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盗用名牌在日本已是“旧闻”,这主要归功于《不正当竞争防止法》。该法律诞于1934年,其时日本处于市场经济的初期,各种不正当的市场行为——登场,假冒伪劣商品十分猖獗。如轰动一时的“索尼巧克力事件”,就是一家食品公司盗用著名企业“索尼”的商标推销其商品,后被起诉。  相似文献   

2.
谁毁了索尼     
创新能力的衰退,成了索尼最大的危机。索尼创建于二战后的一片废墟之中。创始人井深大往东京一家百货公司的仓库成立了。东京通信研究所”.在邀清到另一位元老级人物盛田昭夫担任高级总经理和代表董事之后.于1946年正式成妒了索尼的前身“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下称“东通工”)。在此后近半个世纪时间里.索尼通过推出一个义一个革命性...  相似文献   

3.
《企业标准化》2006,(9):69-69
据法新社、美国《商业周刊》等媒体报道,步入2006年.全球各个领域的知名厂商都陆续推出时髦的科技产品。 数码类 神奇的索尼“魔盒”想象一下,你可以把电视连接到这个电话本大小的盒子上,然后开始上网浏览;看累了,点击一下就可以玩游戏.之后,你可从网上下载电影观看。接着和远在韩国首尔的对手在游戏中“搏杀”.最后可与美国西雅图的朋友聊天。这就是索尼最新推出的全能游戏机“娱乐站(PlayStation3)”。  相似文献   

4.
拯救索尼似乎是一场马拉松。2012年4月1日,52岁的平井一夫正式接替霍华德·斯金格出任索尼CEO。走上讲台,他面带微笑地说:“现在是索尼求变的时刻,我相信我们可以做到。”平井一夫用手做出了“No.1”的手势。  相似文献   

5.
王慧 《活力》2010,(12):258-258
新闻策划和新闻炒作.是时下比较流行的两个概念,也是业内同人谈论得比较多的一个话题。它是新时期媒体领域出现的一个值得注意的新现象。也许.炒作本来与新闻策划毫无关系,是一些“生意精”在传媒时代自己独立创造出来的商业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6.
一套价值1.4万元的索尼音响.一年内就维修一次。两年后又出问题.到索尼维修总部维修.原有毛病没修好,再添新问题。因索尼方面态度恶劣.消费者愤而维权。一起售后服务纠纷,令洋品牌产品的质量、售后再遭质疑。索尼是否再陷“质量门”?[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胡文进 《企业文化》2005,(12):46-46
索尼中国分公司高层管理者解密其经营之道时谈到, “我们每个员工,包括东京总部和其他国家分公司的员工 身上都有‘索尼基因’,也就是求新创异意识。我们总是追 求新的东西,研发新的产品,走与别人不相同的道路。这也 是我们55年里能迅速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索尼基因”揭示了索尼之所以始终能够保持创新活  相似文献   

8.
教你炒楼     
《东南置业》2001,(1):54-54
所谓“炒楼”.顾名思义就是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目前房市中流行的有“炒楼花”和“炒二手房”的说法。“炒楼花”,是指投资对开发商新开盘的楼盘进行炒作,然后在整个楼盘竣工交房时进行炒作转手,这是“炒楼”中的大手笔,风险大,回报率高。“炒二手房”是投资另一种“炒楼”之作,风险小,利润相对低,但是投资经常光顾的去处。  相似文献   

9.
《企业家信息》2012,(10):73-73
1948年,牛津大学举办“成功奥秘”讲座,邀请名家来讲演,其中有英国首相丘吉尔。在讲演前一个月.各种媒体就开始炒作,各界都想听一听丘吉尔的成功秘诀。  相似文献   

10.
《东方企业家》2014,(12):100-103
索尼成“跳楼价”商品我第一次体验到“索尼神话”的破灭,即索尼品牌影响力的下降。是在1994年左右。那天,我到以低价销售家电产品著称的东京秋叶原电器街采访。看见索尼产品竟然被当作吸引顾客的“跳楼价”商品被摆放在店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