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东亚货币合作的必要性分析 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给整个东亚地区带来了空前的巨大打击.尽管东亚金融危机已平息且东亚地区的GDP也在逐年增长,但是它留给东亚各国和地区的教训却仍是相当深刻的.东亚金融危机的超速扩散及东亚各国货币的竞争性贬值,使经济联系十分密切的东亚各国和地区更深刻地认识到:弱小经济体的货币难以独自抵抗巨额国际游资的冲击,要想同国际游资的冲击相抗衡且使本国(或本地区)的货币不再作为某大国货币的附属品,东亚各国和地区必须加强地区内的货币合作.东亚货币合作的必要性在于:  相似文献   

2.
大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一个与大国经济结构相匹配的大国金融模式。美国经济长达一个世纪的持续稳定增长与美国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密切相关。日本经济近20年增长乏力,重要原因是日本金融体系功能的缺失。对中国来说,美、日两国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重视。构建一个具有强大资源配置功能且能有效分散风险的现代金融体系,以实现大国经济与大国金融的战略匹配,是金融危机后中国面临的战略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3.
一、东亚货币合作的必要性分析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给整个东亚地区带来了空前的巨大打击。尽管东亚金融危机已平息且东亚地区的GDP也在逐年增长,但是它留给东亚各国和地区的教训却仍是相当深刻的。东亚金融危机的超速扩散及东亚各国货币的竞争性贬值,使经济联系十分密切的东亚各国和地区更深刻地认识到:弱小经济体的货币难以独自抵抗巨额国际游资的冲击,要想同国际游资的冲击相抗衡且使本国(或本地区)的货币不再作为某大国货币的附属品,东亚各国和地区必须加强地区内的货币合作。东亚货币合作的必要性在于:1.建立统一货币有利于进一步缓和…  相似文献   

4.
农业保险作为农民转嫁农业风险,减少经济损失的一种有效的经济补偿制度,对于分散风险,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微观经济主体的货币错配风险根本原因在于汇率变动,本文基于风险规避的博弈分析表明:政府激励成本的加大可转嫁经济主体部分货币错配风险;相对稳定调控汇率下的风险规避方式倾向于抵补;通过调控本币与外币的利差、升贴水率和进口支出等措施减少债权型货币错配;升贴水率变动区间会影响货币错配形成和积累,本币利率波动轴心点和升贴水率临界点都是有效地弱化货币错配风险累积的重要分界点;抵补情况下经济主体对政府汇率政策反应是迟钝的,而对本币和外币利率波动及其利差更敏感.  相似文献   

6.
张雄 《商业研究》2007,(5):205-208
随着我国金融开放的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提高,旧有风险进一步暴露,新的风险进一步产生。我国经济受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越来越大,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也在增大。由于金融危机的最大特征就是货币的急剧贬值,关于货币危机的研究也最为成熟,目前已形成四代理论模型。而银行业危机理论和外债危机理论的研究比较分散,还没有形成像货币危机理论那样完善的体系。  相似文献   

