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国内外学者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经济学分析.但对于产业集群与工业化以及产业集群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则关注不够。从实证与理论的角度对产业集群、工业化与城市化三者之间互动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走产业集群道路是提高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经济机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所依赖的基本路径,结合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演进历程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促进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与工业化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两条主旋律,如何建立城市化与工业化良性循环的互动机制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比较研究新疆各地州、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发现新疆总体城市化与工业化不协调,其主要原因是新疆重工业化发展战略、城乡分割体制、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关系等不合理造成的.今后应通过加快构筑城市带、加强区域合作、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城市结构、提高新疆各地区城市的聚集能力等措施来促进新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协调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应从体制改革和发展战略调整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加快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土地制度、福利保障制度以及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消除城市化发展的障碍;另一方面,要调整工业化战略、“城市偏向”战略及城市化方针,促进各产业、城乡及各级城市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标志。世界各国实现城市化的历史与现实表明: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原因和物质载体,而城市化又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整体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图对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从认识与实践、经济与社会发展、政策支持诸方面提出了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田华  王宝民  李劲为 《特区经济》2011,(11):280-282
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相互协调的效果决定区域经济的发展质量。利用辽宁省1978~2009年的相关数据,对辽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问题进行了相关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978~1996年辽宁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1997~2003年辽宁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极不协调;2004~2009年辽宁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又趋于协调。  相似文献   

7.
企业集群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方式,能够提升本地企业的竞争优势,拉动本地的经济增长,推动工业化进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发展县域经济的核心就是培养越来越多的经济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使它们在一定区域内(如县域内)形成集群经济,推动这些经济主体相互伴生、相互促进,形成产业链和集群优势,从而构筑县域工业化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9.
10.
11.
本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国研网财经数据提供的数据,对1949-2004年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进行合理划分,分析了各阶段的主要特点及现阶段的发展状况。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化已步入中期快速发展阶段。并已由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小城市大规模发展的趋势转变为以大城市的快速发展为主。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差距正逐步缩小。表明我国城市聚集效应对城市化的作用正在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12.
柳刚 《辽宁经济》2012,(7):32-33
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已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工业化创造了供给,城市化创造了需求,两者的相互匹配、协调发展将是提升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作者以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为例,阐述辽宁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布局和思路,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市的成长主要表现为第二、三产业的成长,产业本身的聚集效应及产业之间特有的关联效应使产业的聚集产生乘数效应,进一步促进资源聚集和城市化进程。文章分析了第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和产值比重对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影响。其结果表明提高第二产业的总产值水平、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外部性理论发展经历了马歇尔的外部经济,庇古的庇古税和科斯的科斯定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被称之为外部性理论发展进程中的三块里程碑。马歇尔认为产业集聚与外部性相互作用,文章从产业集聚后产生的外部性对于城市化的影响这一独特视角来做实证研究。最后确定不同的产业集聚的外部性对于城市化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国内外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 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不仅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发展专业化产业集群,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把产业集聚发展放到了重要的位置。很多国家的地方政府在总结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把公共政策重点转向促进地方产业集群的培育、发展和升级。产业集群战略和政策得到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提倡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与我国城市化推进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文认为人均GNP是衡量国家工业化水平的最佳标准。以人均GNP为标准来衡量我国的工业化,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并不滞后于工业化,但存在着城市化过程中就业结构没有随着工业化而相应高度化以及城市化质量不高的问题,而这是由于长期工业政策的偏差所引起的。要推进我国的城市化,需要彻底放弃小城镇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我国的大都市区、推动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以及整合城市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梁娟 《科技和产业》2010,10(9):15-18
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一直是我国各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在对厦门市2000—2008年24个工业产业的集聚程度进行测算的基础上,运用SPSS软件对厦门市工业产业集聚程度指数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进行线性回归。我们的结论是,厦门市工业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存在显著的弱负相关关系,在后工业化阶段推动厦门市城市化的关键在于大力发展通信和信息技术及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8.
俞云峰  吴畅 《北方经济》2017,(12):48-51
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化带动城市的产业更新、人口与空间优化,是新型城市化的根本动力来源,要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发挥新型工业化在新型城市化进程中的动力机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邹伟 《改革与战略》2011,27(3):86-89
文章在对城市化研究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农村产业组织参与产业集群和产业转移过程的分工,不仅能够形成农村产业组织参与城市化进程的收益,而且能够形成实施产业集群和产业转移的非农产业组织参与城市化进程的成本预期,并据此从分工维度建立了一个把土地流转内生于承载城市化进程的产业集群和产业转移过程的可持续城市化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