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建君 《新经济》2005,(9):78-79
《长虹隐痛》书稿在.我的电脑桌面上已经有两个星期.快速通读以后,我的心情轻松不起来.几次有了动笔的念头.但又都犯起了犹豫。事实上.在中国加入WTO后的近三年.中国大陆市场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的彩电市场风云已与我们相去甚远,星移斗转,这已是一个沧桑的话题,有时讲课或演讲偶然触及,自己都会感觉有热剩饭的嫌疑。但是.这本书稿却是近一段时间以来真正触动我的一部力作.作者用深长的镜头和睿智的思想.像电影蒙太奇一样.把我的思绪带回到了解过去的一段营销岁月。  相似文献   

2.
从“我们”到“我”的话语主体的转变正体现了哲学之思的 现代性特征。虚假的“我们”在通向市场的道路上裂成碎片,脱颖 而出的是自主自为、自负其责的主体性生存。于是,市民社会中独 立的原子化个人成为“我认为”最重要的出发点。中国改革开放在 思想层面的最大成就也就在这里。 “我”意识的狂飙突进,是布尔乔亚“现代性”的鲜活标识。反映在学界,便是大写的“我”开始在哲学写作和形上运思中频频矗立,千姿百态。在现代工业和市场逻辑基底上的思想进程中,为了一个坚实的“我”的确立,居有独立人格的话语主体必要经历一番艰辛痛苦…  相似文献   

3.
朱健国 《新经济》2002,(2):78-79
坐在舒适的书斋时,我常常佩服一些“大红头文件”和学者,他们关于农民、农村、农业“三农”问题要害的论述真深刻,然而一旦到农村实地考察一番,才知“如果欲支农,功夫在农外”-目前中国三农问题火烧眉毛的要害,并不在什么“资源紧约束,城乡结构二元对立”,也不在以减负实行新的“均田免赋”,有人说,中国农民现在有八苦:“供养大量公权人士,是农民的第三苦;缺乏社会保障,是中国农民的第四苦;观念落后,是中国农民的第五苦;资源缺乏,是中国农民的第六苦,创业难挣钱难是中国农的第七苦;经常受凌辱,是中国农民的第八苦,”但我在农村实际感受后发现。没有表达权,是中国农民最大最根本的苦,也是三农问题的关键要害所在。  相似文献   

4.
朱健国 《新经济》2003,(9):10-11
经过多年研究,我发现了“百年老店”缺位与“安全事故”频发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5.
国家特级厨师张兴国,15年来因为拒绝烹饪野生动物,先后12次被解雇,28次主动辞职。工作最长不足5个月,最短两天。12次被炒且次次被辱“有病”,他总结自己的命运:“跟野生动物绑在一块,它惨,我就惨,它好,我就好。”  相似文献   

6.
郑英隆 《经济学家》2005,(2):118-119
案头这本《储贷机构(银行)失败处理的评估与政策选择》(陈志英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以下简称《选择》),使我不自觉地回到几年前的世纪之交,面对世界经济衰退导致大量企业破产的现象,我写了一篇短论,题目叫作“经营‘失败’”(发表在《光明日报》2000年9月19日)。写此短文,目的在于唤起一度陷入失败的泥潭中的那些人们,让“失败”的损失通过发现、参与“失败市场”来减少,  相似文献   

7.
《经济前沿》2004,(9):i057-i058
劳动部门直接面对就业和劳资纠纷两大社会敏感问题,责任重大,压力不轻。尤其去年事权划分后,我局管辖的企业从2000家增加到6000多家,员工从20万人增加到50多万人。过去一年,我局突出抓好促进就业和调整劳动关系两件大事,全年共受理信访和申诉案件2393宗(含仲裁796宗),涉及17520人,每个工作日平均受理案件9.8宗,案件总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96%,其中10以上的群众上访、罢工案件198宗,共为员工追回欠  相似文献   

8.
陈则明 《经济》2005,(12):94-95
易宪容先生是专业研究金融的学者,最近却在房地产业爆得大名。易先生的成名是社会对其贡献的肯定,但我却有点为他担心,担心他作为一个学者,维护其名声的方式有“不务正业”之嫌。  相似文献   

9.
张满凡 《新经济》2005,(1):60-64
家电零售市场从来就不平静,在根据WTO协议正式全面对外开放之后,各方势力面对一个5000亿的市场,更是跃跃欲试,中外合资、厂商联盟,你方唱罢我登场。  相似文献   

