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顺驰”为何不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顺驰疯狂扩张“路线圈” 一度气势如虹的顺驰,何以今天要如此“贱卖”?作为国内曾经的“地产骇客”,被诩为“地产戴尔”的顺驰王国,何以会落到今天的地步呢?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家))杂志近来很少把哪个企业家个人推上封面了。“卷首语”、“观察家”、“封面故事”,三个重要栏目同时聚焦于一个人、一个企业引发的话题,更是本刊绝无仅有的事。是什么让我们如此关注顺驰、关注顺驰集团的掌门人孙宏斌?  相似文献   

3.
一一个月前,43岁的孙宏斌做出了也许是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次抉择——将自己12年前一手创建的顺驰(中国)55%的控股权转手香港路劲基建。超出这次商业行为的另一层意义,是这个近年来在房地产市场异军突起、狂飙突进的“地产骇客”神话走到了尽头。这只不过是众多民营企业家在建造帝国的赌博中,又一个破灭者。人们很难理解,这位长着娃娃脸,总是挂着职业推销员般微笑的企业家,心底何以埋藏着赌徒般的雄心,或者说是野心。2003年,顺驰公然宣布,他们将在2004年做到100个亿的销售额,而中国最大的地产公司万科以年均30%的增长率计,2004年销售额也不过在…  相似文献   

4.
孙宏斌从来都是媒体追逐的热点。过去是因为他的狂妄,敢于向地产大佬叫板,敢于抓住政策变化异地发展。对于那个阶段的孙宏斌和顺驰,人们有欣赏,有赞同,有批评,有质疑,也有不屑。《中国新时代》2006年4月号推出的“特别策划”中,两度专访了孙宏斌。此时正是江湖盛传顺驰中国全线收缩,甚至处于风雨飘摇的当口,本刊试图展示一个真实的孙宏斌以及他的“顺驰猜想”。2006年3月17日,退隐了近三年的孙宏斌正式复出,担任顺驰中国的董事长。三年前,顺驰中国迈出了全国化扩张的步伐,先后在十几个城市拿下土地的顺驰,一年之内从一个地方公司变为一个全…  相似文献   

5.
边看边说     
《中国新时代》2006,(5):16-16
孙宏斌直面顺驰迷途?顺驰幕后的操控者孙宏斌忍不住“出山”了。这之前,顺驰地产面临着比较大的困难。3月17日,孙宏斌宣布复出,重掌大权。此役,他是否可以力挽狂澜,我们目前尚不得而知。看过贵刊4月号“特别策划”的《顺驰转型》,感觉这个策划非常好,文章让读者立体的了解了顺驰的困境,了解了神秘的孙宏斌,更了解了这家“黑马公司”试图调整与崛起的发展意图。由于战略失误,顺驰地产全面而迅速的进军各大城市,而集团又难以让众多子公司快速回笼资金,从而导致了顺驰地产资金链的紧张。项目遇到问题,只是一个表象,背后是孙宏斌不得不面对而又…  相似文献   

6.
孙宏斌,41岁.原籍山西临邑。1988年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后进入联想.1990年-1994年3月27日,坐牢四年。出狱当年,从联想借款50万成立天津顺驰,主营地产和物业代理。10年之后的2004年.关于顺驰的报道令人呼吸急促,“疯狂”的字眼频见报端,主要是指孙宏斌号称要几年做到中国房地产界“第一”.以及顺驰四处高价拿地的行为。而孙宏斌则宣称,顺驰100亿的目标肯定完成了,“应该在120亿”。  相似文献   

7.
人物档案孙宏斌,41岁,原籍山西临邑。1988年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后进入联想,1990年-1994年3月27日,坐牢四年。出狱当年,从联想借款50万成立天津顺驰,主营地产和物业代理。10年之后的2004年,关于顺驰的报道令人呼吸急促,"疯狂"的字眼频见报端,主要是指孙宏斌号称要几年做到中国房地产界"第一",以及顺驰四处高价拿地的行为。而孙宏斌则宣称,顺驰100亿的目标肯定完成了,"应该在120亿"。  相似文献   

8.
顺驰中国     
2003年到2004年初,当中国名声响亮的房地产开发商在各种会议上大谈政策对地产市场的影响时,来自天津的顺驰集团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中国东北、中原、西南、长三角各地的土地拍卖会上,以极强势的姿态拍得土地近10块,面积300万平方米,总款额估算下来近70亿。顺驰圈地之“孤注一掷”在地产商中是罕见的——比如在北京大兴区黄村,顺驰出价9.05亿拿地600亩;在石家庄,顺驰出价5.97亿拿地300  相似文献   

