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外汇管理》2011,(11):12-19
据海关统计,一季度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长29.5%,其中出口增长26.5%,进口增长32.6%,进口比去年四季度增长5.1%。进口的强劲增长,导致了10.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这也是继2003年和2004年一季度之后再次出现贸易逆差(而去年一季度为顺差139.1亿美元)。然而就在4月份,我国又实现贸易顺差114.2亿美元,达到此前市场普遍预期的3倍。  相似文献   

2.
《中国外汇》2010,(19):22-24
2010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强劲恢复性增长态势。进口和出口形势的戏剧性逆转带来贸易顺差规模加速向2009年靠拢。1—4月,进口恢复快于出口,两者保持了大致平衡,月度顺差规模均在100亿美元之下,3月甚至出现了7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但从5月开始,情况开始变化:出口恢复的势头超出预期,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出口的拖累尚未显现;而进口方面,则因刺激政策的退出,  相似文献   

3.
《金融博览》2010,(21):31-31
按照汇率理论定律,汇价贬值则出口增加、贸易顺差容易发生,但美国的实践却是汇价贬值、贸易逆差大规模发生;另一方面,汇率理论强调.汇价升值则出口额减少、贸易逆差容易发生,但日本和中国的实践却是汇价升值、出口增加、顺差增大。  相似文献   

4.
持续了数年的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并没有因为全球经济的恶化和外需的钝化而放慢自己急行的脚步。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贸易顺差达689.2亿美元,扩大56.4%,其中6月份贸易顺差额为317.3亿美元,单月顺差额度猛增至三年半以来的最高点。顺差形成的常规机理就是出口大于进口。  相似文献   

5.
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证分析得出:外商直接投资有力地促进了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量的增长和进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从进出口比例来讲,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的影响大于对进口的影响,以至于顺差成为我们关注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了遏制双顺差和对外资产增长失控,从对外经贸的角度来讲,就是要减少、取消过度激励出口的措施,将出口激励措施重心从扩大出口数量转向优化出口结构,同时扩大进口,削弱贸易顺差过快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7.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我国1988年国际收支情况表明,去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有余,外汇储备增加。我国1988年国际收支的基本情况是:经常项目由1987年3亿美元的顺差转为1988年38亿美元的逆差,资本项目顺差71.3亿美元,储备资产增加22.4亿美元,错误与遗漏为10.9亿美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的国际收支统计口径,我国1988年的贸易出口为410.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63.2亿美元;贸易进口为463.7亿美元,比上年增加99.7亿美元;贸易逆差53.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6.6亿美元。出口和进口贸易增长幅度都较大,但贸易逆差额增长较多。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外贸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8.
两岸"大经贸、小金融"的不平衡格局早已引发业内人士的关注。 大陆是台湾最大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顺差来源地(两岸贸易总额占当年台湾对外贸易总额超过21%),台湾也是大陆第七大贸易伙伴、第九大出口市场和第五大进口来源地。两岸在经贸往来上已经形成唇齿相依、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口导向型的外向经济快速发展,贸易平衡状况不断改善,实现了由贸易逆差向贸易顺差的转变。进入贸易顺差阶段以后,贸易顺差额不断攀高,据海关资料显示我国的贸易顺差已经连续两年突破干亿美元。而2007年1至5月我国进出口总额为8013亿美元,同比增长23.7%,其中,出口增幅高于进口增幅8.7个百分点,累计顺差857亿美元,同比增长83.1%。  相似文献   

10.
顺差,逆差是国际收支上的用语。国际间发生贸易往来,就有货款的收付,由于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国家的进出口货值不可能完全平衡,必然有差额的出现。如出口货值超过进口货值叫做出超,从国际收支来看,是收大于支,就形成顺差,其收支轧抵后的差额就是顺差  相似文献   

11.
<正>前言研究一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主要借助于政府定期公布的对外贸易平衡表。一般而言,平衡表比较系统地载有表明出口和进口的数字统计,大体可反映一国在特定时期内对外贸易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一国对外贸易按出口大于、小于或等于进口等情况,分别构成贸易顺差、贸易逆差或贸易平衡。一、贸易顺差的定义及其产生的影响所谓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  相似文献   

12.
<正>前言研究一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主要借助于政府定期公布的对外贸易平衡表。一般而言,平衡表比较系统地载有表明出口和进口的数字统计,大体可反映一国在特定时期内对外贸易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一国对外贸易按出口大于、小于或等于进口等情况,分别构成贸易顺差、贸易逆差或贸易平衡。一、贸易顺差的定义及其产生的影响所谓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  相似文献   

13.
扩大关键设备进口是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下的一项重要政策,有利于提高我国出口企业竞争力,实现在国际市场上的长远发展。本文基于Kaplan-Meier分析和PSM-Cox模型,考察了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关键设备进口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持续性的微观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显示,进口工业机器人显著降低了企业退出出口市场的风险,延长了企业出口生存时间。异质性检验发现,进口工业机器人对非国有企业、加工贸易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出口退出风险削弱效应更为明显。机制检验表明,进口工业机器人会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出口多样性和出口产品质量三个渠道降低企业出口生存风险,延长出口持续时间。本文研究对主动扩大进口战略下实现扩大出口、提高出口持续性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国际收支理论认为,一国的汇率波动会影响其国际收支状况,本币升值会促使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导致经常项目出现逆差。但是在人民币缓慢升值的过程中,中国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持续出现顺差。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的影响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5.
“吉信模式”形成的背景 俄罗斯是中国鞋类出口三大市场之一,俄市场半数以上鞋类进口是通过“灰色清关”渠道,2004年4月19日,俄联邦海关委员会颁布命令,对从中国进口的21类日用消费品(包括鞋类)加强海关申报价格监管。  相似文献   

16.
一、陕西省加工贸易出口现状及特点 (一)陕西省加工贸易出口基本情况 1999年以来,陕西省加工贸易稳定增长,2004年发展尤为迅猛,全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6.46亿美元,同比增长60.46%,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17.7%,比上年增加3.2个百分点。其中,加工贸易项下出口4.65亿美元,同比增长82.2%,高于全省出口平均增速44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实现顺差2.84亿美元,占全省贸易顺差的24.67%。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表现在对外出口方面,中国对外贸易一直处于顺差状态。但是中国的长期顺差就以为这贸易伙伴国的长期逆差,因此,近年来针对中国出口商品的贸易摩擦案件与日俱增。本文就中国对外贸易现状从总量、国别、产品分布三方面分别进行分析,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8.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玩具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玩具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 (一)出口市场和技术壁垒倡导国相重,出口市场相对集中。美国和欧盟是中国最大的两个玩具出口市场,据统计,2010年,中国对美国和欧盟出口玩具共计59.8亿美元,占同时期玩具出口总额64.2%。而其中,对美国出口为31.9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1、什么是货物贸易项下外债?答:货物贸易项下外债包括出口预收货款和进口延期付款。出口预收货款指出口货物合同约定收汇日期早于合同约定出口日期或实际收汇日期早于实际出口报关日期的收汇;进口延期付款指进口货物货到付款项下合同约定付汇日期晚于合同约定进口日期90天以上(不合)的或实际付汇日期晚于实际进口报关日期90天以上(不含)的付汇。  相似文献   

20.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实施〈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8131号)(以下简称《通知》)发布实施以来,部分企业反映出口收结汇核查系统(以下简称“核查系统”)中查询到的出口可收汇额初始数据存在问题。为不影响企业正常办理出口收结汇业务,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