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对海勒斯台正长花岗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测年结果显示,该岩体年龄为133. 2±1. 3 Ma,为早白垩世。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海勒斯台正长花岗岩为弱过铝质岩石,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稀土元素丰度总量较高,轻稀土富集且轻重稀土分馏较明显[(La/Yb)_N=4. 24~7. 59],表现为"右倾型"的稀土配分模式,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海鸥式分布,负Eu异常明显。微量元素以相对富集Rb、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相对亏损Ba、Nb、Sr、P、Ti等高场强元素为特征,认为海勒斯台正长花岗岩为A型花岗岩。根据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及区域地质背景,结合A型花岗岩的特征,海勒斯台正长花岗岩应形成于造山后伸展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2.
对华北北缘中段马营地区的晚三叠纪酸性侵入岩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H同位素分析。马营地区晚三叠纪酸性侵入岩主要包括细粒、中粒和粗粒二长花岗岩。研究表明,马营地区二长花岗岩形成于232~236.2Ma,SiO2为74.26%~76.54%,铝指数A/CNK=1.04~1.14,K2O/Na2O为0.76~1.44,属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REE/HREE=8.89~18.28,(La/Yb)N为10.35~29.33。具负至正的Eu异常,δEu为0.59~1.22。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U、K,亏损Nb、P和Ti。马营二长花岗岩的成分受分离结晶作用控制,其部分地球化学特征接近A型花岗岩,但Zr+Nb+Ce+Y为99.8~184.5×10-6,10000Ga/Al为2.2~2.8,TZr为724℃~814℃,为典型的非A型花岗岩。P2O5随着SiO2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大兴安岭北段阿都塔地区晚三叠世和早白垩世酸性侵入岩进行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发现,晚三叠世侵入岩锆石U-Pb年龄为222.8±4.9 Ma,早白垩世侵入岩锆石U-Pb年龄为127 Ma。晚三叠世中粒二长花岗岩为弱过铝质—强过铝质钾玄岩系列,轻稀土富集,重稀土平坦,具中等—强负铕异常,属于高分异I型花岗岩,为俯冲晚期或者同碰撞阶段的产物。早白垩世侵入岩包括中粒花岗闪长岩、细粒二长花岗岩和斑状二长花岗岩,为准铝质至弱过铝质钙碱性系列,轻稀土富集,重稀土平坦,具中等负铕异常,属于高分异I型花岗岩,为拉张环境的产物。通过对比大兴安岭北部岩浆-构造特征发现,晚三叠世中粒二长花岗岩与蒙古-鄂霍茨克洋的俯冲作用有关;早白垩世侵入岩为拉张环境的产物,其与晚三叠世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差异较大,说明二者具产生于不同的构造体制下,早白垩世侵入岩主要受古太平洋俯冲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等离子光谱方法测试了桂北BT锡矿区内有关的岩石、矿石和个别矿物共20件样品的REE含量。通过对REE分布模式、特征参数La/Yb、Sm/Nd和δEu的分析研究,并与地质体特征,岩石、矿石和矿物成分等的研究作了对比,得到了一些有关成岩成矿方面的信息,现归纳如下: 1、BT地区四堡期基性岩属于岛弧型拉斑玄武岩而不是大陆拉斑玄武岩或洋脊玄武岩。四堡群粉砂岩具负Ce异常,表明其为海相沉积环境。 2、从粉砂岩→三防花岗岩体→平英花岗岩体,轻稀土含量减少,重稀土含量增高,反破出平英锡花岗岩的起源和演化。另外,在平英花岗岩体中,REE与Si、F元素的含量呈正相关性。从岩体的边缘到中心相,REE和SiO_2同趋于富集。 3、发育在花岗岩隆起外部的蚀变带,自下而上是一个REE含量减少、Eu亏损渐弱的连续过程,这些均表明携带REE的热液由花岗岩向围岩迁移时,在弱碱性环境中逐渐卸载。 4、矿区内的五种矿石类型尽管其规模大小不同,距花岗岩体的远近有别,成矿条件各异,但其中REE的特征与花岗岩有较密切的关系。电英岩型锡矿石的REE分布型式由主矿物电气石所决定,与电气石共生的造矿矿物锡石的REE反映出物质来自花岗岩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对漳州夏式岩体各次侵入岩主要造岩矿物稀土元素实际含量的系统研究表明,其稀土分布型式和稀土含量都具有内在规律性且随著岩浆的分升演化而发生规律性交化。Ⅰ型花岗岩和A型花岗岩中造岩才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点有明显区别;副矿物在岩石中虽含量较低,但其中稀土元素含量极高,因而对全岩稀土的贡献却较大,尤其是偏酸性岩石。因此在研究岩浆演化过程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时,副矿物的影响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6.
孟山岩体位于吉林省东部延边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延边褶皱系与中朝准地台交界地带。岩体主要由花岗闪长岩及二长花岗岩组成,发育微粒闪长质包体。岩体同位素年龄为326.4Ma(锆石U—Pb),属中海西期。孟山花岗岩为准铝质、钙碱性系列。其岩石学、矿物学和岩石化学显示大陆弧造山花岗岩类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钡(Ba)作为一种非传统的稳定同位素,逐渐展现出其作为示踪花岗质岩浆演化和流体活动的独特优势。目前,Ba同位素的地球化学储库已经基本建立。地壳的重熔过程可以分馏出Ba同位素,导致生成的熔体富集重Ba同位素。然而,在喜马拉雅康巴淡色花岗岩中观察到的轻δ138/134Ba值(-1.32‰~+0.12‰)很可能与来自大型深层岩浆储库的流体有关。深层岩浆储库释放的流体对康巴浅色花岗岩的岩浆演化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导致了较低的轻Ba同位素组成(<0)。这些流体不仅改变了浅色花岗岩的Ba同位素组成,还可能输运了一些可溶性金属元素,有助于稀有金属矿床的形成。与花岗岩熔体相比,钾长石富含轻Ba同位素。高分异花岗岩中的钾长石分离结晶会导致明显升高的δ138/134Ba值(>0),而具有岩浆-热液特征的高分异花岗岩的δ138/134Ba值明显低于大陆地壳(~0‰)。在俯冲带流体过程中,Ba同位素可以大量分馏,轻Ba同位素优先富集在矿物中,导致变质流体的δ138/134Ba值远高于俯冲物质(如蚀变洋壳)。俯冲...  相似文献   