9.
顺驰在家门口携手中远地产的背后,是2004年的宏观 调控和大地产商全国扩张两道力量催生出的行业整合 趋势  相似文献   

10.
孙宏斌终于复出了,时间是3月17日. "天津市场下滑的太厉害了,希望我的复出,能给大家更多的信心."他说.2005年,天津顺驰地产的销售回款仅为29亿元.而2004年,这个数字是55亿元.  相似文献   

11.
何斌 《中国企业家》2007,(19):74-76
重回"农业主场"三年后,新希望依然面临着深耕未来的挑战两年前,当新希望在金融、地产等领域的多元化投资正如火如荼并渐入佳境,却出人意料地在转型8年之后毅然重新"回归农业",提出要打造"世界级农牧企业"(详见《中国企业家》2006年度第1—2期封面故事《捍卫主业》)。  相似文献   

12.
2005年3月,南京顺驰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候延良,这位顺驰最年轻的老总辞职,走马上任亿城股份北京万城华府项目总经理。  相似文献   

13.
两年前,被称为骇客、怪人和麻烦制造者的孙宏斌宣布退出顺驰的管理职务.安心做大股东的时候.地产界并没有轻松多少。因为.他率领的顺驰已经在一年多的时间之内.以超出当时心理预期的价格抢购数百万平方米土地,而且公司数千人上上下下都大叫销售额要到百亿。  相似文献   

14.
《东方企业家》2009,(10):31-31
孙宏斌 曾一度扬言赶超万科的孙宏斌沉寂三年后重出江湖,他的融创地产近日出现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表格的名单中。孙宏斌成名和发家始于1994年在天津创建顺驰地产,2006年初,随着项目公司增加,资金链越来越紧张的顺驰最终被迫易主香港路劲基建。  相似文献   

15.
读者     
为什么不能尊称一声金融家? 2003年第10期《五道口金融先锋》 看了《中国企业家》杂志2003年第10期的封面故事《五道口金融先锋》,我有一种怪怪的感觉。作为一本以报道企业家见长的杂志,何以那么吝啬,不给那些主人公戴顶金融家的帽子?贵刊是不是太在意自己的品位而无视历史的真实吗?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企业家》2012年第11期封面故事《百度围城》先说一个让我自己都震惊了的变化。我原本是个不愿意用百度、只愿意用Google的人,但由于Google在中国的各种不正常,在我真正习惯微软Bing之前,现在搜索的首选竟然已经不知不觉地变成了百度,是的,我变成了一枚女屌丝。还有一个故事,曾经打车去金山。出租车司机说,"我儿子来金山面试过,金山钱太少,后来去百度了,百度钱多!"在这个爸爸为儿子自豪的背后,是一个普通人对百度的最朴素认知。说百度是中国本土最富有的互联网公司并不为过。封面中  相似文献   

17.
读者     
日本企业是个不张扬的对手 我是一名1986年被公派赴日留学的留学生。一直到1996年回国之前,我总共在美国硅谷工作了两年时间、在日本生活了八年多。回国后,我的工作也一直与日本相关,所以我和日本企业打交道已经近20年了。 看过《中国企业家》杂志2003年第9期的封面故事《中日企业对视》,我感觉我担心  相似文献   

18.
读者     
"绿金"的梦想与风险《中国企业家》2007年第19期封面故事《绿金梦》本期封面《绿金梦》是一个有趣的话题,这一梦的核心是:非粮能源作物正在成为黄土地的真正主角,这一空白点将会孕育出巨大的商业机会。但是,我觉得这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绿金风险",特别对那些有志于此的民营企业而言。  相似文献   

19.
2005年的元日,对于顺驰的几位老总们来说,过得并不轻松。在北京,一连5天的会议之后,便发布出一个另人震惊的消息, 即孙宏斌离任顺驰董事长之后,张桂宗也辞去顺驰中国董事局主席一职, 而继任者则是34岁的前CFO汪浩。在《英才》采访顺驰之后,短短两  相似文献   

20.
有报道称:在2005年8月拿到了软银、凯雷的4500万美元创投资金后,顺驰置业成了顺驰中国的“提款机”:“要么占用房款,要么吃掉中介费,这反映了某种普遍性。诸多迹象显示,2005年下半年,顺驰资金链极度紧张,以至于采取占用客户的中介费和房款等非常之手段来缓解内部资金链断裂的危机。”3月7日,就此质疑,《中国新时代》记者向凯雷集团香港企业传讯部董事李艳梅女士进行了求证。《中国新时代》:凯雷有没有看到媒体对顺驰方面的质疑?李艳梅:在细节上面,我们不方便评论他们。因为我们主要是一个投资者,协助我们投资的公司去开发他们的业务,不是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