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湖北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湖北省1985-2008年三次产业演变过程描述基础上,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偏离度,对湖北省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湖北省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特征,但变化显著、二元经济特征明显;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产业结构由"二一三"模式已经转变为"二三一"模式;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协同关系,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呈互为因果关系。湖北省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继续坚持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拓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渠道;积极调整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发展现代制造业,提高其吸纳劳动力的比例,从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广东省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且劳动生产率变动往往先于GDP的变动,提高劳动生产率既可推动经济总量增长,又能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有效提高:经济增长虽不能由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决定性地解释,但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对广东省经济增长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且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推动作用已逐步减弱,第二、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带动作用已明显增强:广东省应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以促进就业.实现经济与就业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3.
随着资本投入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经济增长将大量未充分就业的农业劳动力向高生产率部门转移而导致就业结构变化,就业结构的变动又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增长.本文从生产函数出发,将就业结构变动从全要素生产率中分离出来,得出就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及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的流动时经济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胡放之 《市场论坛》2005,(8):63-64,66
配第和克拉克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即农业向第二、三产业等非农业部门转移的现象,是一个普遍的规律。而且,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又会出现劳动力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现象。这一就业结构变动规律被称为“配第克拉克定律”。后来,库兹涅茨在克拉克研究的基础上,从劳动力和国民收入两方面对产业结构变化进行分析,得出比克拉克更为精确的关于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描述。关于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演进中的动因,克拉克认为动因在于经济发展中各产业间出现收入(附加价值)的相对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实情,分析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进一步将不同产业中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探索,在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并且人力资本水平提高的情况下,第三产业中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没有相应上升,第一、二产业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对来说却比较正常。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就业结构得到显著优化,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经济发展有效拉动了就业。但与内地工业发达省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第一产业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不强,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产业规模和层次仍然偏低。因此,新疆应鼓励发展中小企业,有效缓解就业压力;加快发展工业;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第三产业,扩大就业空间;发挥地缘优势,促进劳动力境外输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深刻影响城乡经济的发展。文章基于湖北省12个市10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动因,之后探讨城乡劳动力迁移对第二、三产业的影响,得出了工资与教育水平等因素拉动劳动力转移,从而推动产业经济增长,第二产业是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主要产业等结论。最后提出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工资水平、积极促进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新乡市2000年以来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进进行分析,发现二者关系显著,但有所偏离,第一产业存在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第二、三产业就业空间仍需拓展;产业结构转换系数和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之间以及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与其就业比重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是其就业比重的格兰杰原因。为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良好互动,应加快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尽快实现第二产业产值和就业的同步增长,并不断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9.
从产业发展角度看秦皇岛城市化道路的最优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洪娟 《商场现代化》2007,(12):260-261
本文运用了1999年~2005年的数据,检验了第二、三产业GDP比重对秦皇岛城市化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第二产业对秦皇岛市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要远大于第三产业,最后提出了大力发展轻工业、适当发展重工业和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未来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展趋势从1978年的总体情况来看以来,中国的就业结构变动呈现这样一种发展态势: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不断增加。按一般劳动力就业的产业结构分类理论,我国的就业人口已经进入发展型阶段(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超过25%,第一产业在50%以下)。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各个产业及其就业结构可能呈现这样的趋势。1.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继续提高,就业人数不断减少  相似文献   

11.