8.
“双峰式”花岗岩是岩浆热液型金矿床的成矿母岩。金矿床的分布严格受高峰值花岗岩的控制,距高峰值岩体最大距离不超过5km。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双峰式”花岗岩为岩浆型花岗岩,是同源同期不同阶段形成的一对花岗岩体,含金量明显呈现两个峰值,即早期为低峰值花岗岩,晚期为高峰值花岗岩,其时代为燕山期。“双峰式”花岗岩是找岩浆热液型金矿床的重要岩浆岩标志。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新疆前寒武纪托格拉克布拉克杂岩各岩类的常量、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以及锶、硫稳定同位素等特征的分析与研究,认为原称的“托格拉克布拉克群”实际上为一套由晚太古和早元古岩石组成的变质杂岩体。杂岩体内的奥长花岗岩(或斜长片麻岩)以高铝(大于15%)、富Ba、Sr等LiL元素,贫Cr、Ni、Co、V、Ti,无Eu异常或正Eo异常为特征,具TTG岩系的地球化学特点,斜长片麻岩类为较标准的太古宙TTG质片麻岩.从地球化学角度证实了塔里木盆地北缘出露有典型的太古宙岩石。  相似文献   

10.
中天山早古生代岛弧构造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中天山造山带不是一个贯穿东西的前寒武系结晶轴,其基底是由若干寒武纪后从塔里木大陆离散出来的地体构成,因为这些地体之上的前奥陶系与塔里木地区一致。奥陶纪至志留纪,中天山离散地体之上以发育火山岩和同时代花岗岩侵入为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它们分别属于钙碱系列火山岩和岛弧型花岗岩,构成了一条早古生代中天山岛弧带。它们形成与同期古准噶尔洋沿中天山北缘的向南俯冲有关。  相似文献   

11.
本大讨论了格陵兰东部Sulugssut过碱性杂岩体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及矿物成分特征,并与其它地区过碱性岩进行了对比,发现该杂岩体的物质成分及产出特征比较特殊,与成分类似的过碱性岩有一定差别.认为其形成可能是由来自地慢深处的独立碱性岩浆结晶形成,而不是碱性玄武岩浆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在对大庄科花岗杂岩体进行了野外地质、岩石学工作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其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为解决该杂岩体的岩浆物质来源、岩浆演化、花岗岩成因类型,以及钼矿化角砾岩在岩浆演化中的位置等岩石学问题提供了有意义的信息,并依此对上述岩石学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对萨多—乌纳尔斯克矿区和菲阿格当斯克矿区所进行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汞是花岗岩或砂页岩中多金属矿石的主要指示元素之一。因此,下面就要对原生汞晕和外生汞晕的岩石地球化学的特点进行研究。地区的地质构造为由下古生界的结晶片岩、中生界的花岗岩和侏罗系火山沉积物组成的岩石综合体。地区的主要构造单元是萨多—乌纳尔斯克背斜,在背斜中分布着众所周知的多金属矿床。背斜核部出露着古生界的花岗岩和结品片岩。其翼部由下侏罗统的火山沉积物组成。背斜被各种纵、横的断层群所破坏,使之具有断块的褶皱构造。  相似文献   

