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当前既有加快发展的需求又肩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任,与此同时更是遇到了“高经济增长,低就业增长”现象的挑战。本文从中国西部一个人口大省的角度出发,运用数量模型分析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的互动模式,并围绕“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目标提出对策建议,从而助力实现我国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
要保持我国经济的稳定,关键是能否做到经济高速增长、低通货膨胀与增加就业三重目标的协调统一,这也是我国当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研究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劳动就业与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之间的内在机理,实现三重目标统一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具有中国劳动就业结构特征的CGE模型,以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增长变化和中国实施经济刺激计划为背景,设计不同的情景方案,模拟分析了中国出口变化对劳动就业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出口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实现0.088个百分点的非农就业增长。但出口就业效应相对于不同的产业部门和就业群体而言具有明显的差异,出口下降将导致纺织、制造业等部门就业人数的显著减少,农民工就业压力明显超过城镇就业。因为出口就业效应显著低于投资就业效应,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劳动就业不仅在数量上经历了从大幅减少到显著增长的突变,同时在结构上也出现了从可贸易部门向非贸易部门的转换。权衡劳动力比较优势利用和产业结构升级,重视就业基数大、出口就业弹性低的服务业部门劳动力吸收能力的提高,实现就业的结构性均衡增长,应成为确保我国未来就业安全的政策方向。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悖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林 《现代商业》2007,(8):136-137
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有密切关系。本文通过对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背离的现状和原因的分析,探讨这一增长悖论的负面影响,提出实现经济与就业同步增长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在急剧增长的经济大环境下,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也是日益加剧,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注意,而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仅是劳动就业,还有譬如性别歧视等问题。以"西南大学荣昌校区"为例,研究本届女大学生就业现状,从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分析就业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思考□张京城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的就业模式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的逐步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新旧体制的磨擦中,原本存在着的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变得更加突出,人口的就业问题遇到了...  相似文献   

7.
李荣 《江苏商论》2014,(12):80-83
随着经济的发展,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现象愈发突出。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是一对矛盾,二者往往并非协调一致。通过研究发现:经济增长是就业增长的原因,但就业增长并未明显促进经济增长;第二产业对就业增长的拉动作用在减弱,而第三产业的作用在大幅提升。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在"机器人"即将大规模进入生产过程的情况下,如何解决自然人的劳动就业问题。即在技术挤出效应下,如何解决"机器换人"的新矛盾。  相似文献   

8.
谢岚 《市场研究》2013,(9):58-59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做好就业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是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条件。如何从宏观角度正确处理好经济结构调整和扩大就业的关系,“让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促进劳动就业与经济和谐发展,值得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的现状,论述了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在经济增长的背景下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对劳动就业的一些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劳动力市场既存在着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市场所共有的特点,又存在着计划经济时期残存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严重影响我国劳动就业态势。结合现代劳动经济学中的若干就业理论和我国劳动力市场现状,劳动就业的政蓑制定应遵循就业政策与经济体制改革相一致,坚持效率优先和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并注重以促进投资的增长政策为主来促进经济增长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加速市场化改革进程,改革不利于劳动力市场发展的体制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中国对外贸易的劳动就业效应:贸易结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旨在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动在劳动就业以及城乡劳动力转移中产生的作用。文章认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劳动就业水平的提升;对外贸易结构的改善有利于促进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优化劳动就业结构;城乡劳动力转移,农村人口比重的降低,不能仅仅依靠农业的发展,而必须以第二、三产业发展为依托,不能单纯依靠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投资的增加,而需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乡联动;对外贸易劳动就业效应的可持续发挥需以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为基础;社会劳动就业的增长,就业结构的改善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  相似文献   

12.
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应认真分析我国劳动就业面临的形势。从实际出发,推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劳动就业的具体对策措施。同时要处理好劳动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一系列关系问题,实践“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13.
林峨 《计划与市场》1999,(10):38-40
就业问题是当今世界性的社会难题之一,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因人口总量基数大,增长快,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是我国必须长期面临的问题.伴随着我国加大力度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这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劳动就业结构将进入加速调整阶段,就业形势将会更加严峻,失业的下岗人员将大量增加,失业率上升势所必然.扩大就业,减少失业,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运行中最突出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14.
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扩大民营企业就业是解决我国劳动力供求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本文针对当前民营企业在吸纳劳动力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加快民营企业发展,扩大劳动就业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同时,就业逆市增长的亮点引人关注。
  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增速虽有所降低,但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的
  “就业含金量”已大于10年前。此外,随着服务业比重上升、小微企业增多,一定程度提高了就业弹性,经济结构的变化成为就业数据飘红的重要原因。
  由此,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同时能够保持比较充分的就业,也体现了结构调整带来的利好。如果经济转型、服务业比重加大是中国就业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那么,企业注册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则提供了一种新的创业生态。  相似文献   

16.
经济增长和劳动就业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一直是宏观经济学者和政府部门的关注重点。本文通过实际数据来研究出口、消费和投资作为拉动外国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对就业的综合影响。分析结果和我们预期结果有一定的差异,本文试图给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从 1998年起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作了巨大的调整,由紧缩转向扩张,由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转向刺激经济增长、增加有效需求特别是国内市场需求,增加就业以及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同时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作为政策调整的结果,1998年第四季度经济的增长有所加快,但从去年3月起又转向下滑,通货紧缩仍在继续。 展望未来,宏观经济政策的抉择应对以下问题的认识和判断作为基础和依据。 第一,目前经济的不景气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有各种不同意见。主要有两种分歧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目前经济的不景气主要是长期实行紧缩…  相似文献   

18.
我国劳动就业的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劳动就业的现状与问题张根明(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一、我国劳动就业的现状1.就业渠道不断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吸纳劳动力能力大大增强随着城镇各项经济改革措施的有效实施,《劳动法》的全面实行以及城镇经济的稳步发展,我国城镇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  相似文献   

19.
《光彩》1999,(10)
从1998年起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作了巨大的调整,由紧缩转向扩张,政策的目标也由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转向刺激经济增长、增加有效需求特别是国内市场需求、增加就业以及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同时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作为政策调整的结果,1998年第四季度经济的增长有所加快,但从今年3月起又转向下滑,通货紧缩仍在继续。展望未来,宏观经济政策的抉择应主要基于对以下问题的认识和判断。第一,目前经济的不景气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有各种不同意见。主要有两种分歧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目前经济的不景气主要是长期实行紧…  相似文献   

20.
云南是集边疆、民族、贫困于一体的农业省,农业人口比重大、农业产值低是制约云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加快云南省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促进经济发展。通以1985-2009年统计数据,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知就业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即经济增长有利于促进就业、就业人数增加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通过协整检验证明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长期性。云南省应立足于在经济增长中实现产业升级、促进就业,实现经济长期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