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路运输条例》规定“同一线路有3个以上申请人时,可以通过招投标的形式作出许可决定。”“招投标”主要是指道路客运服务质量招标,是以合理、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方式,以服务质量作为招投标条件的一项新的制度,这是我国道路运输行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实施,是我国道路运输发展过程中的一件大事,是道路运输发展新的里程碑。这是交通系统盼望已久的事情,是振奋交通系统干部职工精神的一件喜事。如何认真宣传贯彻好、执行好《条例》,是当前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一项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3.
2004年7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以下简称《道路运输条例》)填补了我国无道路运输行政法规的空白,在道路运输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道路运输条例》颁布实施两周年之际,笔者就《道路运输条例》在辽宁省的实践,围绕目前道路运输管理中的热点和难点,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道路运输》2005,(2):33-33
在学习《道路运输条例》过程中,我对该条例第六十五条的处罚对象难以明确,特向编辑部请教。第六十五条规定:不符合本条例第九条、第二十三条规定条件的人员驾驶道路运输经营车辆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请问,这一条规定处罚的是驾驶人员还是道路运输经营者?  相似文献   

5.
一、颁布实施《道条》的重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以下简称《道条》)是我国第一部规范道路运输经营和管理行为的行政法规,它将成为我国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依法推进道路运输管理工作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6.
《道路运输条例》(简称《道条》)和《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简称《客规》)强调安全优质服务,这是一大变化。安全是道路运输行业最重要的工作目标,它是行业的生命线。没有安全,道路运输业不可能持续发展。《客规》首先从规范客运市场准入开始,抓住安全运输源头管理,对申请从事道路客运经营的,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客车的技术要求、驾驶员的资格等方面做了非常严格的规定。在安全的基础上,提高行业服务水平是永恒的追求。《客规》强调通过加强市场监管和建立长效机制,通过优胜劣汰机制督促道路运输企业和道路运输从业人员遵章守纪,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以下简称《道条》)自今年7月1日起开始施行。实施《道条》的根本目的是规范道路运输经营行为和市场秩序.保障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保护相关消费者和所有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道路运输健康有序发展。要实现这些目的,不仅需要道路运输经营者和消费者自觉遵  相似文献   

8.
《中国道路运输》2005,(6):59-61
《国际道路运输管理规定》(简称《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简称《道条》)的第一部配套规章,将《道条》中第四章“国际道路运输”有关规定具体化,以便于贯彻实施。《规定》是贯彻我国政府与周边国家政府签署的汽车运输协定的重要规定,该规定将我国与有关国家政府签署的汽车运输协定的规定变为我国的国内法,与国内道路运输的一些规定、做法接轨,有利于操作和执行。  相似文献   

9.
《中国道路运输》2004,(9):61-63
《道路运输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二条规定:“从事道路运输经营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的,应当遵守本条例。前款所称道路运输经营包括道路旅客运输经营(以下简称客运经营)和道路货物运输经营(以下简称货运经营);道路运输相关业务包括站(场)经营、机动车维修经营、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理解这条规定的精神,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道路运输以法律的支撑和约束作为前提,只有在以《道路运输条例》为核心的行业法规体系规范下,才能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运输需求,充分发挥道路运输业的社会经济基础性服务作用,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方面要求。从《道路运输条例》规定的行业基本制度出发,笔者认为,构建和谐道路运输行业的关键,应着重于实现公平运输、依法运输、安全运输和文明运输。  相似文献   

11.
《道路运输条例》出台至今已有两年多,从湖北省实施情况来看,《道路运输条例》及配套规章对于不断强化运管队伍建设,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加强道路运输市场监管,竭诚保护道路运输有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加速推进我省依法治运步伐,促进道路运输市场的健康、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国道路交通领域的第一部行政法规,在道路运输经营和道路运输相关业务方面确立了一系列崭新的道路运输法律制度。《条例》的公布和施行,不仅对规范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促进道路运输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道路运输企业规范经营行为、保障运输安全和推动企业健康发展有着积极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日,山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山东省道路运输条例》,《条例》将于2011年3月1日起施行,1996年颁布实施的原《山东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同时废止。新《条例》分为总则、道路运输经营、道路运输相关业务、道路运输安全、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等七章,共七十七条。  相似文献   