14.
维摩寺—草庙 A 型花岗岩出露于华北地台与秦岭地槽褶皱系交接部位,受深大断裂控制,其化学成分为:SiO_2=66.56%,K_2O+Na_2O=11.11%,且 K_2O>Na_2O,CaO=O.35%,MgO=0.38%,Fe_2O_3十FeO=3.95%。前人曾当作火山岩,称其为石英粗面岩、碱流岩等。本文作者认为,岩体与围岩呈侵入接触。产出时代和变质程度与围岩地层不符,具内外两个相带,且不具玻璃质结构,黑云母无暗化边,因此岩体不属于火山岩,而是浅成侵入体。采用的四种化学成分命名方案,结合斑状结构特征,命名为石英正长斑岩和碱长花岗斑岩。综合利用前人判别岩石成因类型的多种有效方法,与典型岩体进行对比研究,得知该岩体属于 A 型花岗岩类。并且形成于非造山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5.
赞皇杂岩中的白虎庄片麻岩位于邢台县西,主要由角山黑云斜长片麻岩及黑云斜长片麻岩组成。岩石具有高硅、高铝、富钠、贫钾及低K2O/Na2O比值的特点,Mg#指数为33.37~45.63。该片麻岩具有中等-强烈程度的稀土元素分异,具有轻微的铕负异常。其富集Rb、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等高场强元素。属于高铝的TTG,推断其成因与俯冲洋壳熔融有关。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白虎庄片麻岩形成于2 545.5±7.9 Ma,属新太古代中晚期产物。  相似文献   

16.
太华群位于秦岭北段,是该区最老的变质基底,经 Nd—Sr 同位素研究,测得模式年龄为2.6Ga。太华群原岩为一套火山—沉积建造,火山岩主要为富铁拉斑玄武岩,经变质作用形成角闪岩、斜长角闪岩以及紫苏辉石角闪麻粒岩等角闪质岩石。变质岩系受到了混合岩化作用。角闪石的矿物化学和结构特点为 Mg/(Fe~(2+)+Mg)>0.5,(Ca+Na)_B>1.34,N_(aB)<0.67,C_(aB)>1.34,Si 以6.5~7.25为主,根据国际分类,应属于钙质角闪石亚族,主要为镁普通角闪石,其中一个样 Si>7.50,为阳起石。同时取得了角闪石的光性、X 光衍射及红外光谱资料。角闪质岩石从低级角闪岩相到角闪麻粒岩相,属于中压相系,并以角闪岩相为主。形成的温压条件为:压力>5 kb,温度550℃~600℃。太华群变质岩系从年龄、建造、岩类、岩石化学以及含矿性等各方面特点与世界上广泛发育的绿岩带颇为相似,亦应属于绿岩带。只是变质程度较高,以角闪岩相为主,而不是绿片岩相。太古代基性岩有自己的特点,类似于大洋中脊拉斑玄武岩,但也不尽相同,其地壳构造、岩石圈厚度和运动机制与当代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中酸性侵入岩中的包体是其寄主岩浆生成、演化、定位、冷凝的忠实记录者,因而对它的研究是探讨岩石成因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论述了中酸性岩中包体的研究现状。根据其来源可把包体划分为源区包体、同源包体及异源包体;根据其颜色可划分为暗色包体及浅色包体(包括富云包体)。对不同类型的包体,可按其形态、分布、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岩石化学、地球化学以及与寄主岩的关系等特征,予以鉴别。此外,对福建漳州复式岩体中的包体及浙江山头郑火山喷发中心侵入体中的包体特征和类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最后,探讨了包体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阐明维摩寺—草庙浅成—超浅成 A 型花岗岩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依据岩石化学和矿物化学特征,通过各种方法的计算,对岩体形成的温度、氧逸度、水逸度、压力、熔体中水含量、岩体定位深度和岩体剥蚀程度等,给出了具体的量值,提供了 A 型花岗岩形成环境的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19.
文中通过对大庄科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岩体中的钾长石巨斑晶的一系列特征进行了研究,论述了该钾长石巨斑晶的形成作用是以岩浆结晶作用为主,伴以结晶交代作用,是二者综合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不同岩石中的辉石进行了详细的成因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綦村岩体不同岩性中的辉石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岩浆系统中早期结晶形成的晶体,被后期的岩浆携带至地壳浅部,另一类是岩浆定位以后结晶的自生晶。在辉石的分类中大部分辉石属于透辉石,有少量是普通辉石。尽管在不同岩性中辉石的成分存在一定差异,但是所有辉石成分都指示綦村岩体的母岩浆属于亚碱性系列,其在演化过程中经历了辉石和角闪石的结晶分离过程,这一过程导致岩浆中的镁元素在早期形成的辉石和角闪石中富集,铁元素在残余熔体中富集,并在岩浆定位后随流体出熔成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