目前,浙江省处于产业升级的重要时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对就业结构产生影响。本文选取1978年—2014年的相关数据,分析浙江省产业结构对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不均衡,第一产业占GDP比重明显下降,导致产业内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第二产业仍然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主力,但该产业吸纳劳动力的空间逐步缩小;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占GDP比重明显提高,具有吸纳劳动力的空间,但产值增加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有限。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增长,推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最优的产业生产效率是社会生产活动得以维系或持续的基础。是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目标。在国民经济系统中,产业生产效率是经济效益的一种表现。产业生产效率好,经济增长质量就高;反之,经济增长质量就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率、农业劳动生产率以及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波动较大,其值的变化受时间因素的影响;而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则是围绕均值在波动,受时间因素的影响不明显。中国第一、三产业的生产效率与经济增长有着一定的联动效应,而第二产业与经济增长并无显著的联动效应。中国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远高于农业劳动生产率,且增长速度也快于农业劳动生产率;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水平相对较低,且其提高的速度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是广东省的金融发展却相对滞后,从"二三一"转向"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升级历程仍显艰难。选取广东省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作为衡量金融发展的指标,第二产业总值和第三产业总值来衡量广东省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状况,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广东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慕慧娟  崔光莲 《商业时代》2015,(11):135-137
本文从动态的角度对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转变过程中,产业-就业结构的动态变化过程做回归分析,回归结果显示新疆产业-就业结构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其中第二产业产值与就业存在负相关。文章采用就业弹性、扩张性就业弹性以及结构偏离度分析新疆产业-就业结构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发现新疆产业-就业结构之间是失衡的。新疆第一、第三产业呈收缩的趋势,导致第一产业存在过多的剩余劳动力;第二产业虽然具有一定的就业吸纳能力,但吸纳能力有限;第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较好,但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不足。因此,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实现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优化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15.
1980-2011年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在第二产业增长更快的条件下出现了大幅提升的怪异现象,其谜底在于中国官方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是按照不变价计算的,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则是按照当年价计算的.重构定量分解模型,测量和解释中国1980年以来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演进的各动力因素贡献,结果表明,在1980-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提升中,首要因素是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持续较快上升,其次是第三产业价格涨幅在三大产业中显著领先,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提升在三大产业中明显落后则较大地阻碍着其增加值比重提高.第三产业劳动力过度膨胀、内部就业结构错配是其劳动生产率提升速度显著落后的关键致因.  相似文献   

16.
冯筱  冯柏 《消费导刊》2011,(10):178-179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最重要的课题之一。经济增长不仅包括经济总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转变、优化和升级。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经济发展迅速,其中经济结构的转变、优化和升级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运用回归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定量分析了上海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上海市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第二产业中工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为显著;短期内上海市工业增长和经济增长之间没有明显的互动关系;但从长期来看,上海市工业增长和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明显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兴起,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是必然趋势.经济转型期,我国劳动力市场总量性失业压力较大,结构性失业压力日益突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作为第三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其涵盖领域非常广泛,可吸纳就业人数众多且层次丰富,具有十分明显的劳动力吸纳效应,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解决城市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就业结构影响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经济转型期,在技术进步、需求结构变化、社会分工深化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就业结构不断演化,产业增加值是影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就业结构演化最重要的因素;行业平均工资水平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就业结构演化密切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就业结构演化有着重要影响.促进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就业结构顺利转换,是实现产业升级、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本文构建了关于产业结构优化与增长方式转变的模型,实证回归的结果表明生产要素由生产率低的产业部门向高的部门转移过程中可以提高社会总的生产率.具体来说就是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可以提高TFP,其中劳动力在第三产业中的转移效应要高于第二产业.据此,本文关于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方向是大力发展浙江的第三产业,由一个部门带来的扩散效应可以推进经济的总量增长.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计量经济模型,对江苏省南通市1978年~2007年的产业结构、产值结构及就业结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认为虽然目前第二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最大,但其已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下降,其对GDP的贡献小于其占有的产值份额,因此不能盲目扩大第二产业,应着力提高其产业竞争力。第三产业正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提高而且具有很强的劳动力吸纳能力,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提高,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还应正确处理好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湖北省产业结构现状,揭示湖北省产业发展的阶段特征,结果表明:湖北省产业发展显示第一产业发展滞后,保持平缓增长;第二、三产业具有相对优势,贡献集中在结构偏离分量;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的三大总体特征。湖北省产业结构体现第二、三产业是主导,发展集中在2002-2012年,份额分量和结构偏离分量是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