14.
两年前,《道路运输条例》在历经十数年坎坷和千呼万唤中出台,在行政许可、市场监管和行政处罚等方面制定了相关重要制度,为全国十余万运管人员、数千万从业人员依法行政、依法经营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同时,根据《道路运输条例》的有关精神,交通部陆续出台了五个配套规章和一些配套的政策性文件,各省已经或开始修订地方道路运输管理条例以及相关文件。现在,道路运输行业法制环境越来越好,各级运管机构的行政执法能力和服务能力越来越强,道路运输经营者的法制意识、运输供给能力稳步提高,实施《道路运输条例》所带来的行业变革和发展,我们有目共睹。 《道路运输条例》的出台来之不易,更需要我们严格贯彻执行并加倍珍惜爱护,这是我们全行业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期待通过这期专题,回顾《道路运输条例》实施后的行业变化,激发全行业的热情,促进运管人员和从业人员重新学习、系统思考《道路运输条例》及行业重要制度,审视并改进在贯彻执行行业法规中的不足,按照交通部党组的要求,做一个负责任的行业,做一个负责任的行业管理部门,促进道路运输和谐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中国道路运输》2007,(2):38-38
中国道路运输杂志社编辑部: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工作人员根据《道路运输条例》的相关规定执行职务遇到当事人阻碍时,能否援引《治安处罚法》第五十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报请公安机关依法对当事人作出治安处罚,以保障道路运输管理的顺利进行。请编辑部给予解答。  相似文献   

16.
《中国道路运输》2004,(12):32-32
我是一名基层运政执法人员,在实施营运车辆源泉管理的过程中,发现一些车主没按有关规定缴纳交通规费,《道路运输条例》上又没有这方面的规定。请问,《道路运输条例》颁布后,交通部2001年第5号令还能否适用?如果不能适用,我们在遇到拖欠、漏逃交通规费行为时,应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17.
最近,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以下简称《道条》),并规定自7月1日起施行。《道条》包括总则、道路运输经营、道路运输相关业务、国际道路运输、执法监督、法律责任和附则等7章83条。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道路运输的专门的行政法规。《道条》的颁布实施是全国道路运输行业盼  相似文献   

18.
2004年4月14日,国务院第4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道路运输条例》,这是我国道路运输发展史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道路运输法制建设中的一座里程碑。《道路运输条例》来之不易,她饱蘸了老一辈道路运输专家学者的心血,凝聚了新一代道路运输志士仁人的智慧。她经过千锤百炼,数易其稿,铸成了共和国第一部道路运输行政法规。她为规范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为促进道路运输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9.
《中国道路运输》2006,(8):42-42
中国道路运输杂志社编辑部:我处运政稽查人员在路检路查中,查获我市通宇运业有限公司新增的一辆东风144货车未办理车辆营运证,就从事道路货运,稽查人员依据《道路运输条例》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对该车予以暂扣。随后,该车司机回公司拿来公司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我们在进行处罚时出现两种意见:一种是应依据《道路运输条例》第六十四条的规定,按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处理:另一种是不能按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处理,只能责令通宇公司限期为该车理车辆营运证。请问:这种情况应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20.
我国第一部规范道路运输经营和管理的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经正式颁布实施了。首部道路运输法规的诞生,标志着我国道路运输依法经营管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历史必然和现实要求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初期,交通部就提出“有路大家走”的政策,个体业户进入运输市场,缓解了道路运输运力不足的局面,形成了市场主体多元化的格局,这在当时来说,确实是解放和发展了运输生产力。进入 90 年代以后,交通部又加大了运输企业运力结构调整改革的力度,进一步整顿和规范运输市场秩序,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