7.
何亚非 《商业文化》2016,(30):11-15
当前,各国经济发展的形势出现了分化。美国原本是金融危机的策源地,但它利用国际储备货币地位,通过连续几年的量化宽松转嫁了经济危机,目前呈现一花独秀的局面;欧洲尽管实现了货币统一,但是由于财政政策不统一,产生了新的矛盾,陷入债务危机的泥潭难以自拔;亚洲过去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予美国经济以重创,美国迫切需要在全球转嫁其损失,以实现其所谓的全球经济再平衡。文章探讨了美国如何借助美元这一霸权货币,通过美元的国际循环在全球进行债务扩散,以及由此造成全球经济结构失衡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当前国际分工格局的错位导致了美国巨大的贸易逆差,美国的高赤字率和低储蓄率是造成经济失衡的根源;美国通过美元输出及美元回流在全球进行债务扩散及债务转嫁;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及美联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超发货币,这必然加速美元危机的到来。后危机时代经济失衡的治理必须加强中国等新兴国家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导致各国消费需求不足,市场萎缩,银行信贷锐减,企业营运资金紧缺.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许多海外客商通过拖欠、拒付及破产保护等方式向出口公司或企业转嫁风险,中国出口公司或企业的海外应收账款风险骤然增加,对出口公司或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构成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从当今国际上的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就是货币之间的竞争。人民币国际化不但是中国经济日益发展的重要标志,更是经济实力日益加强的象征。人民币国际化不但有利于改变中国"贸易大国,货币小国"的现状,还有利于增加铸币收入,增强中国国际收支调节的能力,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代金融危机已经摆脱了经济周期性和意识形态的时空限制。金融市场将经济危机延缓到未来,并首先以金融危机形式集中释放,西方发达国家又向世界转嫁危机。我国当前的大量外汇储备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因此应适度调整对外经济政策和外汇储备策略。此外,我国需要通过扩大内需和完善金融市场体系而从根本上推动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陆凯 《中国流通经济》2012,26(3):115-119
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的金融霸权未被金融危机动摇,突出表现在美国仍然掌控货币霸权、金融机构霸权、国际金融话语霸权等,且美国继续滥用其金融霸权地位。而欧洲则深陷欧债危机,其主要原因包括欧洲国家自身经济失调、欧元区内部的不平等地位和国际评级机构的不公正评级等。我国应根据美欧金融形势和经验教训,坚持稳中求进,深入实施扩大内需,转变经济结构,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稳健发展虚拟经济,合理制定与调整我国金融业发展战略,加强我国金融业实力和地位,注意对国内金融创新的监督,构建我国金融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远未结束,国际金融动荡将继续波动不稳.尽管我国金融市场相对封闭,开放程度不是很高,但是,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市场产生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我国政府应强化金融风险意识,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必须控制风险;加强对房贷业务的管理,稳健发展房贷市场;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创新,加强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管理,在推进金融创新中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规范贷款业务,提高我国监管部门的风险判断能力和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14.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了重大冲击,对我国金融机构以及产品出口也都带来了直接影响,使我国巨额外汇储备大幅度缩水,购买能力下降.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应强化金融风险意识,加强政府对于金融市场的干预和管理,加强抵押贷款业务的管理,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度,降低市场的不确定性,努力规避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5.
自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至今的几十年中,以发展中国家爆发金融危机为主要形式的世界经济波动在频率和规模上都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近几十年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与美元币值的波动有一定的联系,即当美元贬值时世界上某些国家将进入经济繁荣时期,当美元升值时某些国家将出现经济衰退甚至爆发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6.
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就中俄两国来说,石油合作对于两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对俄罗斯能源战略及其金融危机后面临的新格局的分析,提出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下,中国与俄罗斯建立新的石油合作战略联盟,以更好地加强两国在石油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17.
国际金融危机与“购买美国货”条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给全球金融和经济贸易带来极大的影响,为此,各国纷纷出台应对当前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复苏的政策和措施,美国更是如此。2009年2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2009年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①使之正式成为法律生效,奥巴马"新政"由此也正式启航。然而,美国应对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复苏方案出台前后,不仅在美国国内引起激烈争论,而且在全球范围内也引起轩然大波,矛盾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该法的"购买美国货"条款上。带有明显贸易保护主义的"购买美国货"条款出台,使世界上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和泛滥,各国在应对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同时,不得不与贸易保护主义作斗争。  相似文献   

18.
中韩建交16年来,两国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次贷危机"的爆发对中韩两国经济与贸易形成重大冲击。包括贸易逆差在内的中韩双边经贸关系中的固有问题发生了一定变化。面对全球金融风暴,中韩两国应该加强金融合作、改善贸易环境,同舟共济、勇闯难关。  相似文献   

19.
由于目前金融危机的国际经济环境特点,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过程中要注意存在的问题和障碍,特别是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更为严重的跨国并购风险:政治法律风险、战略决策风险和资本筹集风险。为防止风险,跨国并购要分析东道国的政治法律环境,选好目标企业,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的作用,作好人力资源、技术文化整合等。  相似文献   

20.
目前,美国金融危机所产生的影响仍未消除,对外开放程度越高的国家受到的影响越严重。金融危机包括货币危机、外债危机、银行业危机以及资本市场危机,四种危机之间相互感染,通过金融、贸易、心理等渠道将其传导到不同的地理空间及市场或领域之中。危机的传导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同步进行的,并产生"连锁反应",对世界各国的影响极为严重。世界各国应健全金融法规,加强投资者的教育,并加大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以更好的防范金融危机,共谋世界经济平稳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