10.
石维明 《经济》2005,(8):12-12,14
“红塔山”在上个世纪90年代是资格的名烟。关于它,我有两段深深打下时代烙印的古怪经历。第一段经历是“呼机与红塔山”。手机的“前传”是呼机,在1990年,传呼机是一个时髦、昂贵、紧俏的东西,完全有理由折射出配备者的身份。  相似文献   

11.
切尔诺贝利在俄语中的意思是“黑色的往事”,或许正是这个不太吉利的名字,冥冥之中注定了那场不堪回首的灾难。如今,这个被乌克兰称为“上帝所诅咒的地方”,却渐渐发展成为旅游区,每年接待的团组有上百个。不久前,我和30多名外国记在乌克兰有关部门的组织下,完成了一件并不轻松却难以忘怀的“旅游”。  相似文献   

12.
浩瀚的太湖是孕育吴文化的摇篮,古吴无锡梅里是三千年前首建勾吴国家的源地,素有“山歌乡”、“故事矿”的美称,有着极其丰富、光彩照人的民间文艺宝藏。我就出生、生活在这片得天独厚的地方。从小受到这里许许多多动听动人的吴歌、故事和传说的教育和熏陶。毛主席说:“要  相似文献   

13.
记得余秋雨先生曾在《历史的暗角》一文中分析并怒斥了一翻历史上的小人,末了说:“我主张大家一起认真研究一下从历史到现实的小人问题,把这个问题狠狠地谈下去,总有好处。”受先生启发,思想这好处是否正如先生所说:鉴于小人对我们民族昨天和今天的严重荼毒,又苦无良方  相似文献   

14.
苏益 《技术经济》2004,23(9):4-5
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什么是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的内涵、目标、衡量指标和当前情况及其实施可能性问题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讨论的热点和焦点。为此,我想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5.
堡垒总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私营企业在新世纪中能否发展,其关键不在企业外部,而在于自己。纵观现在已经垮台的、或正走向衰败的私营企业,比如“巨人”、”南德”,它们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己把自己打倒了。所以我要特别向私营企业提出8条建议,说得不客气一点,就是8条警告。  相似文献   

16.
向阳 《环境经济》2004,(3):58-58
进入2004年,北京的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成为像道路交通一样令各方头痛的大问题。北京目前人均占有的用水量仅为全国的1/8,形势严峻。如何建设节水型城市?办法很多。我认为,首先必须抓紧进行“四大革命”。  相似文献   

17.
追梦"北漂"     
时光流逝,不知不觉北漂生活已有段日子了, 我是一个造型师,这也是我从小的梦想,一个不鲜明却鲜活的追求目标,庆幸的是在这条人生路上我寻找到了自己的梦想,自己执着不肯放弃的航向。我,热爱影视!  相似文献   

18.
蔡晟 《经济》2005,(6):12-12
“欢迎啊蔡主任刘主任,大报记者下到我们这个小地方来采访.真是我们的荣幸!”接站的宣传部李副部长热情得近于谦恭,实习生小刘都显出了忸怩,我这个老记者虽然见怪不怪.却也免不得要悄悄对小刘解释一句:“搞不清职务时称‘总’是保险的,觉得实在不像老总的,一般就称‘主任’了。”  相似文献   

19.
颜夏 《经济》2004,(7):93-93
中国人对开门七件事的传统定义让我无数次地庆幸自己没有生在古代中国或旧社会,如果一个人日常生活中首要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基本的生存资料上,人生该有多么黯淡。好在现在多数人可以不用为柴米油盐酱醋茶殚精竭虑,近两年甚至有了过年不知吃什么好的烦恼。比较特殊的是非典时期,我的母亲要从千里之外的南方给我寄米和油,被我严词拒绝。母亲的过分担心很让我不解。中国政府在任何非常时期都会让老百姓吃上饭,对这一点,我笃信不疑。现在的开门七件事与以前相比是大不一样了。排在前三位的应该是电脑、网络和手机。以前的口号是“全世界无产者联…  相似文献   

20.
自从日本的青木昌彦教授在1994年8月召开的“中国经济体制下一步改革”的国际研讨会上提出“内部人控制”这一命题以来,我国经济学界对这一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重视。很多学者用这一理论来解释我国自从推行放权让利的改革战略,特别是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以来普遍出现的经营者侵犯所有者权益的问题和国有资产流失、“穷庙富方丈”等现象,以致于关于“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文献出现了很多。但我认为,这一命题本身就存在着一些“硬伤”,它并不能很好地解释我国国有企业的现状,也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