用"四级联动机制,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全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浙江省蓬勃开展,但也面临着方式优化和持续推广的前景问题。聚焦于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中政府购买生态服务案例,总结政府购买生态服务的模式,并探寻各种购买模式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针对模式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提出优化政府生态购买模式的建议,将"浙江方式"升级为"浙江模式",从而使美丽乡村从"一处美"走向"处处美",让全民共享政府提供的生态服务,把乡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家园。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乡村领域的具体落实,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将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与新农村建设相比较,内涵与外延都有很大的提升:"产业兴旺"代替了"生产发展",突出了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生活富裕"代替了"生活宽裕",标志着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要有更大的提高;"生态宜居"替代了"村容整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乡村建设极其  相似文献   

4.
<正>乡村作为基层最重要和关键的部分,同时也是文化建设的薄弱区域。应该积极开展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为乡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和教育的平台,使乡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成为乡村群众享有文化权益的重要渠道。一、基本情况"十一五"时期,国家启动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为此,中央政府投入了近100亿元的地方建设资金,共建立了27800个乡镇文化站,基本实现了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乡村三产融合发展中仍存在融资难和贵、普惠金融在乡村发展依然不足的问题,因而要探索金融支持乡村三产融合发展的新思路,即根据辽宁乡村实际情况提出众筹创立乡镇集体股份制企业、创新传统农业保险运行服务机制、创新普惠金融的资金精准定位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开展新农村建设,需要对乡镇农业经济发展赋能,深入实施农村创业培育行动,培育一批扎根乡村、服务乡村、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开辟地方新农民建设地方经济促发展的道路。以广州市从化区乡镇为例,通过调查数据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能力与培育的现状,总结从化区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能力存在的问题,提出精准培育策略,对助力农村生产力快速发展和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乡镇是连接城乡的重要纽带和桥梁,它的发展要对乡村有带动作用,产业配置也要适合乡村发展,既要能对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还要注重产业选择,不能光是风情小镇和漂亮的住房.比如农村可以发展农产品加工,发展生产、储藏、农机修理的服务业;也可以发展一些乡村旅游,这样离产地更近,农民参与、分享产业发展更直接.尤其要避免发展污染产业,不能一味把工厂摆进去,变成生态进城,污染下乡,把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放到小城镇,而税收则被上级政府拿走.  相似文献   

8.
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的概念,其意义非同寻常、极为深远.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基本单元,要建设美丽中国,首要任务是全面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努力把农村打造成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底蕴深厚、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并积极推动社会物质财富与生态财富共同增长、社会环境质量与农民生活质量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自从国家提出建设新农村的改革政策后,各个地方政府都加大了对乡镇(街道)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乡镇(街道)农村的基础设施和道路修建不仅可以提升农村的生产力,发展现代农业,还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变乡村的风貌,从而全面地促进和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去年以来,四川粮食系统顺应改革发展大潮和新农村建设要求,按照连锁经营理念,改造农村粮食购销网络,发展乡村粮油超市和连锁店,构建服务"三农"的新体系,给基层粮食企业带来了生机,为粮食工作注入了活力.在乡村粮油超市和连锁店快速发展的同时,工作中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深化认识是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此,笔者提出三个观点,为四川乡村粮油超市和连锁店又好又快发展谈谈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不仅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农村金融生态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目前,农村金融的发展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借助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利条件,构建农村金融发展新模式,创新有利于服务"三农"的金融产品。  相似文献   

12.
配强班子,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近几年来,郏县坚持把乡村两级班子建设作为"三级联创"活动的重头戏来抓,配强班子,使其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在乡镇换届过程中,重点看班子有无判断新形势  相似文献   

13.
建设全域美丽"大花园",创造美丽乡村新标杆是陕西省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青山绿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想乡村振兴,就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的结合和统一.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农"的思想指导下,今年更是提出要打造出千万个美丽乡村景区的大工程.  相似文献   

14.
随着乡村振兴深入开展,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快速推进。我国十分重视乡镇文化资源,通过乡村文化建设推进乡村经济建设。乡镇文化服务中心是乡镇文化建设的主要场所和依托。论述了乡镇文化与乡村经济发展的关系,阐述了当前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在推进农村经济建设中的阻力,分析了乡镇文化服务中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努力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提高其他各类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对于拓展乡村振兴的投资渠道至关重要。本文从农村金融服务改革发展历程、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面临的矛盾及农村金融服务要坚持深化改革和制度建设同步等三方面,阐述了现阶段应如何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6.
8月底,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乡村医生养老政策提高乡村医生待遇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将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和养老保障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严格落实相关政策. 《通知》要求,各地要加快制订并完善乡村医生养老政策,采取多种形式提高乡村医生养老待遇,确保其养老金收入不低于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将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制统一管理.同时,建立乡村医生到龄退出机制,原则上年满60周岁的乡村医生不再在村卫生室执业,如情况特殊可延长工作年限.  相似文献   

17.
正树立"党建+乡村振兴"理念,探索"党建+乡村振兴"路径,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到服务乡村振兴的全过程,是推动农发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新时代服务乡村振兴是农发行的核心使命和中心任务。树立"党建+乡村振兴"理念,探索"党建+乡村振兴"路径,发挥党建工作优势,提高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与水平,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到服务乡村振兴的全过程,在两者深度融合中解决"两张皮"的问题,是推动农发行高质量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
要闻     
正新政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印发《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近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意见强调,在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中,要坚持和加强党对法治乡村建设的领导,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确保法治乡村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意见强调,法治乡村建设要着力完善涉农领域立法,规范涉农行政执法,强化乡村司法保障,加强乡村法治宣传教育,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健全乡村矛盾纠纷化解和平安建设机制,推进乡村依法治理,加快"数字法治·智慧司法"建设,深化法治乡村示范建设。  相似文献   

19.
正在今后的现代化进程中,城乡结构还会有变化,总的趋势是"城"的比重会上升,"乡"的比重会下降。"城"和"乡"都要现代化,并不意味着城乡结构不变,并不意味着城乡这两大板块维持现状。"乡"要现代化,很大程度上要靠"城"的现代化的带动。所以,我们提乡村振兴千万不要把人都留在乡村,把目前城乡板块结构固化。乡村振兴会涉及城乡之间要素的双向流动,实现城乡的融合发展,集体所有制的社区封闭性和人的流动性这种平衡关系要把握好,农村的地要"用起来",而不是要"炒起来"。要防止把城市地价上涨、房  相似文献   

20.
特色乡镇上连城市,下接乡村,是新型城镇化下,农村未来发展的方向。乡村振兴在空间上包含了特色乡镇,而特色乡镇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大连市为例,针对特色乡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相关规划、政策和制度;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完善功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加强地域文化挖掘、保护与利用等对策建议,促进特色乡镇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