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武术教学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教学以其内容、方式的独特性呈现出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内涵:笃礼成规,倡导融洽和谐之意识,体现团结合作之精神;德仁双修,夯实人格塑造之基础,凸现生命理想之崇高;劳筋劳心,磨练坚韧之意志,砺炼顽强之毅力;勇义并重,培养人格之尊严,升华人生之价值。  相似文献   

2.
阳明的理欲之辨是先前儒学道欲之辨、义利之辨、公私之辨的进一步发展。存天理、去人欲是阳明早期心学的头脑,理与欲虽是一体之两面,但早期阳明学更侧重去人欲。而其提出致良知学说后,则更注重存天理,其以良知为天理、为理之灵,致良知就是胜私复理、推致吾心天理自然之条理于事事物物的过程。心之理虽无穷而有自然之条理,天理虽难言而亦当为廓然大公、中正平和、万物一体之本体与境界。  相似文献   

3.
刑法之信是指刑法要讲诚信。刑法之信关联着公众对刑法的规范信仰和犯罪预防,并在根本上符合和谐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刑法之信包括刑法立法之信、刑法司法之信和刑罚执行即行刑之信。刑法之信对于整个社会诚信的维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是其"保障之法"和"后盾之法"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政府绩效管理过程中政府自身之被动、学术界倡导绩效管理理念之冲动、媒体舆论对政府绩效评估之盲动、社会公民在政府绩效管理中之不动现象,值得剖析与反思;只有清醒领悟政府绩效管理是一场持续渐进之运动,只有建构以伦理与制度结合之中国特色的政府绩效管理,才有助于实现政府持续改进、人民满意与社会和谐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大陆法系的民事诉讼法理论中,与确认之诉、形成之诉并为民事之诉三大类型的给付之诉可进一步划分为现在给付之诉和将来给付之诉。将来给付之诉揭示了在给付请求权尚未届依法行使之时,原告的诉讼请求有必要通过裁判的方式予以救济这一现实困境与立法盲点交叠下诉权理论延伸的现实可能性。将来给付之诉的诉讼标的、诉的利益以及将来给付之诉下权利生成的途径论证其必要性及价值归属等多维度分析,联系扩大司法救济范围,为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提供更加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挟不可阻挡之势风行世界,形成无数话语霸权,在此语境下,一切皆为之变色。本文析全球化之发展阶段,还全球化之本来面目,对其建构之语境进行解构,进而分析中国传统音乐在此语境下之状态,为重新认识我国传统音乐提供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7.
传统诗论于庾信诗歌多重晚期老成有骨之作,目前期之风格为“轻险”、“淫靡”。钱钟书氏则以文本细读为立论之基,以子山之本质性诗风只当以“清新绮丽”赅之,颇异众家。考之庾诗文本,钱氏之论出之有据。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升华,蕴含着国家之"德"、社会之"德"和个人之"德",有着内在的逻辑,三者在本质上是内在统一的。国家之"德"是从"安邦定国"的角度展示国家发展的理念与目标,社会之"德"是国家之"德"与个人之"德"的重要纽带,个人之"德"是国家之"德"与社会之"德"坚实的现实基础。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立足于核心价值观的落地生根,通过立体化宣传教育促进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认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与日常生活当中,融入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的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9.
从建安文人到东晋陶渊明,酒无一例外成为生活的必需品,但他们饮酒的方式、动机、目的却不尽相同,有慷慨洒脱之饮、清醒沉醉之饮、放诞豪奢之饮、不喜不惧之饮、旷淡雅致之饮。他们的酒意随着时代而变迁。  相似文献   

10.
刘绪义 《新智慧》2009,(2):I0017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笔之。  相似文献   

11.
周敦颐作为理学的开山之祖,不但开启了天道之本体"太极",还通过"人极"即"诚"、"圣人之道"、"圣人之法"圣人观思想的论述开启了心性之学;为宋明理学心性之学的发展作了铺垫,为中国儒学指明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陶渊明诗中的菊花意象,表明陶诗平淡与豪放的风格并非截然分开。其笔下的田园之景,流露出豪放之气;其胸中的豪放之气,蕴于田园之景;平淡与豪放的风格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在许多人眼里,上市之时便是荣耀与财富之门开启之始.上市意味着名正言顺地融资"捞钱",速度之快,见效之准.让所有企业为之眼前一亮,仿佛一夜之间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找到了通往成功的大门.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图从反向假冒制度的司法操作之角度,对该理论予以系统探究。首先通过对国内诸学说及国外立法例之分析,得出反向假冒之性质乃是商标侵权,但不排除其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之结论,然后详尽探析了反向假冒之构成要件及类型,最后总结性地探讨了反向假冒之诉权问题与该理论之三种扩张表现问题。  相似文献   

15.
西方文化界和学术界曾大打莎士比亚著作权争议之战,莎士比亚一度被炒作为一个难解的历史文化之谜,中国也深受其影响。笔者认为,在莎士比亚著作权争议中,最大的偏激之处在于争论者过于关注莎士比亚之“实”。区分莎士比亚之“名”与莎士比亚之“实”有着特殊的意义,应更多地关注莎士比亚之“名”,而少纠缠于莎士比亚之“实”。  相似文献   

16.
朗读是一种艺术性的加工创造,通过有声语言表达的方式,让朗读者融入作品的意境中,感受文字的力量,绽放思想的光芒,产生情感的共鸣,体验朗读的声音之美、节奏之美、情感之美。只有人们理解朗读的美育内涵,认识朗读的美育作用,才能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审美情感,发展认知、健全人格、提高审美趣味的目的。从体味朗读中的音韵之美、感受朗读中的节奏之美、体验朗读中的形式之美、感悟朗读中的意境之美四个方面来体悟美育内涵在朗读表达中的美。  相似文献   

17.
义者,德也。德乃成就大业之根本,有德者心如大海,可以容纳百川。早就听说湖南市场有位领导人,重义气,讲德行,成长速度之快,心态之平和,能力之强悍,为人之真诚,让人无不敬佩。近日,记者有幸见到了这位领袖——黄坚强。交谈中,  相似文献   

18.
经权思想是儒家哲学的重要内容。自从孔子将经权提升为哲学方法论范畴之后,汉儒、宋儒和明儒分别阐发了“反经合道”说、“权便是经”说和“经是已定之权,权是未定之经”说或“经乃有定之权,权乃无定之经”说。这三种经权观恰好构成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种类债权之代位权、特定物债权之代位权和保存行为之代位权功能的考察,分别对三种代位权从构成要件的角度进行了检讨。  相似文献   

20.
盛唐诗人王维有"诗佛"之称,其佛教的"空观"在他的诗作中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借自然之空间接表达佛学禅意;二是以禅意之空直接体现自己的空观思想;三是以绝妙的空灵之美达到禅意的终极境界。"空"乃佛学之精髓,也是王维心灵追求的终极觉悟,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